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一達齊聚阿里,京東物流全面開放,二線快遞企業難突圍

四通一達齊聚阿里,京東物流全面開放,二線快遞企業難突圍

日前有網友在脈脈職言爆料稱,京東將取消旗下快遞員的底薪,增加員工每日收件任務,攬件計入績效。同時,還將下調公積金係數。消息引發熱議。

4月7日晚間,京東物流就以上傳聞回應表示,京東物流獨立運營之後不僅服務京東商城自身的訂單,還有大量外部訂單業務,大客戶業務以及個人快遞的攬件業務等等,原來的薪酬結構已經不適應新的模式,因此在部分地區試點將底薪轉變成更有激勵性的業務提成。降低公積金係數則是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依法合規對員工公積金繳存比例進行調整。此外,今年隨著京東物流全面開放,還預計會釋放超過10000個崗位給社會。

4月2日,順豐控股方面透露,順豐快運業務近3年實現了高速發展,營收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80%。2018年營收81億,預計2019年將邁入百億級,位居快運市場前列。

德邦快遞也在4月3日發佈了2018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德邦快遞營收230億,同比增長13.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28.13%,扣非淨利潤達4.56億元,同比增長45.29%。在主營業務中,快遞業務收入113.97 億元,同比增長64.50%,業務量為4.47億票,同比增長 63.87%。

中通繼續領跑通達系,連續三年業務量行業第一,2018年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42.01億元,直逼順豐。與此同時,圓通2018年全年收益約44.63億港元,同比增加約21.6%,毛利同比上升約4.1%,純利增加約4.7%至1.06億港元。韻達股份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8.28億元,同比增長38.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60億元,同比增長67.34%。百世匯通有半年200億營業額的戰績。申通也於日前聯手阿里。

國家郵政局披露的2019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174.2,同比提高22.2%,平穩增長。同時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和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202.3、194.9和159.8,都有大幅增加,我國快遞市場在發展規模、發展能力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整體提升。

另一方面,二線快遞的情況與以上企業形成鮮明對比。

近期陷入危機的如風達於3月11日起業務暫停,到如今已經全面癱瘓。如風達2008年成立,早期是凡客自建的物流部門,之後被賣身天地華宇,成為旗下快遞品牌,獨立運營。被收購之後的如風達經歷了短暫的快速擴張,近幾年一路虧損。2018年下半年陷入股權轉讓的旋渦中。

先是在9月份控股股東變更為橙聯控股,之後通用物流與橙聯控股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及補充協議,由通用物流受讓橙聯控股全資持有的如風達快遞。此次股權轉讓計劃在3月31日前全部完成。然而通用物流實際控制人應航早在2015年就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深圳市通用物流有限公司日前也被強制執行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企業。3月28日,通用物流方面以如風達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由終止原協議履行。

與此同時,截至2月底,如風達快遞目前還有全國約2千多位員工的1-3月工資未發放,據悉供應商方面還有6000萬元的欠款未支付。鉅額欠款加上股權變更停擺,如風達前路渺茫。

像如風達這樣陷入困境最終消失的快遞企業不在少數。

3月22日,國通快遞瞎發了一份停工放假通知,稱自2018年以來公司經營困難,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全網停工。其實際運營公司上海紅樓快遞集團在今年1月22日被遼寧鐵嶺縣人民法院列為“老賴”。3月底,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個加盟商在國通總部等待退款。

全峰快遞也曾聲名顯赫,2017年丟件、破損、欠薪、網點癱瘓、債務等負面重重,2018年困境更甚,7月份遭法院強制執行,查封44輛運輸車輛及一套快遞自動分揀設備等財產,全峰快遞隕落。

2012年電商飛速發展的時期,各家快遞企業都有了不小的原始積累,快捷快遞在那時卻發生資金鍊斷裂,2012年被吳傳龍收購。然而之後快遞、物流、電商一體化的戰略沒有做起來,電商、國際快遞業務都表現平平,轉型快運也沒有起色,大幅落後於同行。2017年申通注資與其達成合作,但是由於快捷快遞本身財務狀況不佳,快運業務也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為申通帶來可見的價值,於是被申通拋棄。

四通一達齊聚阿里,京東物流全面開放,二線快遞企業難突圍

2015年後,物流倉儲領域的創業情況開始呈下降趨勢(資料來源:明燈數據)

如今市場份額繼續大幅向上市快遞企業集中。京東、阿里這些互聯網公司加速佈局,四通一達、順豐這些老牌快遞企業繼續探索轉型、調整戰略和模式,佈局全國網絡。小型的快遞企業生存環境更加艱難。但是如果沒有電商平臺的支撐,沒有強大的資本支持,生存尚且艱難,更枉談盈利和規模化。快遞行業仍離不開燒錢走路。

優速快遞董事長餘聯兵在今年年初喊出“寒冬下活下去是最高目標”。幸運的是,優速在今年1月獲得了總額數億元的融資,此外還有來自上海銀行、中國銀行、廣東民生銀行以及廣東農商銀行共計20億人民幣的銀行授信。但是要和巨頭爭奪快運市場還是困難重重。

此外,蘇寧正攜手中鐵快運開發鐵路網絡運力。東航物流正在聯手聯想、普洛斯、德邦、綠地推進混改,計劃今年在上海主板上市。南航、國航也相繼將關聯的物流貨運業務納入集團混改,傳統物流公司也在推進航空貨運方面的合作,航空貨運資源正在逐步釋放潛力。巨頭早已紛紛實現規模化,目前專注提升技術能力和服務質量,同時依託新零售,瞄準更廣的運力資源,在這樣的市場階段二線快遞企業難有機會可言。

四通一達齊聚阿里,京東物流全面開放,二線快遞企業難突圍

明燈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