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安:溼疹辨證施治的自創方

溼疹是皮膚呈多形性的丘疹、皰疹,此起彼伏,瘙癢不斷或瘙癢交作,或滋水流溢為主證的一類疾病。

全身任何部位均可發生,多見於春末夏秋時節。

本病不外風熱邪氣淫於肌表,溼熱蘊蒸肌腠,或溼熱火毒幹及血分而成。但因其出疹部位,或疹子形態分佈各具特點,所以其證又各有名稱。

如滋水流溢,所過之處皆生者謂之“浸淫瘡”;發於耳後者,謂之“旋耳風”;生於陰囊者,謂之“腎囊風”;其他還有“粟瘡”、“癩風”、“血風”等名稱。

“纏腰丹”(帶狀皰疹)乃為溼熱火毒內蘊,外蒸肌膚所成。如《外科正宗》說:“脾肺經溼熱所致腰脅生之,肝火妄動,名曰纏腰丹。”故對該證,按溼疹辨證施治,收效顯著。

1


對該類疾病,《內經》有“少陽有餘,病脾癉隱疹”的記載;

對溼疹之一的“腎囊風”,《外科正宗》認為其病“乃肝經風溼而成……溼熱為患”;

《諸病源候論》則說:“肺主氣,外候於皮毛,脾主肌肉,氣虛則肌腠開,為風溼所乘,內熱則脾氣溼,脾氣溼則肌肉生熱也,溼熱相搏,故頭面身體皆生瘡。”

對本病證,在臨證上多責之外因感受風邪,內因脾肺溼熱蘊伏,或肝膽溼熱內盛。而“六淫皆從火化”,火壅為毒,故此疾之甚重者,又為火毒所致。

2


顧名思義,溼疹乃溼邪為患也。

從臨證治療來看,溼邪始終貫穿病變的全過程,而以肺脾為病變中心。

溼有內外之別。

夏秋時節,酷暑當令,暑溼鬱蒸瀰漫空間,人處氣交之中,或幼兒不知乘涼避暑,貪玩於烈日之下,或坐臥於溼地之上,或嬉戲於水窪之中,或嬰兒流涎、尿水浸漬都可發生此病,此外溼也;

若飲食調理失當,過食生冷、瓜果,或恣進涼水冰棍,脾土受困,水溼不運,溼鬱熱蒸而發病,此內溼也。

本病以溼邪為主,而又有兼挾風、火、熱、毒等邪發病的不同,還有病變重在肺脾,或重在肝膽之異。

肺主氣合皮毛,脾主肌肉四肢。

若溼熱犯於肺脾,又感風邪,風熱暑溼內外相搏而不瀉,蘊蒸肌膚而不去,淫於肌表,故四肢或身之中上部出現丘疹、水泡而病溼疹;

若溼熱內鬱,肝膽為溼熱遏阻,火毒內生,故脅下腹部,或左或右,丘疹水泡先後出現,疼痛不適,或心火亢旺,與溼熱相結,溼熱火毒發於肌膚,出疹瘙癢,滋水流溢,或癢或痛,或癢痛交作。

3


溼疹之病,雖多責之肺脾溼熱或肝膽溼熱,但其疹摩之礙手,其色或赤或紫,或肌膚潮紅熱燙,或自覺灼熱難除,

故其證還常常與血分有密切關係。

正如《外科正宗》所說:“風熱、溼熱、血熱三者交感而生,發則瘙癢無度,破流脂水”。

溼熱火毒若干及血分,日久傷絡,絡脈阻滯瘀血漸生,則溼疹頑固難愈,而溼為陰邪,其性凝斂黏滯,故臨證上,溼疹留戀,反覆不愈或愈後復發。

尚有因稟性不耐,感受漆氣為毒,或觸摸辛熱非常之物,或食腥膩肥甘等味而發者,又屬溼疹之中特殊證候。

也有不因風熱溼毒發病,而感受風寒邪氣發疹瘙癢者。

如《諸病源候論》說:“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瘙隱疹。”其治多以疏風散寒,調和營衛等法。

