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作者 | 雁兒 主播 | 東南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點上方可聆聽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顆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


拋開神學,一個人,應該僅此一生。所以,苦也好,樂也罷,不過百年。

但所有人都在追求完美,期待自己能無憂無慮的度過此生。

然而,命運總是給人生布下諸多波折,讓不同的人相生或者相剋,世世代代演繹著愛恨情仇,用一個又一個故事,把人生的美好或是黑暗呈現給後人!

不能說,一棵樹是沒有生命的,不然怎麼會有蒼翠和枯朽之分,我喜歡這種安靜的生命,一直站在原地,不知何為悲歡離合!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他用這句話在警醒人們,人生應該不頹廢,不虛度,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變相延長我們短暫且不可循環的生命!

假如和沒有文明的野生動物比,人應該是快樂的,因為人的感情更加豐富,並能承襲千百年來前人的智慧,帶給我們的諸多樂趣與便捷,在此基礎之上,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對生命的信奉。

然而,還是有那麼多人,希望自己是一棵草木,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草木無情,不用承受情感帶來的痛楚,更無需去揣摩人心,在名利場中疲倦地周旋,只把身體向陽那就夠了!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一個寫文的人,有責任把自己的文字變成一束陽光,或者是一縷清風,去引導喜愛自己的讀者,所以我所述說的這棵沒有悲歡的樹,絕不是生長在灰色的土壤上,它所有的葉子,即接受塵霾,也接受陽光和雨露!

做一棵樹多好,開自己的無名之花,結自己的延續之果,枝頭棲息著鳥獸,底下是一片陰涼,承載著小刀刻下的“我愛你”,卻不用承受任何的分離。

綠葉盡顯青春,紅葉道盡相思,黃葉則是成熟的奢華,什麼都沒有就在冬天裡安心沉睡,與世無爭,自榮自枯!

可是,我們卻生而為人,還要活出個人樣子,風,不是我們的,雨,不是我們的,我們等一個結果,或許要等很多年,也不一定能等到。

我們老了,就真的老了,因為我們的雙腳行走在人間,而不是深深地紮根於大地!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所以我們不得不且行且珍惜,即珍惜所有美好的遇見,也珍惜那些深深淺淺的緣,努力把自己做好,無論何時何地都問心無愧,像一棵樹一樣,沒有任何針對自己的恨!

如是豐子愷說,“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這是生活最好的模式,與貧賤無關,是一種修為,

把自己修為成一棵樹,難道不是最好的成熟嗎!

講真,大悲大喜的人生註定不是平凡的,能接受成與敗的巨大反差的往往都是生命的強者,平凡的人生沒有大起大落,不幻想一步登天,就不會墜入深淵。

我們的人生,僅此一次,我們,往往都不是自己的,我們是他人的,我們,不能像草木一樣沒有悲歡,我們,只知道,人生不會循環!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草木無悲歡,人生不循環

作者簡介:雁兒,東方微文學平臺主創,安般蘭若平臺簽約作者。一個酷愛漱玉詞的女子,一個喜歡宅在家裡看書填詞的女子。

誦者簡介:

東南, 河北邯山電視臺播音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