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現在開始讓自己不斷增值?

文 | mickjoust

如何從現在開始讓自己不斷增值?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很多程序員朋友最近都在問我,如何看待互聯網裁員潮?

我只想說,現在的坑其實大多都是這些所謂互聯網大廠過去就給自己挖的坑,人力成本日漸升高,利潤增速放緩,只不過到了不得不削減開支的時候了。

而大家最近關心的話題,除了最近的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外,就數如何保證自己能順利扛過這波裁員這件事了?

裁員未必就是壞事,但誰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

不過,這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現代都市人的生存焦慮。

實際上,要想不被危機埋伏,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籌謀。

讓自己不斷的增值,才是度過危機的最佳選擇。

1.從現在開始

雖然讓自己增值的道理,我們都懂,但實際上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從現在立即開始,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聽上去像是一句廢話,每個人每時每刻都能立即開始,從現在開始有這麼難嗎?

很難。

如果僅從字面意思理解,從現在開始,這幾個字一秒鐘就唸完了。

但實際上,這是需要包含具體場景的。

如何在不斷為自己增值的場景中,從現在開始?

首先,是不是需要一個目標?

現在網上講目標的太多,是不是應該找來惡補?

其實只需要問一個問題:目標對你到底意味著什麼?

是逃避行動的理由?還是真正從內心發出的渴望?

目標,實際上,是方向,是指引。

從現在開始,不是一個目標,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一年寫一本書,成功減肥30斤,這樣具體而有可能達到的目標。

沒有目標,我們會發現,根本無法從現在開始,即便內心有巨大的渴望和衝動。

其次,是不是還需要一個時間?

時間,很重要,卻又非常不可控,特別是對我們現代的都市人來說,時間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不可掌控。

但是,我們依然需要時間的管理,我們需要去增強對時間的感知,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從現在開始利用時間。

增值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投入時間的過程,但是又不只是單純投入就完了,還需要計算時間的投入產出比。

這就要求我們對如何有效的利用時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簡單說,是選擇靜態的整塊時間,還是動態的碎片時間。

不同的選擇,應對的辦法也是不同。

最後,是不是要行動起來?

這時才是從現在開始。

如何從現在開始讓自己不斷增值?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2.不斷學習

一個從現在開始都能分解出三個大項,我們是不是有點過度解析了?

其實,這是和我們真的想要增值有關係的。

因為從現在開始只是一個起點。

更進一步,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才能為自己增值。

什麼叫增值?

對於個人成長來說,就是在當前的能力基礎上打造出更有價值的能力。

因為現在的能力是我們的固有價值,而為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需要更多的增值價值。

而增值價值的來源之一是——不斷學習。

不管是在工作中的實踐學習,還是單純的理論學習,學習都是創造價值的基礎。

既然想要創造價值,那就只能不斷學習。

不斷學習,就是從現在開始的終身學習。

因為在這個如此不確定的時代裡,唯有學習還是能讓人感到確定的。

學習不一定能幫助我們增值,但是不學習一定是不能增值的。

從現在開始的學習,不是開始這麼簡單,需要避免三個誤區:

一、學點什麼,總是好的。

鄰居老王,最近遇見公司裁員,於是跟著領導跳槽到另一家公司,領導承諾老王,再一起奮鬥5年,老王很開心,於是開始了新的996,然而,不到半年,領導就被擠兌走了,換了一家公司,老王整個人都懵了,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

這是一個屬於奮鬥者的時代,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老王並不是能力不行,為人不行,他本寄希望於靠人脈,結果一場空,現在準備重新學點什麼,他學什麼好呢?

學點什麼,總是好的,這個想法本身就錯了。

應該是要做到什麼,需要學什麼。

哪怕是為了保持健康,需要學什麼,和學點什麼健康知識,總是好的,是完全不同的。

毫無目的的學習,最終只能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避免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到學習的目標是什麼,並圍繞目標建立學習整個流程。

二、不知道怎麼學習。

老王終於發現,自己想要做一個斜槓青年,把自己曾經沒有學會的了樂器學會,把丟下的英語補上,再把曾經的專業技能打造到更上一層樓。

可是,市面上如此多書,老王看花了眼,經朋友介紹,他決定報幾個知識大V的課程,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惡狠狠的學習。

於是,老王從現在開始,有目標的學習,但是三個月過去後,老王發現,雖然學了很多,但是感覺沒有什麼收穫。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和王一樣,喜歡貪多,然後錯誤地學習。

貪多其實沒有關係,但是在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前,就開始多,只能是平均用力,毫無進展。

也就是俗話說的,看上去很愛學習,實際上並不知道如何正確高效地學習。

一般高效的學習有三大特徵:

1、以終為始。2、刻意練習。3、反饋反思。

老王的學習符合這三大特徵,有輸出結果,有反覆練習,有收到反饋然後反思,可為什麼還是沒有進展?

