曼昆交棒

曼昆交棒

陳永偉/文 不久前,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格里高利·曼昆(Gregory Mankiw)在自己的博客發表了一篇題為《交過接力棒》(Passing the Baton)的博文,宣佈自己將在本學期末結束之後不再教授本科生的《經濟學原理》課程。這意味著,長達十四年的“曼昆經濟學時代”將宣告結束。

本來,任課教師的調整在高校裡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曼昆的這次“交棒”卻引發了各界的關注。不僅哈佛大學的校報《哈佛紅》(Harvard Crimson)對該事件進行了專門報道,就連很多公共媒體也對此予以了關注。一些觀點甚至認為,曼昆“交棒”事件是現代經濟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標誌著以哈佛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開始對自身進行反思。

為什麼一個高校的任課教師調整會引來如此之多的關注和解讀?其原因就在於,曼昆這個教授並不是普通的教授,而他所教的課程更不是一門一般的課。

曼昆其人

哈佛是經濟學的重鎮,能在哈佛執教的經濟學家都可以算得上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然而,即使在如此高手雲集的地方,曼昆也顯得極為突出。

曼昆生於1958年,是烏克蘭裔移民。1984年,年僅26歲的曼昆在著名宏觀經濟學家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her)的指導下完成了畢業論文,並從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此後,他突然對法學發生了興趣,於是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一年之後,他發現自己的興趣還是在經濟學,因此就於1985年進入了哈佛大學法學院擔任助理教授。後來的發展證明,他的這一決定是非常正確的。1987年,29歲的曼昆就憑藉其卓越的研究能力成為了教授。要知道,在哈佛成為教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學者從助理教授升到教授要花上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而曼昆完成這一切的時間卻只用了短短兩年!

在學術界,曼昆最早是以新凱恩斯主義旗手的形象聞名的。新凱恩斯主義脫胎於傳統的凱恩斯主義,其特點是試圖從微觀主體的理性決策出發,溝通宏、微觀經濟學之間的界限,為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理論奠定微觀基礎。在傳統的凱恩斯主義中,價格粘性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假設。我們知道,如果價格是可以自由調節的,貨幣政策就是完全“中性”的,貨幣量的增減只會導致價格水平的同比例變化,而不會對實際產出水平發生影響。只有當價格是粘性的,也就是其變動十分緩慢時,貨幣量的變化才有可能真正影響人的行為,進而影響實際產出。但按照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價格粘性卻是很難被解釋的——理性決策的經濟人在面臨貨幣存量變動時竟然不會對應地調整價格,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價格粘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是作為一種信條或者一個研究假設,而沒有被髮展成一套理論。

對於這個長期困擾凱恩斯主義者的理論難題,曼昆在198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他的回答很簡單:價格之所以不能靈活進行調整,是由於有“菜單成本”(menu cost)的存在。什麼叫“菜單成本”呢?簡而言之,就是對價格進行調整的成本。例如,一個餐館如果要對價格進行調整,就需要重新印製自己的菜單,這必須要花上一筆錢。顯然,如果市場上的貨幣量變化過小,企業用調整價格的方法來進行應對就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只有貨幣量變化足夠大,企業才會有足夠的激勵對自身的價格進行調整。在曼昆看來,儘管對任何一個具體的個人或企業來說,“菜單成本”的影響並不大,但當它們加總在一起,就會導致整個經濟的價格粘性。曼昆的這篇論文一發表,就引發了學界的關注。此後,他又和自己的合作者一起完成了多篇關於凱恩斯主義微觀基礎的論文,其新凱恩斯主義領軍人物的地位得以一舉奠定。

