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最成功的飛機殺手——高炮

二戰中最成功的飛機殺手——高炮

“當你看見地面高炮的射擊火光,等到炮彈在空中爆炸時就禁不住冷汗直流,祈禱不要擊中自己。前面的飛機正在穿越高炮叢林,你知道自己也必須經歷同樣的事情。”——拉爾夫·麥康奈爾上尉,B-26轟炸機

“德軍高炮總是造成飛機損失和受傷的主要原因,其危險性在逐步增加,現已成為最大的單一作戰危險。例如,1944年6、7、8三個月轟炸機損失數據表明……高炮比戰鬥機擊落了更多轟炸機。同一時期,高炮擊落了我們12687架轟炸機,而戰鬥機僅擊落182架。”——《防止重型轟炸機損失和損壞的防禦措施評估》,作戰分析部,1944年11月。

自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納粹德國上空發生的戰鬥總是被形容為戰鬥機與戰鬥機、戰鬥機與轟炸機之間的戰鬥,歷史學家們經常忽視德國防空部隊對戰鬥的影響,也就是高炮部隊。事實上,德國高炮部隊經常被認為是擺設,浪費了寶貴的物資和人員。但其實高炮大幅延長了納粹德國的垂死掙扎過程,因為數字不會說謊。

根據英國皇家空軍的官方歷史記錄,在德國上空至少有一半的美軍飛機是被高炮擊落的,這個數字是5380架。而同期德國戰鬥機擊落了4274架,另外還有2033架因各種原因而損失。據估計,在1942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裡,英國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在德國損失的3302架飛機中有1229架是被高炮擊落的。這些數據說出了事實,但也隱藏了其他重要事實。高炮發揮著兩個作用,一個是直接擊落敵方飛機,另一個(也是更重要的作用)是迫使轟炸機儘快或者從更高高度投彈,從而降低轟炸精度。高炮還能擊傷轟炸機,導致它們減速並失去高度,更容易被德國戰鬥機擊落。

“我們前面有一架孤獨的B-17在踽踽獨行,一個梅塞施密特三機小隊正在騷擾它,向它猛衝再脫離,沒有開火。最後所有三架戰鬥機都猛撲過去,向轟炸機長時間開火。這三架小飛機不斷向轟炸機發起攻擊,直到B-17起火為止,自身沒有遭受任何損失。我們看到落在後面的那架轟炸機倒扣,尾旋,爆炸成一個巨大的火球,這是一種很不愉快的感覺。”——哈里·克羅斯比上尉,第100轟炸機大隊

德國空軍的高炮部隊在末日防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高峰時期,德國空軍擁有6387門重型和9333門輕高炮,以及5360臺探照燈。日復一日,夜以繼夜,盟軍轟炸機機組不得不飛入這塊鋼彈鐵幕。這是他們最害怕的敵方武器,他們可以直面德國戰鬥機,這種反擊方式能帶來控制感。但是毫無預兆突然出現的高炮炮彈是冷酷、致命、冷漠的,只能坐下來祈禱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倒黴蛋。

“所有這些任務都讓我怕得要死。無論你是否有戰鬥機護航,你仍然不得不飛越高炮陣地。高炮是你最擔心的東西。”——威廉·霍華德,B-17腰部炮手,第100轟炸機大隊第351中隊

精良的德國高炮

戰爭開始時,德國空軍高炮部隊就已經擁有了657個重型高炮連,560個輕型高炮連和188個探照燈連,讓英國空軍對德國的早期轟炸損失慘重。在白天轟炸中遭受重創後,英國皇家空軍轉入夜間轟炸。這是因為在1940年夏,皇家空軍認識到德國空軍在夜間只具備基本的空中和地面防禦能力,天氣是英國轟炸機最大的敵人。高炮在夜間作戰中失效的原因很簡單,德國空軍此時還用聽音器來發現英國轟炸機,天氣條件也對高炮的表現造成不利影響,在夜間很難區分德國戰鬥機和英國轟炸機。隨著英國夜間轟炸的增加,德國人開始使用實驗性的高炮雷達。

