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邁父母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年邁父母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北方十月中旬,正值深秋,路邊的樹葉已經黃了,隨著無情的秋風掃過,一片片樹葉落到地上,在地面上翻滾著,很快就被環衛工人掃除了。

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天空像是一片巨大的藍寶石鏡面,一直鋪向無際的遠方。

一群大雁“嘎嘎”叫著,排成人字隊形向南方飛去。一輪太陽在空中高高地懸著,撒下溫熱的陽光。十月下旬的東北,有這樣一個豔陽天確實讓人們高興。

張老漢站在樓前的空地上,他眯縫著眼睛,看看天空,自言自語地說:“今兒,天還不錯。”

張老漢88歲了,滿頭白髮,膚色紅潤,精神頭很好,顯得非常健康。老人腿腳有些不大利索,天氣不好的時候,很少出門。今天看著天氣不錯,他便到院子裡曬曬太陽。

鄰居王山坐在一個小木橙上與別人下象棋,他拍下一個棋子,說“將”。然後他抬頭對張老漢說:“大叔,今兒個出來坐坐曬太陽?”

“嗨,老嘍,平時我也不大出來。今兒個天好,就出來透透氣,曬曬日頭。”張老漢拄著柺棍,朗聲說道。

別看張老漢年齡很大,他的聲音卻非常洪亮。張老漢年輕的時候是老師,給學生上課養成了大聲說話的習慣。

王山點點頭說:“大叔,年齡大了,真得注意點。天不好,千萬別出來。”

兩人說話間,樓裡又走出一個老太太。老太太也有八十多歲,滿頭銀絲,一臉滄桑,娃娃似的臉上掛滿了笑容。她拄著一根紫色的柺棍,走路時一顫一顫的。柺棍點在地上,發出“嘣、嘣、嘣.....”的聲響,像是敲鼓點。

張老漢沒有動地方。他張開幾乎沒有牙齒的嘴巴,笑著說:“老蒯啊,慢點,別磕著。”

老太太點點頭,說:“放心吧,老頭子。我比你啊,還強點。”

張老漢笑著說:“你比我還強點?我還真沒看出來。在屋裡的時候,不是經常讓我幫扶著不是。”

老太太樂了,說:“那是不假。你年輕的時候不是說要揹我一輩子嗎?這老了沒讓你背,就讓你扶幾下,還用得著出來顯擺?”

張老漢紅著臉不說話了,院子裡的鄰居們都樂了。

王山笑著說:“大叔、大嬸,你們老倆口真好,說話都帶著樂。”

張老漢笑著說:“自己不找樂誰給呀?樂一樂,十年少。多樂樂,保準能多活幾年。”

鄰居劉二嫂出來買東西,看到兩位老人在院子裡說話,便說:“張大爺、張大娘,你們今天出來曬日頭啊。”

張老漢笑著答道:“天兒好,出來曬曬,這骨頭棒還能結實點。”

張老太太說:“他二嫂,俺倆老嘍,整天呆在屋裡就會餿的。出來換點新鮮空氣、曬曬太陽啊,準能多挺幾天。”

劉二嫂說:“大爺和大娘,你們倆多結實啊,再活十年八年的,不成問題。”

“拉倒吧。他二嫂,再活十年八年的就成老妖精了。這不,俺們倆都快90了,孩子也沒有時間回來,我們只能出來看看景。其實還有個心思,想看看孩子能不能回來一個兩個的。”張老太太說道。

不遠處有人喊了一聲:“奶奶,我這不是來了嗎?”

老太太回頭一看,立馬樂了。她伸出手說:“哎呦,這不是大孫女嗎。嬌嬌,你來,怎麼也不提前給個信。”

一個二十幾歲的漂亮女孩蹦蹦跳跳地從馬路對過跑過來,伸開兩隻胳膊把老太太輕輕地抱住了。

女孩趴在老太太的耳邊,說:“奶奶,我這不是想你了嗎?”

老太太樂得嘴都合不上了,說:“瞧瞧,這閨女多會說話。”

女孩鬆開胳膊,又來到張老漢跟前,摟著老漢的脖子,輕輕地給老漢貼個香臉,說:“爺爺,想我沒有?”

張老漢張開沒有幾顆牙齒的嘴巴,笑著說:“能不想嗎?我想你,也想那幾個孫子孫女。天天盼,今兒個是星期六,我和你奶奶核計好了,就到外面曬太陽,等著你們回來。”

又有一個聲音傳來:“爺爺、奶奶。”馬路對過又跑來一個小夥子,年齡和嬌嬌差不多,這是兩個老人的孫子張光明。

張光明跑到兩個老人身邊,左手拉著奶奶的手,右手拉著爺爺的手,輕輕地搖著,說:“爺爺、奶奶,二老好吧。”

“好、好。”兩個老人樂得滿臉的皺紋都平復了。

老太太看看孫子,又看看孫女,張開幾乎沒有牙齒的嘴巴笑著,笑得滿臉都好像開花了。

“爺爺、奶奶!”又有聲音傳來,張老漢和老太太剛扭頭看去,這邊又傳來聲音:“姥姥、姥爺!”