20世紀90年代,曼昆將關注的目光轉向了經濟增長理論。長期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增長經濟學家們:按照增長理論的標準模型——“索洛模型”的預言,無論一個國家的初始人均收入狀況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增長表現都會逐漸趨同,但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在真實世界中,各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千差萬別,高收入國家的人均收入可以達到低收入國家的幾十倍,這種差異又如何解釋呢?在1992年的一篇論文中,曼昆和兩位合作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他們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標準的增長模型忽略了人力資本這一要素。通過計量模型,他們證明了在納入人力資本要素後,各國的增長差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儘管在今天看來,曼昆他們的這個觀點平平無奇,但在當時,這個發現卻是增長經濟領域的一個重大發現。更為重要的是,這篇論文還開創了“增長迴歸”的先河。在此之後,無數經濟學家利用這一方法,進一步展開了對增長問題的探索。根據谷歌學術的搜索結果,目前這篇論文的引用率已經達到了17812次。這個引用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很多諾獎得主的代表作。從這個角度講,說曼昆等人用這篇論文開創了增長經濟學的一個子領域,恐怕也不為過。

當然,無論是對新凱恩斯主義的貢獻,還是對增長理論的貢獻,都只能讓曼昆成為一位業內知名的學者,真正讓他成為公眾名人的還是那本著名的《經濟學原理》教科書。

在經濟學歷史上,曾有過幾本重要的教科書。第一本是約翰·穆勒(John Mill)的《政治經濟學原理》。這本教科書將亞當·斯密、李嘉圖等學者的理論進行了調和,從而構建了完整的古典經濟學體系。自19世紀中期出版之後,這本著作曾在幾十年內被視為當時經濟學界的標準教科書。第二本是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的《經濟學原理》。這部成書於19世紀末的教科書全面闡述了新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用邊際主義的供求理論全面改造了古典經濟學的內核,從而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第三本是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的《經濟學》。這部著作將新古典經濟學的微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結合起來,這種寫作方法成為了後來經濟學教科書寫作的標準範式。到薩繆爾森去世前,這部教科書一共出版了19版。

在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之後,最有名的教科書就當屬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了。坦白地說,如果從學術意義看,曼昆的教科書是很難和前幾本教科書相比的,但它的好處就是特別通俗易懂。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教科書的開始,曼昆並沒有像其他作者那樣一板一眼地討論各種概念、定義,而是直接歸納出了“經濟學的十大原理”,用短短的幾句話就把經濟學最核心的理念傳達給了讀者。在後面的論述中,他更是大量應用了生活中的案例,力圖幫助讀者理解。依靠這種“用戶導向”的寫作策略,曼昆的教科書成功擊敗了同期的競爭者(例如斯蒂格利茨的教科書),成為了最受讀者歡迎的教科書。而曼昆這個名字,也隨著這部教科書逐漸被廣大公眾知曉。

據說,曼昆的教科書每年都能在美國賣出幾萬本。考慮到美國的人口規模,這個數字絕不可小視。在美國之外,這部教科書的銷量更為可觀。該書中文版的出版方——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一位編輯曾告訴我,該社每年銷售的曼昆教科書都在20萬本以上。

薩繆爾森曾說過,只要讓他撰寫入門教科書,他不會在乎誰來當央行行長。這句話,恰如其分地說明了教科書的重要性。從這個角度講,在公眾眼中,曼昆這位寫出爆款教科書的經濟學家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學者了,他已經成為了主流經濟學的代言人,或者說,就是主流經濟學本身。

EC10的前世今生

在哈佛大學的課程列表上,《經濟學原理》的課程號是EC10。根據哈佛大學的教學計劃,這是唯一一門開設給所有本科生的經濟學通識課。由於大部分修課學生此後並不會選修經濟學的專業課程,因此這門課的內容就會成為他們對整個經濟學的全部認知。

EC10的歷史十分悠久,《哈佛紅》曾專門有過一篇文章對這門課程的歷史進行過介紹。根據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EC10從1896年就開始設立,當時的課程名叫《經濟發展講座》(Lectur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從課程設置目的上看,這門課主要是為了給跨學科的學生提供有關經濟問題的背景知識。需要指出的是,儘管這門課程關注的是經濟問題,但其涉及的知識卻並不侷限於經濟學。事實上,當時課程的制定閱讀材料涉及了從哲學到人類學的各個學科,並且對經濟史給予了很高的重視。

最初,EC10的授課教師並不固定。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這門課的授課教師逐漸走向了“壟斷”。