此時德國人就已經制造出一些最精良的高炮,其中最著名的是88毫米Flak 18高炮。有關這種武器的文章已經很多,但大部分過分誇大了該炮。實際上“無敵88”在性能與英國的3.7英寸高炮和美國的90毫米防空炮差不多。接下來就是105毫米Flak 38高炮,差不多是88炮的放大型,更重,製造起來也更復雜。105炮的表現只比88炮稍好一些。二戰中最有效的德國高炮是巨大的128毫米Flak 40,平均每3000發炮彈能擊落一架飛機。105炮的殺傷效率僅有Flak 40的達到一半,老式88炮的殺傷效率不足其五分之一。

德國人在輕型高炮方面也很出色,20毫米的Flak 38就是這麼一款性能極佳的輕型高炮,可單管或四聯配置。該炮的機動型號表現最佳,持續威脅著盟軍戰鬥轟炸機,在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期間使英國第二戰術空軍損失多達570架“颱風”戰鬥機。1935年37毫米的Flak 18首次服役時,被認為是一種中等口徑的防空武器。Flak 37與瑞典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性能類似,被德國陸軍、海軍和空軍部隊廣泛使用。

很顯然,在二戰於歐洲爆發之前,德國就比盟軍更重視高炮防禦。1939年,德國空軍就在魯爾工業區設立了防空區,防止遭受轟炸機襲擊。首批舉措之一就是讓地面防空部隊和戰鬥機截擊部隊協調作戰,建立起一個綜合防空網絡。

1941年初,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的實力和經驗都在增長。二月份,司令部已經能在一次轟炸中集結265架飛機,比1940年9月多了56架。當英國人在增加飛機數量時,德國人作出相應反應,德國高炮連逐步裝備炮瞄雷達,讓炮手在夜間也能“看見”敵機。在引入雷達之前,高炮部隊只能被迫採用屏障射擊戰術,雖然有效降低了敵機的轟炸精度,卻消耗了大量彈藥。在1941年頭四個月裡,德國高炮部隊擊落了144架飛機。英國人意識到德國輕型高炮的威力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大之後,轟炸機司令部提出了作戰高度2740-3050米的建議,但空軍准將貝克報告說德國輕型高炮的有效射高可達4880米,這是37毫米Flak 18早期型的最高上限。到1941年9月底,皇家空軍損失了1170架飛機,大多數是被高炮擊落的。

更多的空中目標,更多的高炮

“飛向目標時,你會變得非常擔心和緊張。探照燈、高射炮、德國戰鬥機、空中相撞、被自己人炸彈擊中的危險。如果你有時間開小差想這些事情,那就做不好自己的工作。特別是當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飛行數小時後,當你飛越目標時天空被照得亮如白晝,地獄之門打開了。德國人知道我們投下了目標指示彈,我們都必須在指定高度和時間飛越這些目標。德國人對此一清二楚,所以他們只要向被該死的目標指示彈標出的空域開炮就行了。”——弗雷德·文森特二級准尉,空軍機槍手,皇家空軍第5大隊第189中隊

942年春,美國陸軍航空隊(USAAF)的到來並沒有立即讓盟軍扳回天平。現在,德國空軍高炮部隊已經無需在夜間使用炮瞄雷達費力尋找皇家空軍的夜間轟炸機了,白天僅用光學瞄準具就將能擊落大量目標。到1942年底,高炮部隊仍是納粹德國空軍防空體系的中堅。

盟軍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中決定使用戰略轟炸手段摧毀德國的軍事和經濟目標,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空中戰爭從此拉開序幕。到1943年3月,美國陸航基本只能在白天轟炸任務中糾集起略超100架的轟炸機,而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則能組織起400多架轟炸機深入德國夜間轟炸,德國高炮部隊將迎來規模最大的戰鬥。在當年頭三個月,德國高炮部隊擊落了90架敵機,而戰鬥機部隊則擊落了96架。

數字競賽

由於大量兵員在非洲和蘇聯戰死,德國高炮部隊現在強徵女性和少年入伍。1943年,有116000名年輕女性取代了高炮部隊的德國空軍正規軍士兵。德國人也被迫縮短新兵培訓時間,並削減高炮學校的急需裝備。天平開始傾斜,但高炮部隊的規模仍在持續增長。截至1943年6月底,德國空軍共擁有1089個重型高炮連,而在1月份時還是659個。從1941年至1943年,高炮的產量幾乎翻了三倍。德國人很擅長改裝繳獲的敵方武器,在1939年和1944年間,德國空軍列裝了9504門繳獲高炮,內含五花八門的口徑和近1400萬發炮彈。

