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創科技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博創科技(300548)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8年,公司積極貫徹董事會戰略部署,努力克服困難,推進各項工作。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淨利潤233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21.23%和97.08%。

(一)境內外市場銷售情況

報告期內,國內光纖到戶建設需求有所下降,DWDM器件需求相對平穩,下半年進入合併報表的成都迪譜PON光模塊銷售增長較快。公司2018年實現境內銷售收入2.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84%,佔總銷售收入的73.16%。在境外市場方面,光分路器市場需求較為穩定,但因為公司有源器件業務的主要境外客戶Kaiam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導致訂單需求大幅下降。公司2018年實現境外銷售收入0.7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28%,佔總銷售收入的26.84%。

(二)光無源、有源器件銷售情況

報告期內,光分路器和DWDM器件客戶需求較為平穩,光無源器件產品實現收入2.0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10%,佔總銷售收入的73.92%。在有源器件方面,因公司主要客戶Kaiam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導致公司原有ROSA產品銷售大幅下降。公司收購的成都迪譜在下半年10G PON光模塊銷售快速增長。公司光有源器件產品實現銷售收入0.7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3.92%,佔總銷售收入的26.08%。

(三)保持研發投入、佈局有源業務

2018年,公司繼續保持研發投入,全年研發投入1,968.5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94%,佔公司營業收入的7.16%。公司在無源器件領域重點進行高端DWDM器件、無熱型AWG模塊、MEMS技術等研發項目,在有源器件領域對10G PON光模塊、數據通信用高速光模塊和硅光子技術光模塊等研發項目加大投入。

(四)資本運作擴展業務領域

公司於2018年6月份完成收購成都迪譜,收購後在技術開發、運營管理、客戶資源等方面加強支持和融合。成都迪譜在2018年實現業務快速成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242.06萬元,淨利潤1,088.88萬元。其中下半年對合並報表貢獻營業收入5,362.25萬元,淨利潤814.63萬元。

公司參股2.91%的Kaiam公司在2018年末和2019年初因陷入財務困境,其美國和英國實體分別進入托管和監管狀態。考慮Kaiam公司債務重組前景的不確定性,存在不能持續經營的風險,公司對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了全額計提減值,同時對公司應收Kaiam公司款項進行了單項壞賬準備計提。

(五)推進募集資金項目

公司積極推進募集資金項目建設,2018年完成投入3,909.07萬元,截至2018年底累計投入15,454.53萬元,佔募集資金承諾總投資額的78.44%。為進一步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在重要領域的研發投入,公司變更了部分募集資金用途,將MEMS集成光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的剩餘募集資金分別轉投到了集成光電子器件項目和硅基高速光收發模塊開發和產業化項目。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產品優勢

公司致力於平面波導(PLC)集成光學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專注於高端光無源器件和有源器件的開發,在芯片設計與後加工、器件封裝和光學測試領域擁有多項自主研發並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公司目前主要為全球範圍內高速發展的光纖通信網絡和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市場提供高質量的光信號功率和波長管理器件以及高速光電收發模塊,其中光分路器和密集波分複用(DWDM)器件佔據全球領先市場份額。

2、研發與技術優勢

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堅持以技術創新帶動企業發展,建立了由公司高層親自參與的多層次的研發體系,培養了大批基礎紮實、技術一流的工程技術人員,提升了整個技術團隊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9項,並擁有多項專有技術和軟件著作權。報告期內,公司在現有技術積累基礎上,重點加大對有源器件的研發和技術投入,在內部推進數據通信領域高速光收發模塊的研發和產業化;成功收購了成都迪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PON光模塊技術平臺及研發團隊;子公司上海圭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建立了硅光子技術研發團隊。

3、品牌和客戶資源優勢

經過多年的努力,公司已在市場上樹立了質量可靠、服務完善的良好品牌形象,同時也在境內外市場開拓了眾多的優質客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獲得了國內外客戶的認同,為公司的持續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因設備或技術升級換代、核心技術人員辭職、特許經營權喪失、重要無形資產發生不利變化等導致公司核心競爭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公司主要產品均應用於光纖通信網絡,所處細分行業為光電子器件行業,處於光通信產業鏈的上游。

