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飽和度是人對色彩感覺的一種特徵,指色彩的濃度,又稱彩度、鮮豔度、純度、含灰度等。一定亮度的顏色距離同樣亮度的灰色越遠,就越飽和;反之,則越不飽和。色彩的飽和度決定於光的純度將任何一種純色加入白色,明度雖然提高了,但純度降低,加入黑色,不但明度降低,純度也降低,如果加入與其同明度的灰色時,明度不變,但純度降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純色相混,其純度也會降低,這便是色彩飽和度的原理。

低飽和度又稱低彩,通常,實景和建築物中拍攝的人像,並有一定光比和反差的照片比較適合低彩效果的處理,看上去會比較有層次和立體感,往往不提倡在有大量樹木花草環境中拍攝的照片製作低彩效果,因為自然界的色彩在鏡頭中的表現最為豐富和豔麗,不適宜降低彩度,而且容易發灰,影響圖像層次效果,但也不是絕對的。在生活中,視覺所能看到的色彩大部分都是純度較低的色彩,自然而然的人們也較為接受低純色彩,這裡我們嘗試打破常規的視覺欣賞,依然保持其通透的明度,又能在純度降低的同時保留更多的層次。

低彩速製法快捷簡便的實現豔麗景緻低彩效果,以色彩的綜合與改善,呈現出另一番景象,並且依然保持應有的層次,一改圖像原本偏高的飽和度,渲染出低純度的淡淡色彩,使豔麗景緻也能適合低彩表現。執行照片濾鏡命令設定顏色,然後執行可選顏色命令,調整紅、黃、綠三色,最後執行色相/飽和度命令分別調整圖像中黃色和洋紅的飽和度來完成製作。

打開一張色彩豔麗的人像照片,自然通透,色澤糖水,構圖工整,景深襯托,人物突出,清新唯美,如下圖所示,若製作成低彩效果會是什麼樣呢?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外景人像照片

第1步:執行“圖像”>“調整”>“照片濾鏡”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勾選“預覽”項,點選“顏色”項,打開“選擇濾鏡顏色”對話框,設置濾鏡顏色“#”值為“723035”,通過中性色整體降低圖像的高彩,如圖1所示,按“確定”鍵。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圖1

第2步:執行“圖像”>“調整”>“可選顏色”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勾選“預覽”項,“預設”選取“自定”,“顏色”選取“紅色”,點選“絕對”項,設置“青色”值為“20%”,“洋紅”值為“0%”,“黃色”值為“20%”,“黑色”值為“-10%”,減弱圖像中的紅色,如圖2所示。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圖2

第3步:切換選取“顏色”為“黃色”, 設置“青色”值為“-40%”,“洋紅”值為“0%”,“黃色”值為“30%”,“黑色”值為“10%”,加大圖像中的黃色範圍,削弱植物的綠色,如圖3所示。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圖3

第4步:切換選取“顏色”為“綠色”, 設置“青色”值為“-30%”, “洋紅”值為“30%”,“黃色”值為“-60%”,“黑色”值為“0%”,降低綠色的飽和度,如圖4所示,按“確定”鍵即可。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圖4

第5步:執行“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勾選“預覽”,“預設”選取“自定”,設置“黃色”,“色相”值為“0”,“飽和度”值為“-10”,“明度”值為“0”,將圖像中明顯的黃色飽和度降低,如圖5所示。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圖5

第6步:再切換選取“洋紅”,設置“色相”值為“0”,“飽和度”值為“-30”,“飽和度”值為“0”,削弱人物身著紫裙的鮮豔度,如圖6所示,按“確定”鍵。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圖6

製作完成觀看色彩效果,曾經鮮豔奪目的色彩已然萎色,但並不影響照片的觀賞效果,煥然另一種視覺感呈現,如下圖所示。

不用Photoshop的色相/飽和度,照片濾鏡一樣可以降低圖像飽和度

低彩色調效果

該片低彩的效果如同置身在一片薰衣草的花叢中拍攝的,透出一股淡雅的清新,製作上利用色溫控制圖像的彩度高低,以及局布色彩的控制。雖然飽和度降低了,但還依然保持著高彩時的通透效果,這為攝影作品色彩的後期處理提供了較好的展示。

小貼士:該類照片的處理注意採用需要拍攝照片光影立體和色彩分明,那麼,層次過平,反差太小的不適易製作低彩效果,反而層次會損失,造成圖像的灰度。

撰文/後期:劉京燕(蘭草青幽)攝影:曉柏

本文作者節選於自撰《人像攝影調色指南》一書第5章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