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白洋淀水村民俗:牧鹰

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带你走进最真实的河北雄安新区,最真实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时间了解河北
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大事小情

雄安新区白洋淀水村民俗:牧鹰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渔翁口里声。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中有雄者逢大鱼,吞却一半余一半…”这是古代诗人吴嘉纪在七言歌行《捉鱼行》中,对鱼鹰捕鱼的一段生动描写。诗中所写鸬鹚,就是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上的鱼鹰。

鱼鹰的外形像鸭,黑色羽毛中又微带一些紫、蓝、绿色光泽。嘴粗长而且最前端有钩,极善于潜水,眼睛发绿,能在水中看清各种鱼虾。鱼鹰喉下有一个皮囊,能暂存捕捉到的鱼。渔家牧鹰前,先用皮条草(淀中一种特有水草)劈成丝,扎住鱼鹰皮囊下端,不让鱼进入鹰胃里,只能在皮囊中暂存。鱼鹰非常讲究配合,一对配合默契的鹰,上架时总在一个架上,入水时几乎同时入水。

牧鹰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夏季鱼正产卵,牧鹰人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多半不放鹰,以便让鱼卵成鱼。过去白洋淀人说:“三只鱼鹰养一家”,足见鱼鹰捕鱼之多。看牧鹰人放鹰非常有趣。窄小的鹰排子,平常人上去都站不稳,可在牧鹰人手中却矫若游龙,即使在风雨天,鹰排子也照样在白花花的浪尖上行驶。鹰排前后各有几个鹰架,放鹰时,一声口令,鱼鹰“哑哑齐下”,墨色身形如黑云压城,遮住银鳞出没的淀面。这时,鱼鹰在水中一会扎猛子潜入水中,一会仰头浮出水面。有的鹰嘴里叼着鱼头钻出水来,鱼尾在淀面来回甩动;有的两三只鹰齐心协力抬上一条大鱼。牧鹰人眼疾手快,一手抄回子,把鱼头抄进去,一手抓鹰,把鱼扔进舱里,顺手拿出一条小鱼填进鱼鹰嘴中,用手一抻皮条的活扣,鱼鹰的皮囊解开了,小鱼进入鹰嘴。然后用篙一架,把鹰放到架上休息。这一连串动作,麻利有序,不能有一丝迟延。得到奖励的鱼鹰稍事休息后,再度跃入水中,又一轮新的渔猎开始了。

山有山歌,水有水韵。来白洋淀旅游,不妨观赏一下牧鹰的热闹渔猎场面,或是和牧鹰人一起亲身参与一次牧鹰,那真是你来白洋淀旅游的又一收获。

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带你走进最真实的河北雄安新区,最真实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时间了解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