光電子器件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的內部自律性管理組織為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目前,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對行業的管理僅限於宏觀管理,企業生產經營完全基於市場化方式自主運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的《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全面構建新一代國家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到2020年,‘寬帶中國’戰略各項目標全面實現,基本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初步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規劃提出“推動高速光纖寬帶網絡跨越發展,基本完成老舊小區光網改造,實現城鎮地區光網覆蓋,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務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戶帶寬實現100兆比特每秒以上靈活選擇。

基本實現行政村光纖通達,有條件地區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務能力,半數以上農村家庭用戶帶寬實現50兆比特每秒以上靈活選擇。推進超高速、大容量光傳輸技術應用,升級骨幹傳輸網,提升高速傳送、靈活調度和智能適配能力。”

隨著移動互聯網、網絡視頻、雲計算、物聯網等業務的蓬勃發展,網絡數據流量持續爆發式增長,驅動高速大容量光傳輸網絡、大型數據中心與無線網絡市場快速發展。2018年全球光器件市場規模與2017年持平。全球通信提供商資本支出有所增長,但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仍繼續下降。2018年以雲服務提供商為主的全球數據中心建設繼續保持增長,對光收發模塊需求繼續增長,但增速下降。

未來五年,在雲數據中心應用、下一代PON規模部署、5G無線通信網絡建設需求以及城域網升級等因素驅動下,全球光器件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根據訊石信息諮詢預測,2018到2022年全球光器件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1%。預計2019年全球電信運營商小幅增長。中國三大運營商資本支出將重點投向無線領域。互聯網內容提供商將繼續增加資本支出。根據Synergy的預測,全球超級數據中心資本支出的年均增速達到40%。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對應的細分市場包括光纖到戶市場、波分複用市場和數據中心市場。

全球光纖到戶市場在主要應用國家和地區均已進入成熟期,光纖到戶接入網建設已過高峰,2018年相關投資繼續放緩。

預計以後數年,全球光纖到戶網絡建設繼續保持平穩,滲透率繼續提升,同時向千兆接入演進。用於光纖接入網的PLC光分路器需求將保持平穩。公司PLC光分路器業務秉承優質優價策略,將繼續專注於服務境內外優質客戶。2018年全球運營商部署10G PON規模增長,預計未來五年全球10G PON部署將持續增長。公司將基於成都迪譜的研發、製造平臺,持續研發10G PON光模塊,擴大生產規模,佔據市場份額。

在波分複用市場,2018年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變動較小,DWDM器件訂單需求平穩。根據Dell’Oro和Heavy Reading的預測,未來數年內全球WDM市場尤其是城域WDM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公司的DWDM器件產品目前在華為、中興、烽火等主要國內通信設備商中佔據市場份額前列,主要競爭對手為光迅科技(002281)和Neophotonics等。

在數據中心市場,2018年北美數據通信市場需求以100G光收發模塊為主。根據LightCounting預測,2018年用於數據中心的100G光收發模塊出貨量超過700萬隻。預計2019年數據通信市場需求仍以100G光收發模塊為主。未來數據中心還會向200G和400G光模塊應用發展。該細分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中際旭創(300308)、AOI、Finisar、Lumentum、ColorChip、Intel、Luxtera和Source Photonics等,2018年內價格競爭激烈,預計未來市場競爭仍將加劇。2018年中國數據中心部署增長較快,需求轉向100G光收發模塊,但應用範圍和數量與北美市場還有較大差距。預計2019年及未來,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將更廣泛應用100G光收發模塊,並將向400G光收發模塊應用演進。公司正積極向國內數據通信用戶推廣100G光收發模塊產品,力圖實現規模銷售。

2018年全球5G通信標準制訂、頻譜分配、牌照發放進展較快。預計2019年全球多國主要運營商將展開5G商業應用。根據Heavy Reading預測,未來五年全球電信運營商在5G網絡投資將超過2000億美元。2019年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無線領域資本支出預計將達1400億元,其中5G投資預計329億元,主要用於建設5G商用試驗網。公司將積極開發適用於5G承載網的DWDM器件產品和光收發模塊,滿足5G承載網的潛在應用需求。