第一位“壟斷者”是奧拓·埃克斯坦(Otto Eckstein)。或許對當代讀者來說,埃克斯坦這個名字多少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卻稱得上是鼎鼎大名。他不僅在學界十分活躍,還積極參與經濟實踐。在學術上,埃克斯坦提出了“核心通貨膨脹”,這一理論至今仍在宏觀經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實踐上,他不僅出任過約翰遜總統的經濟顧問,還和人一起創辦了著名數據公司“數據資源”(Data Resource Inc.),可謂政商學三界通吃。

在埃克斯坦時代,EC10一改原來的跨學科研究風格,開始變得越來越“經濟學化”,而課程的關注點也逐漸從經濟發展轉向了對具體經濟政策的分析。伴隨這種改變,這門課的課程名也從《經濟發展講座》變成了《社會分析》(Social Analysis)。上世紀六十年代正值美蘇冷戰,因此對比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兩種經濟制度的優劣也成為了課程講授的一個重點。為此,修課的學生被要求閱讀了大量古典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原著。

埃克斯坦在EC10的講臺上一站就是二十多年,以至於當時的學生都把EC10戲稱為“奧拓的Ec10”(Otto Ec10)。直到上世紀80年代,菲爾德斯坦才從埃克斯坦手裡拿過接力棒,成為了第二位EC10的“壟斷者”。

在經濟學界,菲爾德斯坦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經濟學網站IDEAS有一個著名的排行榜,按照發表、引用等指標,對全世界數萬名經濟學家排了座次,而菲爾德斯坦曾在這個榜單上長期高居榜首。據說,菲爾德斯坦在早年想投身於醫學事業,只是由於一筆意外的獎學金而陰差陽錯地走上了經濟學研究之路。但在此之後,他就“將錯就錯”地在經濟學之路上一路狂奔,在職業生涯中發表了300多篇論文,並斬獲了包括克拉克獎在內的眾多重量級獎項。或許是由於對醫學的初心不改,在學術生涯的早期,菲爾德斯坦將很多精力放在了對醫療體系的研究上。在此之後,他又將研究進一步擴展到了更廣義的公共政策上,成為了用經濟學研究公共政策的代表人物。

相比於埃克斯坦時代,菲爾德斯坦更加突出了公共政策分析在整個課程中的位置。我曾在哈佛大學的網站上看到過某年菲爾德斯坦的授課大綱。根據這份大綱,在整個課程中,經濟學原理的講授只佔據了一半的課時,另一半課時則留給了對具體政策問題的討論。與此同時,菲爾德斯坦認為如果在一個導論性的課程中過於強調各種學派的觀點差異會讓學生產生混淆,於是刪除了課程中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奧派經濟學的講授內容。從這時開始,主流經濟學成為了EC10的唯一指導思想。

菲爾德斯坦“壟斷”了EC10二十年。從2005年開始,EC10的接力棒交到了曼昆手裡,課程名也被改為了《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從這個時候起,EC10成為了一門完完全全的經濟學課程。從課程大綱上看,這門課和一般的經濟學入門課並無二致。上半學期講授供給、需求等微觀經濟理論,下半學期則講授宏觀經濟學的相關知識。菲爾德斯坦時代的專題講座不再單獨設立,相關的內容被安插到了對應的章節中。

憑藉本人的超級人氣,以及課程本身的光環,曼昆很快讓EC10成為了整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由於選課人數過多,一般教室難以容納,因此授課地點被安排在了校內的歌劇院裡。不過,在贏得超高人氣的同時,曼昆的經濟學課程也受到了很多的質疑。前幾年,這種反對聲音曾十分高漲,甚至還一度發生過學生集體罷課的事件。

儘管曼昆本人並沒有透露自己的交棒是否和這些激烈的反對相關,但很多人認為,這兩個事件之間應該存在著很大的關聯。

曼昆之過?主流經濟學之過?

