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如果你是買房路上的迷茫者,不知該不該買房,該買哪個樓盤,或是想了解房產的相關資訊,請私信我,邀你進圈聊。

時下,股市與樓市雙雙起勢,資本在其中左進右出忙得不可開交,尤其是前期遭受明顯打壓的一二線熱點城市,各種回暖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

投資門檻較低的三四線城市,進入2019年以來,日子過得並不舒心,利空政策接踵而至。

消息①:2019年一季度,已公佈2019年棚改工作計劃的省份有25個,其中18個省市計劃開工量有所下滑,14個省市計劃開工量同比跌幅在20%以上。

消息②:國家發改委發佈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加快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建設,三四線城市面臨著人口外流的風險。

人口與棚改是三四線樓市繁榮的支柱與基石,如今這“兩條大腿”,一條面臨著周邊二線城市更大力度地“抽血”,另一條則受政策轉向,基本“斷腿”。

但政策的疊加,似乎仍無法阻擋住大家都房產的投資,這當然跟大家缺失安全感有很大關係。近期有些粉絲還是會諮詢我預算有限的情況,在陝西三四線城市核心位置和西安打造的云云新區中如何選擇?

昨天戶籍政策放開的文件,S姐已反覆強調有些三四五線城市是不能碰的。那麼陝西的這些城市會有未來嗎?

壹丨洞悉城市基本面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五城”地理位置示意圖


我們今天主要來看看陝西北部的咸陽、寶雞、銅川、延安、渭南這五座城市,以西安為中心,這五座城市分別處在西安遠郊外溢到周邊外延的地域。

咸陽距離西安最近,坐動車不到一刻鐘的距離,一號線三期更是直通咸陽城區,因為人家本就西鹹一體嗎;延安距離西安最遠,約350公里,動車車程2.5小時,2022年高鐵通車後,車程將縮短至50分鐘。

在已經發展成熟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大量工作人口居住在周邊80km以內的第一圈層城市,如上海周邊的崑山,深圳周邊的惠州等。雖然我們這關中城市群跟京津冀和粵港澳沒法比,但這個邏輯是相通的,如果原本就比西安發達的一線城市都在大力帶動的周邊城市發展,那麼離西安較遠的三四線城市必然發展受限。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各市GDP總量及增速


從各城市經濟基本面看,咸陽、寶雞2018年經濟總量高於其他三城,延安增速最高,銅川出現負增長,咸陽、寶雞、渭南增速雖在7%以上,高於全國平均增速,但低於陝西全省增速(8.3%)。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各市人口總量及增速

2018年,這五座城市人口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主要是因為西安不斷降低落戶門檻,“虹吸效應”持續發散,在戶籍政策大開的環境下,西安周邊的三四線城市人口還將持續外流,這個趨勢很難扭轉。

當前,渭南、咸陽人口總量領跑,達到500萬左右的基數,寶雞、延安次之,屬於昨日文件中Ⅱ型大城市,銅川墊底。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各市城鎮化水平


最後我們看下當前的城鎮化率,渭南、咸陽、寶雞均在50%左右徘徊,未來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城鎮化的本質是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農民”轉身成為“居民”,這其中自然免不了土地徵收、安置賠付、商品房開發等關鍵環節,對當地市場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棚改激勵”城市名單


雖然目前棚改大勢已去,但前期棚改取得成果的城市,可以獲得“中央補助及配套基礎建設有關資金,給予適當獎勵或傾斜支持。”(國務院棚改激勵政策第二十四條)

陝西省僅延安一城進榜,棚改任務取得理想成果的同時,中央也將提供配套基建資金,補全由棚改帶來的配套需求,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中央激勵”,現有城市實力難以滿足棚改引發的配套需求。

貳丨勘探樓市基本面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各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據統計局數據,上述五城在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呈快速上升態勢,增速較高,其中延安增速最高,達105.1%,這就跟延安2018年4萬套的棚改脫離不了關係;回顧近六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咸陽、寶雞、渭南位列前三位,近兩年更是獨得品牌房企的青睞,融創、龍湖、恆大等房企先後進駐,人居產品更新迭代的同時,房價隨之走高。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各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及增速

寶雞、渭南處於商品房銷量的第一梯隊,全年銷量250萬左右,僅是西安的1/9,而且寶雞銷量2018年同比下滑了19.2%,下滑的城市還有咸陽、延安!


“風險&噩耗”齊發,陝西三、四線樓市還有未來嗎?

△各市城鎮人口收入及增長情況

可以看出,2018年,這五座城市銷量漲幅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這也完全印證了全國三四線樓市的縮影,棚改貨幣化安置任務的輕重緩急,直接對樓市銷量產生影響,如今三四線房價已經經歷了一輪上漲,房價漲幅遠高於收入增長,在貨幣化安置縮影的大背景下,後續購買力成疑

叄丨陝西三、四線城市的未來在哪?

無論是房地產市場,還是區域發展,跟著政策走,至少大方向錯不了。而近日發改委下發的通知,則指明瞭未來中國城市的發展重心將放在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建設上,這無疑是對三四線城市的一次暴擊。

三四線城市在貨幣化安置的紅利下熱度不亞於一二線城市,但奈何好景不長,煙花易冷,棚改政策的轉向,使得三四線城市迅速降溫,進駐三四線的品牌房企還是要依賴營銷手段,主動上客量難以與西安對比。

在跟多位同行的接觸下得知,三四線房價去年漲跌之間,市場冷暖之間可能就三個月,今年開春市場隨著西安的回暖,新房的上客量和成交也會有所好轉,但二手房市場並不景氣,持有者難以迅速變現。

如今,三四線城市的房屋居住屬性被放大,投資屬性受政策的影響,明顯削弱,況且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想要在房產身上短期牟取暴利,本身就不易。當前的房產投資邏輯已經發生了轉變,保值/增值屬性更強的房產,其本身一定附帶難以複製的優質資源,“價格低廉”顯然排除在外。

如果非要從“矮子裡拔高個”,城市基本面較好的咸陽可以作為首選,地理位置上更為靠近西安,還能賭一把西鹹真正一體化。而渭南、寶雞可作為備選,一個是有人口撐著,一個是“銷冠”!

當然,對於文章開頭粉絲的問題,其實完全不必糾結,能入西安莫入周邊!

想要進入西安購房群的小夥伴,在文章底部評論“進群”即可。

更多房產資訊、市場分析、買房乾貨請關注:沈視樓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