未來數年,光纖網絡將繼續以提高傳輸速率和增加密集波分複用的方式擴大容量,提高光纖接入滲透率。5G標準和技術的逐步成熟及應用將帶來光通信承載網的新增需求。數據中心將繼續向大型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內部光傳輸向更高速率演進。同時,光纖網絡將逐步向用戶端繼續延伸,最終實現光纖到桌面、光纖到服務器,直至板卡光互連、芯片光互連。在單芯片上混載光路與電路的硅光子技術有望實現全面突破,為集成光電子器件的廣泛應用帶來更大契機。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專業從事光電子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技術服務,專注於集成光電子器件的規模化應用。公司將抓住光纖通信市場持續快速發展的機遇,適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通信、數據、語音及多媒體服務的需求,迎合電信、互聯網等運營商需要,為不斷升級擴張的光纖通信網絡提供關鍵元器件和技術服務。

公司堅持走光電結合和器件模塊化、集成化、小型化的道路,力爭成為基於PLC等技術的光電子器件產品製造和推廣應用的領導者。未來將繼續瞄準世界最前沿的光電子技術,爭取成為技術領先、產品領先的世界級光電子企業。

1、產品開發計劃

未來五年,公司將重點拓展四大技術平臺:

(1)PLC技術平臺:在現有產品系列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型號更廣、功能更多、集成度更高的產品,如功率可調光分路器、無熱型AWG、高斯型AWG、50GHz AWG、單片集成VMUX、SFP-VOA等。

(2)MEMS技術平臺:設計、開發基於MEMS技術的VOA系列產品和光開關陣列,並形成產業化。

(3)高速有源技術平臺:開發100G以上高速收發組件及模塊,並實現產業化。

(4)硅光子技術平臺:開發硅基高速光收發模塊,並實現產業化。

2、技術研發及創新計劃

公司目前在研項目圍繞高速有源收發模塊、MEMS光器件、有源和無源混合集成產品等多個方面進行,在鞏固公司現有產品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繼續開發新產品。未來,公司將重點結合硅光子技術,開發光電子整合度更高的高速率低功耗的器件,並在合適的時機設立國外研發中心,進一步加強公司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實力。

3、市場開拓計劃

公司未來將在全球範圍內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廣自主品牌,在大力發展國內市場和穩固已有國際客戶的基礎上,努力爭取新客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公司將在全球主要通訊市場建立銷售網絡,為最終客戶提供產品和售後服務。

(1)面對國際市場,公司將與直接客戶加強合作,擴大國際市場供貨範圍,強化國際市場地位。公司還將努力推廣自有品牌,拓寬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銷售渠道。

(2)公司將積極開拓中東、印度、東歐、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藉助品牌推廣、市場宣傳等方式努力培育新興市場、開闢新的銷售渠道。

(3)公司還將擴充國內銷售隊伍,配備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和銷售工程師,並設立外地辦事處,增強與主要客戶的聯繫和市場信息的收集,提高響應速度。

(4)公司將加強與國內外主流通信設備商的市場公關,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為設備商設計和製造定製化集成光電元器件及系統。

4、產能擴張計劃

公司將加快實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在現有產能基礎上,形成年新增400萬通道PLC集成光分路器、6萬套VOA、3萬套AWG、3萬套VMUX產品和15萬套光纖陣列的生產規模;形成年新增24萬路高性能光接收次模塊的生產規模;形成年產80萬支光收發模塊的生產規模。

未來,公司將根據新產品的研發進展情況,及時擴張相應環節的生產能力,保障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5、人力資源計劃

公司將加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力度,培養高水平研發團隊和專家型營銷服務團隊,為公司持續創新和市場拓展奠定基礎。

公司將通過引進與自主培養兩種方式建立人才隊伍,積極引進經驗豐富、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技術開發人才,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和營銷人才。逐步建立起穩定、優秀、精幹的管理隊伍、技術開發隊伍和營銷隊伍,以適應市場競爭和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

公司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培訓體系,實施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計劃,持續改進並形成科學有效的培訓制度;進一步完善考核體系,建立有序的崗位競爭、激勵、淘汰機制,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為員工提供提升職業發展的空間與平臺;建立包括股權激勵計劃在內的,短期與長期激勵相結合的人才激勵體系。

6、資本運作計劃

公司將積極尋求外部戰略合作機會,嘗試多種合作手段,尋找合適標的進行戰略整合,努力增強公司的產業規模和市場地位。

(三)經營計劃

2019年公司將根據董事會確定的三年經營目標,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確保高速有源器件業務的投入和產出