那麼,曼昆的反對者們究竟為什麼對他如此不滿呢?歸納一下反對者的觀點,主要理由不外乎兩個——

第一個理由是,它刻意忽略,甚至壓制除了主流經濟學之外的其他經濟學流派觀點。在2011年時,當時的罷課學生曾發表過《致格里高利·曼昆的公開信》,對曼昆的經濟學進行了吐槽。在這封公開信中,曼昆的反對者指出:“真正合理的經濟學研究,必須同時包含對各種經濟學簡化模型的優點與缺點的批判性探討。由於在您的課程中不涉及第一手資料,學術期刊中的關鍵文獻也並不充分,因此我們幾乎無法接觸其他可供選擇的路徑來研究經濟學。認為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原理就比其他任何理論,例如凱恩斯的理論更重要、更基本,這是毫無道理的。”

第二個理由是,它不關注現實,對現實中的重要問題視而不見。很多曼昆的反對者指出,他的經濟學課程只講理論不談實際,在空談供給、需求曲線的同時,卻漠視了現實中人們關切的金融危機、通貨膨脹、收入分配惡化等問題。

正如我們前面所指出的,通過撰寫爆款教科書,曼昆在很多人眼中已經成為了當今主流經濟學的代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這兩個對曼昆經濟學的批判,事實上也可以被認為是人們對當今主流經濟學的批判。

應當承認,這些批判確實頗有些道理,指出了不少主流經濟學存在的問題。但在筆者看來,這些批判本身其實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還夾雜著很多的誤解。

首先,現在的主流經濟學本身就是在吸收各種流派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事實上,究竟什麼才是主流經濟學,學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看法。薩繆爾森曾試圖把新古典的微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結合起來,構建一套統一的經濟學理論,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現代主流經濟學的起源。不過,即使在薩繆爾森時代,這個主流經濟學本身也是充滿了矛盾和鬥爭的。例如在宏觀經濟學內部,貨幣主義就和凱恩斯主義長期叫板,但在同一門經濟學課程中,這兩個彼此對立的觀點都會被作為主流經濟學的一部分介紹給學生。現在有很多學者說,在主流經濟學中,已經見不到馬克思主義或者奧地利學派的內容了,這其實是不確切的。事實上,多部門經濟增長模型很大程度上就是馬克思主義兩大部類增長模型的發展,而哈耶克關於生產結構的分析也早就被希克斯等人引入到了宏觀經濟分析當中。只不過,在吸收過程中,主流經濟學也對這些理論進行了一些形式上的改造,因而不容易被一眼看出而已。

由於主流經濟學本身的來源就十分複雜,因此要說明每一個理論的源頭究竟來自於哪裡,其實是十分困難的。而在一門入門級課程中,要詳細說明這一切,則更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如果從單純的教學看,像曼昆這樣把整個經濟學中比較一致的觀點拿出來重點講,並不能算有太多的不妥。至於相關文獻介紹,事實上在曼昆本人的教科書中已經給出了相應的介紹,真正感興趣的學生應該不難找到這些資料。有趣的是,從那封2011年的公開信上,我們可以看出,一些曼昆的反對者似乎都沒有仔細讀過曼昆本人的教科書,不然,他們一定不會指責曼昆這位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重視亞當·斯密而忽略凱恩斯。

其次,認為現代經濟學不關注現實,其實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我自己也曾教過幾次經濟學的入門課程,曼昆遭遇的問題,我也曾經遇到過。記得在某一年的課程上,有一位物理學出身的學生曾問我:“你讓我們讀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為什麼通讀了這書後,我還是不能理解經濟危機為什麼會產生?”我當時的回答是:“你學物理的,應該也讀過《費曼物理學講義》,為什麼還不會造原子彈呢?”

