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政黨能否帶來新曙光?

台湾新政党能否带来新曙光?

4月13日,臺灣著名的統派團體、1988年創立的中國統一聯盟召開盟員大會,依臺灣相關規定,正式由“政治團體”轉型為政黨,並制定統一聯盟黨黨章。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紀欣當選統盟黨首任黨主席。

台湾新政党能否带来新曙光?

紀欣

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

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

統盟黨首任黨主席

近日,紀欣接受導報記者電話專訪,介紹了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轉型背景以及今後相關發展規劃。她還表示,在臺灣島內進行推動統一的工作,不能單打獨鬥,必須群策群力;統盟黨今後會更積極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發出統派聲音。

1

兩年轉型緩衝期大限將到 統盟必須轉型,否則只能解散

首先祝賀您當選統一聯盟黨主席。大家想知道,為什麼中國統一聯盟這個時候需要轉型為政黨?有什麼特定背景嗎?

原來臺灣只有“人民團體法”,沒有“政黨法”,

由於“人民團體法”對政黨的約束很無力,導致臺灣組黨亂象很多,甚至有人形容臺灣成立政黨如同“小孩過家家”。為了更規範的管理,2017年12月6日,臺“立法機構”通過的“政黨法”規定,原來的“政治團體”(其他性質的“人民團體”可以不變)要麼解散,要麼轉型為政黨,緩衝期為2年。

臺灣1987年解嚴,中國統一聯盟於1988年成立,當年登記的屬性是“政治團體”,創盟主席就是知名作家陳映真,盟算是島內最早成立的統派組織之一,以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為宗旨,在統派人士中有相當的影響力。統盟在臺灣島內有著30多年的促統光榮傳統,如果不轉型為政黨而就此解散,那太可惜了。因此,盟員之前就討論,應該在“政黨法”規定的最後期限前轉型為政黨。

2

每4年至少參選一次 2020選舉會支持國民黨人選

2020年臺灣就要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民代選舉。那統盟黨會派人參選嗎?

如果統盟黨明年不參加選舉,按4年至少參選一次的規定,那就必須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中派出人選參戰,包括村裡長、縣市議員、縣市長等,必須至少參加一項。可是,又擔心到時會不會出現來不及或其他意想不到的狀況。因此,我只能說,統盟黨2020不排除提名參加民代選舉。

至於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統盟黨沒得選擇,當然是支持國民黨提名人選,畢竟國民黨還是堅持“九二共識”的;我們總不可能是支持民進黨吧。

3

盼早日看到兩岸統一 將積極探索“兩制”臺灣方案

作為島內以促進和平統一為宗旨的統盟黨,今後有什麼發展與具體行動規劃?

我祖籍江蘇,出生在高雄。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國家富強,兩岸統一。對兩岸情勢的觀察研究,使我更加堅信,“一國兩制”是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最佳模式,也有利於統一後臺灣長治久安。

其實,早在2003年我就寫過一本《一國兩制在臺灣》的書,2004年再版,之後這本書還翻譯成英文版。所以,當聽到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的談話,我是非常非常的興奮,也深受鼓舞。隨後,我還在《觀察》雜誌開闢“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專欄,刊登有識之士的相關文章。中國統一聯盟以前在重要活動場合中,都會宣揚“一國兩制”。未來統盟黨當然也會積極地去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發出島內統派聲音。

4

關於“主張武統”學者李毅被遣返 面對“綠色恐怖”,島內促統工作需更多智慧

民進黨當局目前對於兩岸交流進行各種打壓,對於島內統派也使出各種手段進行恐嚇。您如何評價目前島內這種“綠色恐怖”氣氛?對你們在島內做促統工作會有影響嗎?

2017年“新黨四傑”被抓,4月12日,臺灣“移民署”將“主張武統臺灣”的大陸旅美學者李毅遣返出境,蘇貞昌甚至稱李毅“猶如恐怖分子”,被遣返只是剛好而已。而早些時候“陸委會”也要求臺灣各政黨不得與大陸進行政治協商。民進黨當局對大陸越來越強硬、限制兩岸交流,當然與2020年選舉有關係,就是想通過操弄“統獨”“強硬反中”來撈取選票利益。

台湾新政党能否带来新曙光?

李毅被臺當局強制遣返

作為島內的統派組織或統派政黨,要在臺灣生存與發展,當然會受到民進黨這種限制與打壓的影響,但我們不會畏懼。不過,這對我們在島內進行促統工作也提出了要有更高智慧的要求,要講究方法。

來源| 臺海網

京彩臺灣

親人,你來了,我的心就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