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皇帝的无奈:因当皇帝,十五岁的孩子不能承认自己亲爹亲娘

小说:皇帝的无奈:因当皇帝,十五岁的孩子不能承认自己亲爹亲娘

无赖杨廷和

杨廷和正式开始了他的掌权之路!

杨廷和掌权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挑选皇位继承人,他将帝国的继承人按到了朱厚熜身上。

杨廷和为什么要选择朱厚熜呢?当然,这是有官方原因的,官方原因就是“兄终弟及”。

这是朱元璋的规定,杨廷和虽然权力很大,但他也不能怎么样。

不过,在选择朱厚熜的时候,杨廷和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杨廷和是不愿意说出来的。

对于杨廷和这个老油条来说,当时的朱厚熜才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这样一个孩子来了,大明的天下不是还有我杨廷和说了算吗?

然而,杨廷和一世的英明全部毁在了他迎接的这个十五岁的孩子身上!

公元1521年,也就是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的时候,朱厚熜来到了北京。

在没有到北京之前,朱厚熜一直居住在安陆,也就是湖北钟祥市。

当时皇太后张氏和杨廷和商量,国家大事暂时由杨廷和执掌,正德十六年三月十五的时候,皇太后张氏和杨廷和派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还有太监谷大用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

正德十六年四月初一,朱厚熜走到自己已故父亲的坟头祭奠了一下,然后就跟着这些人前往北京城了。

我们可以想想朱厚熜在前往北京时的激动心情,此时的北国大地已经绿意盎然了,朱厚熜的心情和当时的气候一样,也是非常温暖高兴的。

或许当时的朱厚熜会想,这个伟大的帝国,即将迎来新的继承人,而这个新的继承人就是我朱厚熜,热汤的血液让朱厚熜无比激动。

然而,激动之中的朱厚熜头上浇了一盆凉水。

当他到北京城下的时候,一帮大臣走到了十五岁的朱厚熜轿子前面。

这些大臣似乎不是来迎接他的,大臣们对朱厚熜说,殿下请你下轿,从东安门进入皇宫,暂时到文华殿落脚吧。

要是我们普通人听了,肯定会立即答应的,走了上千里地路,哪里还不能休息呢,文华殿肯定也不错,绝对是高级待遇。

可是,这时候的朱厚熜不愿意了,别看当时的朱厚熜只有十五岁,其实他懂得非常多。史书记载,朱厚熜年幼的时候就非常聪明,父亲给他读几遍诗,朱厚熜就会背诵了。

等朱厚熜七八岁的时候,在他爸爸的指导下,他就已经知晓《大学》和《孝通》这些治理国家的著作了。

不光如此,朱厚熜还精通王府的各种祭祀和典礼规矩,所以十五岁的朱厚熜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

当大臣们让朱厚熜从东安门进,然后入住文华殿的时候,他就知道大臣们是不怀好意了。

为什么呢?因为朱厚照死后,杨廷和帮助朱厚照起草过遗诏。

杨廷和当时以朱厚照的口吻,写了这样的遗诏:

“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

杨廷和说了这没多话,其中最重要的只有四个字:“嗣皇帝位”。

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说,我是来继承皇位的,不是来当皇子的,因为如果朱厚熜从东安门进,入住文华殿的话,不是皇帝有的待遇,而是皇子的待遇,虽然也是五星级待遇!

当时朱厚熜是这样说的:“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所以朱厚熜不愿意了。这时候十五岁的朱厚熜据理力争,他说我非要从大明门进,然后入住奉天殿,因为这才是皇帝应有的待遇。

官员们认为,这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稍微哄哄他就会乖乖听话。

可是,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大臣们怎么说他都不上当。

这样一个少年老成的孩子,杨廷和选他,估计也是看上了他这一点。

可怜的朱厚熜

然而,杨廷和还是坚持让朱厚熜从东安门进入皇宫。可朱厚熜死活不答应。

最后皇太后出来打圆场了,皇太后下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北京郊外接受劝进笺,从大明门进入了皇宫,朱厚璁正式入主奉天殿。

这一次在和杨廷和这些大臣对决的过程中,朱厚熜明白了一些事情,面对敌人的时候,必须把自己凶恶的一面亮出来,别看我只有十五岁。

绵羊虽然吃草,但也有一对儿坚硬的角。我要让你们知道我这个孩子的厉害。

可是,十五岁的孩子毕竟面临的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杨廷和。后来事态的发展,只能用可怜来形容朱厚熜了。

正德十六年,即公元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位称帝,次年改元嘉靖。

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嘉靖皇帝开始了他四十多年的执政生涯。

朱厚熜非要从大明门进奉天殿,这对杨廷和来说,只不过是朱厚熜耍小孩子脾气而已,现在我杨廷和要让你这个小屁孩看看谁才是大明真正的主人。

也就是朱厚熜刚刚登上皇帝的时候,礼部尚书毛澄上疏嘉靖皇帝了。

因为朱厚璁当上皇帝后,让大臣商量如何定明武宗的谥号还有他父亲兴献王的封号了。而杨廷和接手了这一任务。

当时杨廷和说,你朱厚熜是小宗如大宗,应该遵奉正统,应该将明孝宗当成自己的父亲,至于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就当“皇叔考兴献大王吧”,而你的母亲也不用当自己的母亲了,直接称“皇叔母兴国大妃”吧。

杨廷和的意思很简单,你不能认你的亲爹娘当亲爹娘了,你的亲爹娘现在按照正统是你的叔叔和婶婶。

杨廷和还说,你以后在祭祀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自己的身份就是“侄皇帝”。

此时的朱厚熜只有一个想法,欺人太甚,爹娘都不能认了,看来当这个皇帝不值当啊。

不能认爹娘已经让朱厚熜很失望了,可是还有更失望的事情等着朱厚熜!

继杨廷和上疏之后,礼部尚书毛澄联合文武大臣六十多人上疏朱厚熜:首辅杨廷和大人的提议很好很好,如果谁敢在后面议论杨大人的决断,就是奸邪小人,应该立刻将此人斩了。

“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此时的朱厚熜害怕了,自己的亲爹娘不能认,自己又被杨廷和还有毛澄这些老头子威胁着,这真是深陷绝望之中啊!

这时候的朱厚熜开始服软了,他主动讨好杨廷和还有毛澄。因为朱厚熜不愿接受这样的霸王条款,但自己又无可奈何,所以年纪轻轻的小皇帝开始优抚杨廷和。

更厉害的是,他直接贿赂毛澄,给毛澄黄金,小皇帝的目的就是想让两位大人同意他认自己的亲爹娘。

可是,这两位大人不为所动,朱厚熜多次下诏要认自己的爹娘,但都被杨廷和直接否认了。

为什么杨廷和能否认皇帝的决定呢?因为明代早有规定,首辅如果认为皇帝的圣旨不恰当,或者不正确,是可以直接扣下来的。这也就是历史上的“封驳”。

此时的朱厚熜别看是皇帝,但是对手下的人,他无可奈何。可怜的朱厚熜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朱厚熜的愿望很简单,也很淳朴,他就是想认自己的亲爹亲娘,可是,这样简单的愿望都实现不了,当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呢?

此时,我们看到的朱厚熜只有可怜,只有软弱,只有绝望。

然而,绝望之中的朱厚熜迎来了他的希望,这个希望同样是一个昔日充满绝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