兩個老人左顧右盼,幾乎都看不過來了,七八青年人,喊著、跳著地從馬路對過跑過來,有男孩,也有女孩,有的年齡大一點,有的年齡小一點。這幾個孩子都和老人拉手貼臉,哄得兩個老人笑聲不斷。

這些孩子都是張老漢的孫子和孫女、外孫、外孫女。張老漢和張老太太有三兒兩女,孫輩的孩子也多。兩個老人高興得都合不上嘴了,看看這個孩子樂,看看那個孩子笑。生活的幸福,天倫之樂,全都寫在兩個老人的臉上。

鄰居看著張老漢一家的歡樂,都非常羨慕。

王山說:“你看看人家這一大家子,多喜慶啊。”

劉二嫂贊同道:“這兩個老人,就是有福氣。”

老太太說:“老頭子,別在樓下招搖了,快領孩子們進屋吧。”

話音剛落,又有人喊道:“爸爸、媽媽,二老好。”

老人的兒女們也都回來了,三兒兩女,一個也不少。

老太太楞了,“喲,你們這是幹什麼,怎麼一下子都回來了?”

老人的大兒子張軍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他和弟弟妹妹們都帶著妻子和丈夫回來了。老人的兩個女兒還各捧了一束鮮花。

兩個女兒把鮮花送給了父母,擁抱著老人,說“祝爸爸、媽媽健康長壽,結婚紀念日快樂。”

原來,今天是張老漢和張老太太結婚六十六年的紀念日,兒孫們這是回來給老人慶賀的。

人們常說,結婚六十年是鑽石婚,這結婚六十六年,應該叫雙鑽石婚。張老漢老兩口六十六年相親相敬,和和氣氣,從來沒有看到兩人有紅臉的時候。老倆口這一生養育了五個子女,還幫助兒女養育了八個孫輩。如今看到孩子們都回來了,兩個老人高興極了。

“爸、媽,我們全家人一起照張像吧。”大兒子張軍提議。

“對,爺爺、奶奶,我們照相。”大孫女嬌嬌附合著爸爸的提議。

張光明和幾個堂弟表弟表妹跑進樓裡,搬出幾把椅子,扶著爺爺、奶奶坐在中間,又讓父輩坐在老人的兩邊,幾個孩子在後面站好。

張光明對王山說:“王叔,麻煩您幫助我們照相,這個手機像素挺高的,就不用相機了。”

王山把手裡的棋子扔在棋盤上,接過張光明的手機,指揮這一家人照相。王山照了幾張相。又把手機還給張光明。

張光明給王山行了一個禮,說:“謝謝王叔。”

王山說:“你這孩子,禮節太多,幫助你們照張相謝什麼?”

在孩子們的擁簇下,兩個老人告別院子裡的鄰居回到家裡。不大一會,張老漢的家裡傳出誘人的菜香,並伴隨著一陣陣快樂的歌聲和笑聲。

傍晚,張老漢的兒女和孫輩孩子紛紛離去了。最先離去的是大兒子和大兒媳,夫妻向父母拜別的時候,兩個老人有些不捨。

老太太說:“你們倆也是六十來歲的人了,早點回去歇息吧。”

另兩個兒子和兒媳說:“爸、媽,保重身體。讓孩子們多陪你們一會兒,我們先回去了。”

“好、好。”兩個老人臉上雖然寫著笑容,但眼角卻有些發紅。

兩個女兒和女婿也要走了,女兒摟著媽媽,說:“媽,我們也得回去了,有事想著打電話。”

張老漢點著頭說:“沒什麼事,快回去吧,明天你們還得上班。”

八個孫子、孫女和外孫、外孫女一直呆到很晚,他們陪著老人說著、笑著,屋子裡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喜慶。

天色越來越晚,終於有的孩子要走了。兩個老人的臉上笑容變淡了,眼角的淚花閃爍著,卻沒有掉下來。

孩子們一個個下樓了,走到了院子裡,他們抬起頭,向趴在窗口的老人招手,喊著:“爺爺、奶奶,再見!”

“再見!”兩個老人回應著,聲音有些哽咽,眼淚終於從老人的眼角落了下來。

“姥爺、姥姥,再見!”又一串聲音響起,老人在窗口揮著手,眼淚不住地流下來。可是離去的孩子卻看不見。 兩個老人趴在窗戶上看著一個個孩子離去的身影,心中又升起孤獨的感覺。當最後幾個孩子離開家門的時候,老太太卻打開了家裡的音響。

一個人們非常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

“找點空閒,

找點時間,

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

帶上祝福,

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

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

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總操心只圖個平平安安。”

陳紅的歌聲飄出了窗外,傳到了院子裡,傳到了馬路上。走路的人們停止了腳步,張老漢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也也停住了腳步,院子裡的人們站住了,樓裡的人們出來了,大家停在院子裡,站在街旁,聽著這首散發著親情的歌曲。

漸漸地,有許多人跟著音響合唱起來。張老漢的大孫女嬌嬌轉過身來,拉著一個弟弟的手跟著唱起來,唱著、唱著,兩個孩子轉身向樓裡走來,另幾個孩子也轉向樓裡走來。

倆個大孫女跑進樓裡,摟著爺爺和奶奶哭出聲來。“爺爺、奶奶,我們不走了,明天我們就搬回來。”

“姥姥、姥爺,從明天起,我們輪班回來陪你們。”

“啪、啪、啪.....”院子裡響起了鄰居們的掌聲。這掌聲象徵著親情,象徵著人們對和諧家庭的祝願。

張老漢老倆口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兒孫們能夠自覺履行對老人精神上慰藉的義務,使老人獲得了晚年的歡樂。從而獲得了鄰居們的讚揚,同時,也被鄰居們所羨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七條規定“全社會應當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宣傳教育活動,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

第十條規定“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一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