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峨眉電影製片廠攝製的《

奴隸的女兒》是潘虹第一次擔當絕對主角的電影。

儘管此前在上海戲劇學院讀書期間,潘虹已經參與了《歡騰的小涼河》、《朝霞異彩》、《青春》的拍攝,但第一次作為絕對的女主角而被觀眾熟知的銀幕形象要屬《奴隸的女兒》中這位彝族姑娘海來烏呷。(當年在謝晉的鼓勵下潘虹離開上海接受這個角色)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電影的情節並不複雜。55年大小涼山的彝族人還處在奴隸社會,極具反抗精神的奴隸海來烏呷不甘任人宰割、逃出牢籠,參與民主改革工作,最終消滅了奴隸主為代表的反動勢力。

電影前部分主要講述了奴隸海來烏呷遭受壓迫後的抗爭,後面部分則重點刻畫了在頑固力量的阻撓下民主改革工作的艱辛。

奴隸的女兒海來烏呷——”我是人!是人!“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本片關於潘虹形象氣質的挖掘是很成功的,同時代很多女演員擅長溫婉柔弱的角色,而潘虹的獨特之處在於她外在的稜角分明且內在有一股冷傲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所以我們看到潘虹的出場,便能直觀感受到角色所處的狀態——積聚著怒火等待著爆發與反抗。在被奴隸主要求當眾大喊”我是畜生“時,她

雙目圓睜、目光如炬,大聲道出:”我是人!“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被壓迫得越重,反抗得就越徹底。田隊長與曾植華(田華飾)為代表的民主改革工作隊救了海來烏呷後,她投入到工作隊的工作之中。(田華在80年代前後類似的角色還有《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的顏少春,田華塑造的正面幹部形象總是溫婉和藹,使人如沐春風)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家支社“——反動奴隸主的陰謀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電影后半段著重刻畫了工作隊改革的阻力,奴隸主為代表的頑固反動分子賊心不死,試圖通過”家支社“這種親緣力量挑撥離間剛剛建立起來農業社的彝族人民。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在反動分子煽風點火下,瓦哈(即女主的親弟弟)愈發不滿烏呷、幾欲叛亂,卻意外得知烏呷是自己的親姐姐。(當然如果不是姐弟相認,矛盾化解的難度是不是就更大了呢?)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電影語言方面就像同期的國產電影,過多的運用推拉、大特寫,這也是當時國產影片的時代特色。本片的一大特色就是對彝族生活面貌的展現,在很多大全景的景深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立場角色之間的站位、著裝差異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關於奴隸主的刻畫,同很多電影中的剝削者類似,他們生活頹靡,為人蠻橫,本片中的羅洪打石也是其中代表,他懂得通過舊勢力籠絡人心、控制人心,手段歹毒、不遺餘力地踐踏奴隸。(這也解釋了為何潘虹所飾演的女主角被工作隊解救後見到他欲殺之而後快)

潘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年僅23歲的她,搭檔前輩田華

作為觀眾,我們清楚地明白,由於語言問題溝通難度大,現實中所遇到的阻力只會更大、矛盾衝突也更為複雜。電影更多的只是為我們大致展現了當時彝族人的生活面貌與變革中的遭遇,而現實生活則是更加嚴峻的。

下方附上另一部關於彝族姑娘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