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職北大的著名數學家華縣人段學復

著名數學家段學復

段學復(1914-2005),華州汀村(今屬蓮花寺鎮)人。中國著名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中國群表示論的奠基人,中國代數學的重要創始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曾任職北大的著名數學家華縣人段學復

1917年,段學復隨父母定居北京,1924年秋,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讀高小一年級。第二年又跳級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附中。1929年秋,段學復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附中的高中理科班。出於對數學的愛好,1932年高中畢業後段學復考入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時稱為“算學系”)。

1936年夏,段學復獲得理學士學位,畢業留校任助教。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蘆溝橋事變,悍然侵佔北平。段學復離開北平,於當年10月來到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的長沙臨時大學工作。次年去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任教。當年秋天,數學家華羅庚從英國劍橋大學訪問歸來,成為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的教授。從這時起,華羅庚與段學復開始合作研究p群的計數定理。這也是段學復從事代數學、特別是有限群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培養人才工作的開端。

1939年9月,段學復到達加拿大,進入多倫多大學數學系,在數學家布勞爾的指導下進行研究,很快就取得了一些關於p群的成果,並於1941年獲得碩士學位。此後他於1941年8月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普林斯頓在當時有世界數學中心之稱,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更是彙集了一批世界聞名的數學家。在這裡,段學覆在數學家布勞爾和謝瓦萊的指導下,與他們合作完成了有限群的模表示理論和李群、代數群兩方面的重要工作。1943年段學復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繼續留在該校做了兩年的博士後,曾任數學系研究助理。從1945年9月起,段學復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擔任外爾的助手,協助他開設很有特色的群論課,並幫助修訂其經典名著《典型群》。在國外的這些年是段學復的數學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個時期。這期間,他學習過的課程幾乎涉及到了基礎數學的各主要領域。而有幸向布勞爾和謝瓦萊這兩位大師學習並與之合作,對於段學復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的。

抗戰勝利以後,段學復婉言辭謝了外爾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1946年10月他回到了闊別9年的清華園,任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從第二年起任代理系主任。在這段時間裡,他連續開設了高等代數、高等微積分、近世代數、點集拓撲等課程。

1948年12月13日,清華園先北平而解放。段學覆被任命為數學系主任。從1950年至1987年一直擔任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1950-1952年參加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籌建工作,1952年任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主任。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他參加了1956年國家“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等全國科學規劃及數學學科規劃的制定和名詞審定工作,參加了教育部和高教部的科研規劃、教學計劃的制定以及教材編審工作。

曾任職北大的著名數學家華縣人段學復

1981年上半年段學復主動辭去了任職近40年的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一職。1981-1984年他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數學評議分組成員兼召集人之一,同時還任北京大學數學系和數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他曾任《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數學學報》、《數學通報》和《數學年刊》編委,《數學進展》主編(1980-1987)、名譽主編。他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委員,數學卷執行副主編,數論、代數學分組主編。段學復先後發表了約30篇學術論文以及一些其他論著。

作為一個數學家,段學復的研究領域主要是代數學。他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成就是在有限群的模表示論,特別是指標塊及其在有限單群和有限線性群構造研究中的應用上。

1985年10月9日,段學復榮獲中國科學院“從事科學工作50年榮譽獎狀”,1989年11月1日榮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榮譽章”。1990年12月榮獲國家科委、國家教委“從事科技工作40年榮譽證書”。

2005年2月6日,段學復逝世,享年9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