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北大荒的冻土地带,只要你双手捧起捧黑土一攥,就能流出油

故事:北大荒的冻土地带,只要你双手捧起捧黑土一攥,就能流出油

故事:北大荒的冻土地带,只要你双手捧起捧黑土一攥,就能流出油

老头鱼下午仍旧没有来。

天空晴转多云,湿漉漉的风带着浓浓的雨意吹过大草甸子,老绝户的眉头拧成疙瘩,如果下雨,干草经雨水一泡会烂在地里的。

羊草打到关键时刻,寸金寸光阴,打草人都非常着急,就怕节骨眼儿上下雨。我们跟麦收的农民一样争分夺秒,洗脸吃饭都顾不上,必须抢在秋雨来临之前将羊草打捆、上垛,运过江去。这期间为防止偷草贼偷草,还得晚上派人看守草场,件件都是急迫的事,需要马上解决,忙得人人日夜连轴转,连松口气直直腰的时间都没有。老绝户和病叔商量,实在人手不够就请绝奶和漂姐过来帮帮忙。

病叔发愁了。漂姐借一宿一铺大炕还睡得下,绝奶再带着豆芽,一下子来这么多人住哪儿?好在夜里必定有一个人看草,睡在草场的干草垛里,这样就省出一个铺位,秋天凉,她们来后挤挤也好,热乎。说到看草,实际上也只有老绝户和狗剩子两人轮流值夜班。病叔怕老绝户岁数大了,白天打草晚上再睡不好累坏身子,建议我和妮儿共同值一个夜班,我们每三天轮一个夜班,老绝户也好能休息一下。我和妮儿当然同意病叔的建议,作为江神庙大家庭中的一员,怎么能不想为家里多分担些负担。

至于是否继续设专人放哨,防止扫盲队的突然袭击,老绝户自有高论。他摆开扑克牌算了一卦,说:“没事!”结果决定不去理睬扫盲的消息,全力以赴抢收羊草,连病叔也走出家门率领我和妮儿打捆、上垛。你别说,事实证明这卦真叫老绝户蒙准了,嫩江发大水,城里人防洪修坝,一直到国庆节过后也没腾出手来扫荡盲流。

有一位诗人说,在北大荒的冻土地带,只要你双手捧起一捧黑土一攥,就能流出油来。在这样肥沃的土地上随便你索取什么,它都会慷慨地答应着给你,即使插上根木头也能生根、发芽。我想,诗人赞美的肯定是北大荒的夏天,而在冰封雪裹的严冬除松树常绿外,大草甸子上绝对一片枯黄,一片雪白。过去我曾纳闷,草原上如果没有青草牲畜吃什么,它们怎么能熬过漫长的冬季?现在我明白了,它们是靠主人喂的羊草过冬的。不过我仍觉得奇怪,别的草一到秋后都发蔫变黄,唯独羊草依旧绿油油光亮亮,看上去和夏天没什么两样。

故事:北大荒的冻土地带,只要你双手捧起捧黑土一攥,就能流出油

这是一种高及腰部的秆散生、椭圆形的野草,又名碱草。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成熟后叶鞘光滑,叶片厚实,根部粗似毛衣针,草尖细似针尖。每到立秋后,它们饱吸夏日的阳光和雨露,闪着匀净的光泽,这时候打下的羊草油性大,是营养储存最丰富的时候,牲口吃了,就是不喂料也上膘。打草人抓紧时机割倒它们,稍稍晾去露水即打捆、上垛,慢慢在大垛里阴干,有如我们夹在书本里的植物标本,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它的本色。

老绝户和狗剩子刷、刷、刷挥着大钐刀,在不远处割倒一片片羊草,仿佛那面锋利无比的刀刃,会自动割下汁液饱满的根茎似的,时而担心地望一眼天空上飘过的乌云,抹把脖子上的汗水,又专心致志抡起钐刀。我和妮儿手里攥着把草杈,将脚下扇面形的羊草聚拢起来,拢成一个个大堆。病叔抓起一把狗尾巴草,一头踩在脚下一头攥在手中拧起草绕子,然后抱起一大抱草压在膝盖下,用草绕子绑住打成草捆码上大垛。我和妮儿都是头一次干这种活儿的生手,颇显手忙脚乱。我过去用耙子搂过豆秸,现在是用草杈拢堆,且木头杈杆比我个头还高,怎么都使不顺手。妮儿更可笑,草杈根本不听她的使唤,干着急不出活儿,一举一动都如同在跳舞。空气又闷又热,一团团上下翻飞的蚊子挤成了球,我们急得满头大汗,呼吸困难,都感到心脏压抑得难受,都在心里祈祷着:“老天爷,千万别下雨!千万别下雨,老天爷!”

踩在脚下的草茬咯吱咯吱响,抱在胸前的羊草扎得手指疼。我们用草杈划拉着羊草,来回小跑着送给病叔捆扎,一路撒落许多。起风了,有一种隐隐而来的喧嚣声,还在很远的地方,我身边的草尖却摇晃起来,东倒西歪。从乱葬岗子后面吹来一片云团,沿着地平线缓缓移动,天空试着鼓动起来,它被乌云鼓得越来越臃肿,没割过的草原似起伏的波涛,滚滚奔腾。众多沙燕张开剪刀一样的双翅贴着地面穿来穿去,仓皇躲避跟踪而来的暴风雨。一阵猛烈的大风吹过,整个大草甸子都卷起尘土,刚才还是闷热的空气一下子变得凉凉的。大风吹落妮儿怀抱中的羊草,打着滚四散开去,翻上头顶。妮儿跟着风头四处追赶,企图抓住那些飘摇飞舞的小草,但是没用,仅仅抓住几根。

故事:北大荒的冻土地带,只要你双手捧起捧黑土一攥,就能流出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