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飲料,不止是讓您長胖這麼簡單!

含糖飲料讓人長胖,並且誘發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糖對人體健康的多種危害已經深入人心。但剛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卻告訴我們,含糖飲料的危害遠不止這麼簡單。每天攝入一定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在沒有導致肥胖的情況下,也加速了小鼠腸道中的腫瘤生長與惡化。而試驗中用到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正是多種含糖飲料的重要成分。

含糖饮料,不止是让您长胖这么简单!

過量攝取含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飲料和肥胖及結直腸癌高風險相關,但HFCS是否直接促進腫瘤發生仍未明。本研究探討每日口服HFCS對腸腫瘤易感的APC突變小鼠的影響。HFCS組小鼠腫瘤較大且等級較高。HFSC提高腸腔中果糖濃度及血糖值,而腫瘤能轉運這兩種糖,並將果糖轉化為果糖-1-磷酸,激活糖酵解並促進脂肪酸合成以支持其生長。綜上結果提示每日攝入即使中等劑量的HFCS,也會促進腫瘤生長。

加速腫瘤生長

這項研究由貝勒醫學院和康奈爾醫學院共同完成,康奈爾醫學院的Lewis Cantley與貝勒醫學院的Jihye Yun是本文共同通訊作者。為了觀察高果糖玉米糖漿對腫瘤生長的影響,研究人員敲除了一批小鼠的APC基因。APC基因是一類結直腸癌抑制基因,控制著腸道細胞的生長。APC基因被敲除後,小鼠正常的腸道細胞會失去控制、開始無限生長增殖,形成息肉,也就是良性的早期腫瘤。

在隨後的兩個月內,研究人員每天向這些小鼠注射0.4毫升25%的玉米糖漿,這種糖漿中葡萄糖與果糖的比例為45:55。按體重換算,試驗中的糖漿攝入量,相當於成年人每天喝一罐含糖飲料(例如可樂)。兩個月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攝入的少量糖漿不足以導致小鼠肥胖或代謝紊亂,但相比於對照組,它們腸道內的腫瘤明顯增大,且惡化程度更迅速。這意味著,長期攝入即使是少量的高果糖玉米糖漿,也加速了小鼠腸道腫瘤的發展。

含糖饮料,不止是让您长胖这么简单!

實驗組(右)的腫瘤大小明顯超過對照組(左)

為什麼試驗中的玉米糖漿會與腫瘤生長扯上關係?研究團隊在進一步分析中發現了其中的機制。

在這些“喝”了兩個月糖漿的小鼠體內,研究人員發現,其腸腔內與血液中的葡萄糖、果糖含量均明顯升高。對腫瘤細胞來說,葡萄糖不僅是重要的能量來源,還能直接指導脂肪酸的合成。而後者是腫瘤細胞構建細胞膜、信號分子的重要原料。

含糖饮料,不止是让您长胖这么简单!

實驗組(下)與對照組(上)腸道中的腫瘤生長情況

那麼,果糖又對腫瘤細胞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研究人員通過同位素示蹤發現,腫瘤細胞中的一種果糖代謝酶(KHK)將果糖降解為果糖-1-磷酸。隨後,果糖-1-磷酸可以通過進一步反應激活糖酵解過程,併為葡萄糖合成脂肪酸提供能量。

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敲除了小鼠中編碼果糖代謝酶(KHK)與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基因。這時,小鼠儘管缺少了APC基因,但它們在被長期注射玉米糖漿後,腫瘤生長並沒有加速。這意味著,果糖被腸道中的腫瘤細胞用作“燃料”、加速生長。而抑制果糖代謝或脂肪酸合成過程,都能有效控制腫瘤的發展。

危險的含糖飲料

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高果糖玉米糖漿開始進入食品市場。其最初、也是最主要的使用場合,就是用作含糖飲料的甜味劑。1984年,兩大可樂品牌相繼用玉米糖漿完全取代了白砂糖。此後,玉米糖漿在多種飲料,以及果凍、果醬、麵包、蛋糕等食品中廣泛使用。(小編在樓下超市隨機翻看了20種主流含糖飲料的標籤,其中14種都用到了高果糖玉米糖漿。)

含糖饮料,不止是让您长胖这么简单!

這些含糖飲料是否會加速人體腫瘤的發展,目前還難以斷定。畢竟這項研究只是小鼠試驗,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一結論對人類是否具有普適性。一旦成立,它不僅會對我們的飲食選擇造成深遠影響,還可能為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的上升提供新的解釋。腸道息肉在中青年人群中並不罕見。正常情況下,腸道息肉需要二三十年才可能發展成惡性腫瘤。而隨著含量飲料的長期攝入,這一癌變週期可能會大幅縮短。長期飲用含糖飲料,可能是飲食結構變化之外,結直腸癌發病率上升的另一個原因。

不過,這項研究帶來的不僅是壞消息,它還有可能為癌症治療提供新的思路。此前,一些人提出,可以通過減少葡萄糖攝入來“餓”死腫瘤細胞。但問題是,葡萄糖對人體活動來說同樣是必需的,可能腫瘤細胞還沒餓死,人就先倒下了。“與葡萄糖不同,果糖不是生存與維持正常細胞生長的必需品。因此,對果糖代謝的研究有可能帶來新的治療手段。”Jihye Yun解釋道。論文也指出,抑制果糖代謝酶或GLUT5(一種葡萄糖轉運蛋白),或許能選擇性地抑制腸道腫瘤細胞的生長。

但無論如何,考慮到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潛在的癌症風險,我們都有無數多的理由少喝含糖飲料。

含糖饮料,不止是让您长胖这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