到1943年5月底,皇家空軍對魯爾的轟炸行動造成了很大破壞,但也付出巨大代價。1943年第二季度,德國高炮擊落了229架英國飛機,戰鬥機部隊擊落了348架,合併擊傷1496架。雖然戰績驚人,但也凸顯出一個巨大的轉折。僅在一年前,這種損失就會使英國轟炸機司令部癱瘓,但是現在,機組和新飛機的補充速度已經能滿足填補戰損和擴大轟炸規模的需求了。德國高炮不僅在擊落轟炸機方面做得很好,同時也導致許多轟炸機錯失目標。3月轟炸機司令部報告,只有48%的機組能把炸彈投到了距離目標4.8公里內的範圍,原因就是需要規避高炮。美國陸航轟炸機也使用規避機動來躲避高炮,炸彈散佈比英國轟炸機更大。雖然第三航空師的柯蒂斯·李梅上校命令手下在投彈時禁止規避,但是一旦開始作戰,很少有機組遵守規定。對於第一次執行任務新機組而言,高炮既兇殘又可怕。

“突然,投彈手大聲喊道:‘下方9點鐘方向高射炮!'一團團巨大黑煙在編隊周圍形成。由於我們已經進入投彈航線,也就是說不得不直線飛行幾分鐘,為投彈手和諾頓瞄準具提供一個穩定的平臺。轟隆!飛機搖晃了一下,我看到附近爆發出一片橙色光芒,接著是大團黑煙。我被告知在空中是聽不見高炮炮彈爆炸的,但現在我聽見了!當然大部分時間我只能看從大團火球中冒出的黑煙,聽到彈片擊中飛機的聲音。”——B-17飛行工程師約翰·科梅軍士,第381轟炸機大隊第533中隊

德國高射炮部隊在著名的普洛耶什蒂大轟炸中獲得了自己的最大一次勝利之一。1943年8月1日,一支由176架B-24轟炸機組成的編隊對羅馬尼亞普洛耶什蒂油田實施低空突襲,但在編隊飛向目標途中,一個導航失誤驚動了德國人。15個重型和12個輕型高炮連開始向來襲B-24開火,有41架“解放者”被高炮擊落,還有另外13架被擊傷後未能返航。在這次轟炸中,低空飛行的B-24機組看到了地面的大量高炮,甚至能看到德國炮手在裝彈和射擊,轟炸機的機槍手猛烈還擊。

“炮彈猛烈向我們飛來,我俯衝向一片樹林,讓機鼻投彈手盯著點,我們必須還擊才能殺出一條血路。我拉起擦過樹木,扣下前射固定機槍的扳機不放,曳光彈的蹤跡消失在前方1.6公里處的地面。我看到地面擺放的乾草堆居然像雛菊一樣展開,露出其中的高炮向我們射擊。在我右邊,一列高炮列車以極快速度向我們駛來,一邊噴吐著黑煙。他們像打霰彈槍那樣發射著88炮,射速極快。”——約翰·賴利·凱恩上校,第98轟炸機大隊

德國高炮部隊的衰落

同月,第8航空軍首次動用243架轟炸機轟炸了魯爾,25架被擊落,損失率10%。這是1943年全年第8航空軍唯一一次轟炸防守嚴密的魯爾工業區的任務。魯爾防空火力之強,以至於第9航空軍的中型轟炸機被禁止飛入這裡攻擊目標。10月14日,美國人第二次轟炸了巴伐利亞州的施韋因富特,291架轟炸機中有229架在目標上空投彈,被擊落60架。德國高炮擊落了編隊22%的飛機,重傷17架(不可修復),輕傷121架(可修復)。

1944年2月,德國空軍地面防空部隊的實力增至13500門重型高炮、21000門輕型高炮、7000臺探照燈和2400個攔阻氣球。但武器數量的增加並沒有擊落更多飛機,部分原因是盟軍飛機開始裝備電子對抗措施,如代號“窗戶”的箔條幹擾彈和代號“地毯”的雷達干擾機。德國人也開始遭受高炮彈藥短缺之苦,由於東部和南部戰線的巨大損失,高炮部隊不得不大量依靠外國志願者,大部分來自克羅地亞和意大利。到1944年時,德國高炮部隊已經不再精銳。

