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演員柴寶玉的另一個身份

創業者:演員柴寶玉的另一個身份

個人簡介:

柴寶玉,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曾於1999年發明二人轉大手絹表演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同年獲得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特別獎。2000年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金獎,並於2004年7月1日成為潘長江關門弟子。2006發表原創個人單曲《風風火火二人轉》。參與演出多部影視劇,如《笑笑茶樓》、《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能人馮天貴》、《男媒婆》、《毛驢縣令》,電影《青春逆襲》等。

創業者:演員柴寶玉的另一個身份

他是吉林省著名的二人轉和影視劇演員,是我國著名喜劇演員潘長江的關門弟子,出演多部影視劇;他為戲而生,為戲而演,又為戲走上創業之路——創立吉林省寶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吉笑社”為吉林的文化演出市場貢獻了數個精品節目……他就是柴寶玉。

初見柴寶玉,是在電視劇《毛驢縣令》中,他飾演的南北頭讓人印象頗深。而戲外的柴寶玉如在戲中一樣,帶著東北人的豪氣。談到自己,柴寶玉神色平和,“首先你要肯吃苦”。瞭解他的人卻知道,平和背後是他數十年的付出與專注。

創業者:演員柴寶玉的另一個身份

“每天早上一睜開眼,4點多就開始練功,一天都沒落下過。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就是要成為一個戲曲演員。從13歲開始學習戲曲,一直到現在每天都在練習基本功,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而我們東北的戲曲文化,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來傳承。”柴寶玉說。

生活艱苦 父母變賣房子供他學戲

柴寶玉出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是家中的獨子。那時候,父母靠種地維持家裡生活,生活很是艱苦。

因為從小想學戲,柴寶玉的父母儘管手頭拮据也從來沒有阻止過他,“當時家裡很窮,父母為了讓我上學把房子都賣了,然後到縣裡去做豆腐,所幸最後我沒有讓他們失望。”柴寶玉說。

1994年,柴寶玉進入黑龍江省依安評劇學校表演系。懂事的柴寶玉為了減輕家裡的生活負擔,早上4點半就起來去學校練功。等到放學回家了,他要去收瓶子,一路上收的瓶子可以換幾毛錢,雖然錢不多,但也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而晚上回到家,他還要練習一天學習的東西。

嚴師出高徒。當時教評戲的王豔老師十分嚴格,對待柴寶玉也不例外。“有一次放學後,我趴在窗戶外面看裡面的人學戲,當時老師正好經過這裡,不知我在幹什麼,拿起腰帶就打。”柴寶玉卻笑說,正是這樣的嚴格要求和不斷積累才能比別人更快地成長。

創業者:演員柴寶玉的另一個身份

隨著自身的學習和技藝不斷的完善,柴寶玉已經可以在縣裡演出幫家裡維持生計。因為表現突出,他也因此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林凱,林凱把柴寶玉的演出錄像拿到了吉林省民間藝術團,被當時的團長金世貴看中,看過錄像後直接把柴寶玉帶到了團裡。

來到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柴寶玉看到了更廣闊的一片天。他跟著團裡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演出,也算是小有成績。為了讓自己的表演更完美,柴寶玉沒事就琢磨,“有一天晚上睡不著,突發奇想覺得可以把演出用的手絹放大了”。在演出中柴寶玉用了大手絹之後,一下子就火了。

在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柴寶玉邊上班邊授課,教授學生東北二人轉的一些技巧,希望這門技藝被更多人瞭解並熱愛。

因戲結緣拜師潘長江 開啟演藝事業

2003年後,柴寶玉開始把東北二人轉中專業和民間的精華部分相互結合,並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技藝越發爐火純青,慢慢地,成為了藝術團壓軸節目的主角。

機緣巧合下,哥哥劉鵬將柴寶玉引進了演藝界,參與了一些戲曲節目和影視劇的演出,他也開始嘗試自導一些戲,這也為以後認識他的師父潘長江埋下了一個機緣。

創業者:演員柴寶玉的另一個身份

2004年,柴寶玉與演員閆淑萍一同去北京通州為電視劇《笑笑茶樓》試戲,閆淑萍把柴寶玉直接介紹給了導演喬傑。在與導演會面的飯桌上,柴寶玉第一次見到了潘長江。

不用說,潘長江對多才多藝的柴寶玉是極其喜歡的,當年7月1日,正式收他為徒。這一天,可謂是四喜臨門:第一喜是黨的生日,第二喜是潘長江的生日,第三喜是《笑笑茶樓》拍攝滿月,第四喜就是柴寶玉正式拜潘長江為師。

“師父對待我們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特別的親切”,柴寶玉回憶,“由於天氣炎熱,在片場大家偶爾會光著膀子,師父怕我們著涼會叫人幫忙送衣服過來”。

拜師之後的柴寶玉在演藝事業上發展得更加順風順水,很快與師父潘長江共同出演了影視劇《毛驢縣令》。為了整個電影的效果,潘長江所有的武打戲都親自上陣,“真刀真槍”實打,幾天下來所有演員都腰痠背痛。很多人問潘長江為什麼要這麼實實在在地打在身上,潘長江回答說:“多年以後你再翻出來看的時候,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他還對所有徒弟說:“學藝先學做人,按規矩做事”。無論過去多少年,柴寶玉依舊牢牢記著師父教授的為藝之道,並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

自主創業 將二人轉傳承下去

二人轉是誕生於東北勞動人民中間的綜合藝術,是一朵土香土色的藝術之花,一直很受東北老百姓的喜愛。在長期的藝術實踐過程中,二人轉的藝術表演手段得以豐富和發展,逐漸形成了獨有的技巧——“四功一絕”,即唱、說、扮(做)、舞功的絕技。

柴寶玉對二人轉也很痴迷,並一直尋找機會讓這朵藝術之花綻放得更加光彩奪目。2012年,在柴寶玉腦子裡構思已久的計劃終於變成了現實,吉林省寶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呱呱墜地,演藝品牌“吉笑社”同時誕生。

在柴寶玉個人名氣的帶動下,“吉笑社”創建初期就備受關注,受到了多方的邀請。只有柴寶玉自己才知道身上揹負的責任和壓力,公司剛剛建立全靠個人投入,所有的演職員每月都要開工資,有些質量不好的演出不能接以免砸了牌子……

柴寶玉說,所有的努力都離不開執著和不放棄,只要一心向著自己認定的方向努力,最後終究會成功。現在的柴寶玉會笑著說,當初為了省錢都是從嘴上來的,每天只吃饅頭和鹹菜,最困難的時候8塊錢的飯費自己也捨不得,導致後來得了胃病。

在柴寶玉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吉笑社”在6年時間中發展得越來越好。現在的“吉笑社”由74人組成,其中年輕人居多。這些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的正規演藝人士,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併為此專注地努力,就像當年的柴寶玉一樣。

柴寶玉認為,二人轉這種原生態的文化不能消失,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戲曲類型能夠藉助現代化傳播手段讓更多年輕人瞭解它、喜歡它。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和像“吉笑社”這樣的社會機構要多培養人才,多排演新劇目,鼓勵二人轉藝術家多演出,讓東北大地誕生的這種文化藝術形式迸發新活力,長久不衰。

(瑾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