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在《禮記》的第三十一篇記載著《中庸》一文,據說是孔子的孫子孔子思所作,是俺家的著名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著作,其把“中庸”一詞作為最高的道德行為標準,得到了宋朝理學家的追捧並將它單獨成書,成為四書之一。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中庸的意思,按照朱熹的解釋就是不偏不倚,無過之無不及,分寸剛剛好的意思。

雖然說上行下效,士大夫能夠引領一時風氣,然而到了民間,中庸之道就變成了明哲保身和韜光養晦之類的意思了,什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什麼“出頭的椽子先爛”啊等等。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其實也不怪民間這麼理解,因為有的時候,真的是由不得你不相信這句話。

舉個簡單的例子,秦末失其鹿,群雄共逐之。

那麼第一個喊出反秦口號的是誰呢?既不是“大丈夫當如是”的劉邦也不是“彼可取而代之”的項羽,而是陳勝吳廣兩個耽誤了服役的泥腿子,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怕被殺頭的急腿子。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雖然現代有一些新的考古證據說當時秦朝對待因雨失期並沒有那麼嚴苛的刑罰,但是要考慮到在多媒體普及率這麼高的時代還有人不瞭解國家法律法規,還有人相信傳銷和虛假廣告,那麼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一群泥腿子曲解當時的刑罰一點也不奇怪。

雖然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喊的不錯,“大楚興,陳勝王”的話劇也演得好,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秦朝的反戈一擊還是蠻鋒利的,名將章邯率領著一批囚徒就把起義軍打得節節敗退。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這時候,“彼可取而代之”的項羽出現了,他在鉅鹿之戰以“破釜沉舟”的勇氣置之死地而後生,成功大敗章邯,敲響秦朝滅亡的喪鐘,一舉奠定了在中國戰爭史上的地位,成為了兵家兵形勢的代表人物。

但是最後接替秦朝建立大一統王朝的,也不是這位楚國末代貴族,而是來自沛縣的小小亭長劉邦,依靠著一批謀臣良將,成功的擊敗了自己單打獨鬥的項羽,開創了前後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後世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尤其是朝代更替群雄逐鹿的時候,往往結果讓人出乎意料。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與日本戰國時期的德川家康一樣,楞是靠著長壽,熬死了一批英雄豪傑,最後一統天下,非是曹操、劉備、孫策、豐臣秀吉、織田信長等人無能,實在是天不假年啊。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諸葛亮禳星失敗,那頹廢的眼神簡直讓人絕望,當兩人鬥到後來發現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或者是老天時,那種無奈。

隋末亂世就是秦末的翻版,只不過最後摘桃子的人不同。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開始是王薄發出了反隋的第一封大字報《無向遼東浪死歌》,後來長白山知事郞就泯然眾人矣。然後是翟讓建立的瓦崗寨,更是招攬了前朝八柱國之一的後裔李密,可以說是強強聯手,他們打下了興洛倉,擊敗了大隋最後的名將張須陀,一時聲望無兩,可惜發生了內訌,李密殺死了對自己沒有什麼威脅的翟讓,徹底讓自己身敗名裂。包括後來佔據洛陽的王世充、據有河北的竇建德以及宇文化及等人,到最後竟然都敵不過傳說中外號叫做“李阿婆”的李淵(據說男生女相是極貴之命格)。

為什麼華夏古人特別推崇中庸之道

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也是如此,他在朱升的建議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成功的避免了與當時尚有一戰之力的元軍死磕,等到實力積蓄夠了,再一掃群雄北上中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了這麼多的先例在前,也就難免國人普遍有中庸的心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