如現代醫學所謂蕁麻疹,即有遇冷風而發疹瘙癢難忍,得暖後則止的特點。其他如溼疹因於氣血失調,血虛風燥者,也時見於臨證。

所以,對溼疹的發生,又不可一概而論。

總之,本病溼熱邪留臟腑,內不得疏洩為病之本,邪毒蘊伏肌膚,外不得透達為病之標。

溼疹發病雖責之風熱溼火毒,但溼邪為患始終貫穿病變全過程,因此,在治療時要特別注意溼邪為患、纏綿難愈的病理特徵。

4


溼疹為患,表現多端,或見丘疹,或見皰疹,或兩種兼見,或先後並見,皰疹或滋水如漿,或清亮透明。

吾從臨證辨治體會,丘疹多風熱挾溼為害,病在脾肺兩經,治法以疏風清熱為主,佐以化溼,選用自擬驗方“清利湯”治療。

方用金銀花、連翹、蟬蛻等藥疏風清熱解毒,配以清熱涼血、解毒的丹皮、赤芍、紫草等藥,佐以化溼利尿的苡仁、土苓、川木通等。

皰疹滋水流溢,多溼熱兼風為患,責之肝脾兩髒,治法以清利溼熱為主,選用自擬驗方“

敗毒散”治療。

方用炒黃柏、赤芍、丹皮、川黃連等清熱涼血,茵陳、土苓、蒼朮、蟬蛻等祛風滲溼。

若丘疹、皰疹兼見,則清利疏風、除溼解毒並重,方選清利湯和敗毒散合併化裁加減運用於臨證,療效確切。

若疹子鮮紅,鮮潤光澤,根足緊盤,或伴身有微熱,流涕等外感表證者,為風熱壅盛,則可重用蟬蛻(對十歲以上小兒可用至60g),加大青葉疏風清熱解毒。

若疹子根足鬆散,頂端凹陷下塌,色澤不鮮,多為病久邪戀,或體質虛弱之人,氣血不足之象,則加炙黃芪、泡參益氣扶正託邪外出。

若疹子顏色赤紫或深絳,舌質紅赤而幹,心煩少寐,身熱不退者,為火毒熾盛,幹及血分,則加梔子、石膏、花粉甘寒瀉火,清熱解毒,酌加川紅花活血祛瘀;甚者加服紫雪丹,涼血解毒。

此出疹而舌紅心煩,須與溫病後期,邪熱入於營血階段而出現斑疹隱隱相鑑別。

溫病發疹,多先有高熱、煩渴、氣粗等衛氣分證,繼而斑疹隱隱,邪熱內擾心神較重,如譫語煩亂,或昏睡不識人,且有迫血妄行如衄血、便血等證。

溫病發疹用清營湯、犀角地黃湯清熱涼血止血。

故不能以治溼疹之方而療溫病發疹,也不能用犀角清營輩以治溼疹,否則邪熱難清,而陽氣被遏,邪熱久羈,變生他病。此不可不知。

若疹子發於身之同側,集聚如條索帶狀,癢痛交作,或先丘疹繼而皰疹,疼痛不適,則加入龍膽草、夏枯草增強清利肝膽溼熱之力;

若病久不愈或愈後復發,全身上下遍佈疹子,色澤晦暗不鮮,潰破滋水、結痂、脫屑同時存在,癢痛不可名狀,伴面垢神倦、舌淡紅或紫暗,苔少,則加殭蠶、全蠍,或重用烏梢蛇、蜈蚣祛風通絡,加大青葉、鬱金解毒散鬱,加生地、黃芪益氣養陰託邪外出;

若疹出不暢,欲汗而不得出,身重肢困,則加羌活、防風祛風除溼助透疹;