如果我們對經濟學的理論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就會知道其中任何一個重要的理論都是從具體的問題中抽象出來的,並且對於現實問題也有著很強的解釋力。但是在一門原理性的課程中,這些問題很難被完全展現出來。事實上,曼昆本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已經試圖把那些最有用、最有解釋力的觀點歸納了出來,只不過這些原理都過於抽象了,因此缺乏閱歷的學生可能很難真正理解這些微言大義。

舉例來說,在2011年的那封公開信中,曼昆的反對者曾指責他的理論並不能解釋金融危機。但如果他們真的好好讀懂了曼昆列出的十大原理中的第四條“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就應該知道造成金融危機的原因就是不當的制度造成了對投資者激勵的扭曲,從而導致了他們行為上的過度貪婪。事實上,在那場危機之後,人們對於監管制度的改善,就是在通過改變激勵來糾正人們的行為。從這個角度看,曼昆教給學生的那些知識,其實就像《綠野仙蹤》裡那雙充滿魔法的鞋子,要等使用它的人歷經磨難,才會發現真正的魔力早就在他們身邊了。

當然,以上為曼昆的辯護並不代表我認為他和他代表的主流經濟學沒有問題。

一方面,現代經濟學理論本身還遭遇著很多的挑戰。儘管以新古典經濟學為代表的經濟理論從總體上依然具有強大的解釋力,但在對一些特殊問題的解釋上,力度還不夠強。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它其實並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嚴重。事實上,由於現代經濟學的開放性,行為經濟學等一大批新的研究成果已經逐漸被主流承認、吸收,從而成為了主流經濟學的一部分。相比於過去,現代的主流經濟學已經具有了更為強大的解釋。一些學者認為要從範式上根本顛覆現代經濟學,其實並不是一個十分經濟的想法。

另一方面,從表述上看,現代經濟學似乎也在和普通人漸行漸遠。在經濟學還被叫做政治經濟學的時候,它的表述是從問題出發的。在這種表述下,學習者們很容易看到經濟學到底要做什麼、有什麼用。但在新古典經濟學崛起後,尤其是薩繆爾森之後,經濟學越來越追求建立一個像物理學一樣的理論體系。儘管原本關心的問題還在,但這些問題卻被打散到了這個理論體系的各個部分。這樣的處理結果是,初學者會很不習慣自己所學的知識到底有什麼用,因此就會很容易誤解經濟學是屠龍之術。

這兩個問題,其實才是造成以曼昆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家遭到質疑的真正原因。在經濟學及其教學的繼續發展中,對這兩個問題的克服應當是最需要引起重視的。

曼昆之後

在曼昆宣佈交棒之後,哈佛大學教務部宣佈將由詹森·福爾曼(Jason Furman)和大衛·萊本森(David Laibson)共同接管EC10的教學。

福爾曼是曼昆的弟子,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的教授。從學術實力來看,福爾曼顯然要弱於此前的幾任EC10主持者。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極為豐富的政策實踐經歷。事實上,從1996年畢業起,福爾曼就輾轉於政府和各類諮詢機構,並曾擔任過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奧巴馬政府的首席經濟學家。顯然,如此豐富的政策實踐經歷,對於急於瞭解現實,想知道如何用經濟學知識來解釋、解決現實問題的經濟學初學者,是十分合適的。

與福爾曼相比,萊本森則是一個十足的學院派。在長達二十年多的教學研究經歷中,他的關注點一直在行為經濟學及其應用。他最具代表的成果是關於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長期以來,關於社會保障制度是否應該存在一直存在著爭議。一些人認為,與其讓政府收錢來辦社保,不如讓人們自己決定如何儲蓄。而萊本森則從行為經濟學的觀點出發,指出由於受到“動態不一致”行為的影響,自主的儲蓄行為從長期來看未必可以讓人們事先終生福利的最大化。從這一觀點出發,萊本森不僅為社保制度的存在正了名,還對改進社保制度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由於萊本森本人就是一個不算太主流的“行為經濟學家”,因此由他出任EC10的教學將會有助於學生用更多、更廣的視角來審視經濟問題。

從對福爾曼和萊本森這二人組的選擇上,我們不難看出,哈佛校方對EC10這門入門課程的規劃思路,更關注現實、引入更多的視角將會成為這門課的發展方向。作為經濟學的重鎮,哈佛對EC10的這次調整應該會為整個經濟學界帶來十分有益的啟示。

(作者系《比較》研究部主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