護航戰鬥機

1944年初,一位新玩家出現在歐洲戰場:它就是遠程戰鬥機。美國陸航的P-38、P-47和P-51護航戰鬥機的出現使天平開始傾斜。

遠程護航戰鬥機很快就對德國戰鬥機造成了傷害。德國空軍戰鬥機在多年的戰爭中已經精疲力竭,被迫把只接受過基本訓練的菜鳥飛行員送上戰場,他們只會起飛和降落,防空重擔現在全部落在高炮部隊肩上。為了應對白天威脅,德國境內增加了超級高炮連的數量,這種高炮連至少裝備24門重型高炮。超級高炮連大部分被部署在重要目標周圍,如合成煉油廠。僅在柏林一帶就部署了24個超級高炮連,其中還包括12門安裝在三個大型高射炮塔上的雙管128毫米高炮。超級高炮連的強大火力極大提高了高炮部隊在1944年春季的作戰效率。

在此期間(1月至4月),第8和第15航空軍損失了315架轟炸機。雪上加霜的是,當年1月第8航空放棄了對轟炸機進行貼身護航的戰術,不再限制戰鬥機追擊敵機。因此,護航戰鬥機可以自由攻擊空中和地面被發現的任何敵機。大多數美國戰鬥機飛行員沒有意識到德國空軍的防空火力有多麼強大,隨著戰爭的進行,德國人通過在機場部署廢棄飛機和大量高射炮設置了無數陷阱,使許多美國戰鬥機飛行員在低空掃射中失去了生命。在新戰術實施之前,只有1架戰鬥機被高炮擊落,1944年1月之後,共有2449架美軍戰鬥機被擊落,相比之下,被敵機擊落的數量是1691架。

第343戰鬥機中隊的愛德華·吉勒少校在多瑙河谷執行任務時,就這樣被高炮擊中,他很幸運地駕機返航:“我不得不第三次從目標上空通過以獲得射擊角度,原來這是架Ju 88。我從南向北以相同航線進入,儘管我看見這架飛機已經佈滿彈孔,但還是想打爆它。當我從最後一次射擊中拉起時,一發20毫米高射炮彈從座艙蓋左側飛過並爆炸,打傷了我的左肩。由於血流不止,我感到昏昏欲睡,於是我召集小隊一起返航。”

每個戰鬥機大隊都發展出自己對地攻擊戰術,以最艱難的方式適應了戰鬥。

“我首先強調,我們任何一個小隊都不允許擅自俯衝攻擊地面目標,因為不值得以P-38和飛行員為代價冒險。在我看來,這是我們在對地攻擊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羅伊·奧斯本上校,第364戰鬥機大隊指揮官

越來越多的第8戰鬥機司令部飛行員因對地攻擊而不是空戰喪生,事實上,美國陸航大多數戰鬥機王牌未能返航的原因都是高炮。

垂死掙扎

到1945年1月,戰爭結束在望,盟軍在三條戰線上擠壓德國。在戰爭最後8個月時間裡,德國空軍抽調了555個重型高炮連和175箇中型/輕型高炮片去前線,讓德國大片地區失去防護。即使柏林也未能倖免,當年1月,德國空軍命令把柏林的30個重型高炮連和13個輕型高炮連轉移到其他前線。

在戰爭最後一次大規模空中行動中,盟軍把目光望向了萊茵河對岸,1945年3月下旬盟軍發動的“大學行動”,動用傘兵強渡萊茵河。1945年3月24日上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空降作戰之一拉開序幕。英國陸軍第6空降師和美國陸軍第17空降師超過14000名傘兵搭乘1795架運輸機和1050架飛機拖曳的1305架滑翔機飛向空降區。當第一批飛機抵達空降區時,天空輕量烏雲,但很快就被高炮黑煙遮蔽。在接下來的10分鐘內,8000多名美英傘兵跳傘,幾分鐘後,2355架拖曳飛機和滑翔機出現在了天空。雖然盟軍已制定了周詳防空壓制方案,並對空投區進行了炮擊,但德國高炮還是痛擊了盟軍。隨著緩慢笨重的拖曳飛機和滑翔機出現在天空,德國炮手可以自由向數百個目標射擊,運輸機和滑翔機紛紛被擊落。許多拖曳運輸機在頭幾分鐘內被擊落,無助的滑翔機只能提前脫鉤硬著頭皮降落。

當天,盟軍飛機共飛行了7700架次,損失了56架飛機和80架滑翔機,其中包括15架在後續空投補給的B-24。即使在戰爭末期,納粹德國的高炮部隊仍然狠狠咬上盟軍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