若疹子散發胸腹四肢,周身不適,皮膚如蟲行狀,則加泥鰍串、車前草(若用鮮車前草則效果更佳)。

重用蟬蛻疏風透疹利溼,可望風溼熱毒外達而不潛伏,下逐從二便而去。

若腹脹納呆,飲食積滯者,則加入山楂、神曲、檳榔、香附消食導滯除脹,便秘乾結者,則加入枳實,瓜蔞行氣通腑;

若便乾結如羊糞,則可加入番瀉葉或熟大黃攻下通腑;若苔白黃而膩,則可加入白蔻燥溼醒脾;若口中黏涎臭味,苔黃,咯痰多,則加入橘絡、天竺黃、竹茹清化痰熱。

5


對溼疹的治療,若再輔以外治法,則收效更佳。

對溼疹滋水脫屑瘙癢疼痛不止,可用驗方吹口丹塗撒,早、晚各一次,或用祛風燥溼,解毒止癢的黃柏、苦參、土苓、蛇床子、白鮮皮、金銀花、梔子等煎湯冷洗或冷敷,都能起到局部治療、加快疹子消退的作用。

此外,溼疹瘙癢,還須與慢性消耗性內科雜病引起的精血衰少,肌膚失養所致的皮膚乾燥,瘙癢不適相區別。

後者以內傷雜病為皮膚瘙癢之本,治其本病則瘙癢自除。此不贅述。

溼疹發病期間,飲食宜清淡,不貪厚被暖衣,避免烈日曝曬,是儘快消退疹子,減少復發的關鍵一環。

對溼疹的預防、減少以及避免愈後復發,生活的調攝相當重要。

如《外科正宗》就有“味辛熱莫啜,忌洗熱湯”而防止溼疹發生的記載。

其他,如懷有身孕之人,不食辛燥炙煿、動風生火之物,可避免乳嬰兒“受毒於未生前,發病於有生後”的溼疹發生。

不居潮溼之地,夏秋注意清潔皮膚,衣服揹包通風透氣乾燥等,都有防止溼疹及避免溼疹復發的作用。

若稟性不耐之人,對某些觸之即發病的物品、飲食等,只要做到忌食入或忌感觸,則多能避免發病。

6

病例舉隅


一、尹某,男性,11歲,1982年秋初診。

患兒出生3個月後,頭、面部即出現溼疹、流黃水,經當地醫院多次治療,頭、面疹子漸愈。

1973年秋溼疹復發,疹子遍及全身,以雙下肢為最甚,滋水流溢,瘙癢難忍,黃水浸淫之處,溼疹隨即蜂起,經四處求醫治療,溼疹有所減少,但未痊癒,時有加重。

就診時,疹子瘙癢,抓痕破流黃水,結痴,脫屑後皮膚顏色加深,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濡數。

用自擬驗方敗毒散為主,加減治療三月餘,溼疹痊癒。

二、胡某,男,14歲,1983年3月初診:

患兒半月前似有“外感”,隨後右側頭、面部瘙癢刺痛,身有微熱,漸頭、面、胸背(右側)出現疹子,繼起水泡,根足紅腫,疼痛劇烈,疹子小如米粒,大如黃豆,泡疹水液多混濁。體溫高達39.4℃。經某醫院診為“溼疹”。

就診時患兒心煩,大便稍幹,小便黃,舌紅,苔白黃,脈數。

治以疏風清熱化溼、涼血解毒,清利湯加減。

兩劑後,疹子癢痛大減,水泡始有結痂,仍以清利湯加減三劑。後再加扶正託邪之品而痊癒。

7

附 方


(1)清利湯

金銀花、連翹、牡丹皮、白鮮皮、赤芍、紫草、川黃連、土苓、苡仁、川木通、蟬蛻、黃花地丁

(2)敗毒散

炒黃柏、川黃連、赤芍、牡丹皮、茵陳、土茯苓、蒼朮、苦參、苡仁、蟬蛻、白鮮皮、蜈蚣、烏梢蛇

(3)吹口丹

川黃連、兒茶、黃柏、梔子、甘草、硼砂、薄荷、冰片

注:本文選摘自《王靜安醫學新書》,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2007年9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