因為他沒有自己的知識框架,他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這三個特徵做到了,的確是能高效學習,但是這樣的高效,卻忽略了和你本身知識的嫁接。

越高效,錯得越遠。

不知道怎麼學習,不是指對某個知識點不清楚方法步驟,在現在,這樣的詳解文章實在是太多了,而是說,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最合適自己的方法去學習。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還在使用,學校那種自下而上的學習方法。

而真正的學習是,自上而下的,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哪裡有缺失,哪裡已經過剩。

這樣才能避免走入以為在學習,實際上在原地踏步的誤區。

三、總是希望找捷徑。

老王終於在朋友的啟迪下,發現了自己的學習問題,他從自己是一個程序員的知識系統出發,重新構建了知識技能樹,職業目標也修訂為在3年後成為供公司某個業務領域的資深架構師,而業務興趣愛好也縮減到健身。

可老王平時加班很忙,回到家還要照顧家裡的老母親,好不容休息一會兒開始看書,看著看著睡著了。

第二天,老王找到了知識管理課程的老師,反饋了這個問題,然後學習了制定計劃的高級工具,老王興致很高,加班抽空重新規劃了自己一週的計劃。

然而,結果卻是,兩週後,老王累到發高燒生病住院。

不是老王不夠努力,反而是老王太過於努力,太想早點提升自己,結果卻弄得自己生病。

如果一切事情都能夠通過找捷徑解決,那努力就會失去價值。

其實,很多成功的人,他們並沒有走什麼捷徑,只是不停的努力,甚至用的是非常笨的辦法,只不過遇見了好時代。

運氣其實才是最後成功的推手。

雞湯只會說,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現實都是,可能99%的努力都不及1%的運氣,而擁有1%的運氣需要99%努力的支撐。

簡單說就是,努力是一種準備,運氣是最後的臨門一腳。

很多人有運氣,卻因為實力不夠而敗下陣來,就是努力不夠。

我們總是高估了自己的努力,而低估了運氣的實力。

找捷徑希望的是立即看到結果,但很多結果可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後才會出現,不一定是努力,但就是時間沒到。

找捷徑反而變成了遮蔽雙眼的方法,用得越多,失敗得越快。

而避免這個誤區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迷信捷徑,選擇合適的努力路徑。

如何從現在開始讓自己不斷增值?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3.居安思危

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伴隨而來的一定是更多的不適應。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想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是誰都能忍受那種痛苦。

為什麼要增值?

因為生存不易。

雖然不想說中年危機,但是人到中年,的確就是有危機。

特別是對於那些年輕時特別拼的人來說,危機更是如影隨形。

馬化騰說:“你也許什麼錯都沒有,只是老了。”

很多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苦不堪言,無法訴說。

特別是那些不斷透支未來的中年人,他們有時連感冒都害怕,害怕一感冒影響了全勤獎。

不要輕易的認為,每個月有能力償還房貸,車貸,就能夠肆無忌憚的揮霍自己的現在,未來已來,隱患早已存在。

要能尋找推動自己前行的外部勢能:不要被勤奮掩蓋了雙眼。

風險管理不是什麼新鮮詞,但是對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年人群來說,能做到的很少。

因為中年人群,常常認為自己有豐富的經驗,能掌控一些局面,而對危機難度預估不足,最重要的是,他們自命不凡。

職場週期規律告訴我們,中年人,就是一群最危險的人。

即便是晉升到了VP副總裁級別,被幹掉也只是一瞬間的事。

中國古聖先賢說,居然思危。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都是危機來了,哭著喊:救命啊,誰來救救我!

沒人會救誰,只能自救。

持續踐行

記住一句話,你的價值並不是由你決定,而是你的外部價值網決定的。

就像巴菲特常說的那句話一樣:你的財富總額,是由你身邊的朋友的財富決定的。

非常智慧的一句話。

不是說努力工作不重要,而是選擇更重要。


持續踐行,從每天完成一個微行動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