電信和數據通信市場需求將繼續快速向高速率升級,PON網絡向10G升級、5G時代來臨也帶來新應用領域,同行業內的高速收發模塊競爭仍將加劇。公司將開拓新的市場渠道,重點拓展國內客戶,繼續投入高速有源器件供應能力建設,開發新品類,確保產出,實現有源器件業務的快速增長。

2、鞏固DWDM器件的市場地位

公司將基於2019年3月份收購的原Kaiam公司的PLC芯片廠,增加DWDM產品領域的研發和生產投入,繼續深入開發新型號的DWDM器件,增加客戶使用深度和廣度。保持產出和質量水平,提升服務,鞏固公司DWDM器件在主要通信設備廠商中的市場地位。

3、推進硅光子技術平臺等重點研發項目

公司將繼續保持研發投入,推進基於硅光子技術的高速收發模塊、新型無熱型陣列波導光柵、新型10G PON光模塊等重點研發項目,為公司後續業務發展奠定基礎。

4、優化集團管理體系

面對新增多家控股子公司的局面,優化集團管理體系,完善事業部運營和考核體制,按無源和有源兩大事業部實現多地多實體一體化管理,充分調動內部資源,實現協同,更好地服務客戶。

5、尋求產業鏈內戰略合作機會

積極尋求外部戰略合作機會,嘗試多種合作手段,尋找產業鏈內的合適標的,努力增強公司的產業規模和市場地位。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行業最終客戶需求波動的風險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行業需求主要來自於電信運營商和數據中心運營商的設備投資。在未來數年內這兩部分投資均可能出現波動,從而影響對光電子器件的需求,進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

針對此風險,公司將努力擴大現有產品的市場份額,持續增加新的產品種類,同時推進電信和數據通信兩個市場,以抵消整體市場波動的影響。

2、產品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公司的部分主要產品已經進入成熟期,其他產品在未來數年內也會進入成熟期。光器件行業競爭較為激烈,下游客戶相對集中度較高。行業內大多數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公司為爭取更高市場份額也需要採取一定程度的主動降價措施。而公司內部持續降低成本的努力受制於原材料成本、產品技術工藝成熟度和管理效率提升空間等因素制約,不一定能夠達到市場降價的幅度。這可能導致公司未來毛利率出現下降的風險。

針對此風險,公司將持續開發升級現有產品型號,增加新產品,同時通過工藝改進和產線管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保持和提升毛利空間。

3、技術升級換代的風險

公司所處的光通信行業屬於技術驅動的行業,技術創新和迭代出現頻率較高。公司現有產品和技術平臺可能被新技術或新產品所替代,而導致需求下降。公司的研發項目可能因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或遇到技術障礙不能順利完成,導致公司不能跟上行業技術發展,從而對公司經營情況產生不利影響。

針對此風險,公司將密切跟蹤行業技術變化趨勢,在研發投入上重點向新產品、新技術傾斜,同時積極尋求與行業內技術領先者緊密合作,確保公司及時推出適應行業需求的新產品。

4、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無法達到預期效益的風險

IPO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屬於公司專注經營的集成光電子器件領域,符合光電子器件行業發展趨勢和產業政策支持方向,市場潛力較大。但募投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宏觀環境變化、運營商設備投資策略、市場競爭態勢、工程管理及設備價格變動等因素的影響,有可能出現效益無法達到預期水平的風險。另外,IPO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後,公司現有產品的產能將會有較大提高。若未來公司市場開拓不足或產品市場容量增幅有限,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增加的產能可能不能完全被市場消化,對公司未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針對此風險,公司將加快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同時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最新市場需求情況和技術發展狀況,對投資項目細部進行微調。

5、對外投資的風險

近年來,為積極推進公司的戰略部署,公司通過投資、收購等方式控股或參股數家公司,延伸業務領域,擴大經營規模,增強與商業合作伙伴的聯繫。但公司在市場趨勢判斷、戰略方向和時機選擇、投資標的選擇、投後管理與融合、研發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因判斷失誤、管理不力而導致達不到預期目標、甚至投資虧損的風險。

針對此風險,公司將通過加強投資中、投資後管控,選任優秀管理和技術團隊,填補自身短板,儘可能降低對外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