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採訪活動啟動 陽光報社記者分8路蹲點基層調研採訪

開欄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阳光报社记者分8路蹲点基层调研采访

陽光訊(記者 楊濤)展示共和國70年光輝歷程,展現十八大以來歷史性變革。陽光報社將啟用全媒體平臺聯動宣傳報道,統一開設“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專題專欄,8路記者奔赴長安區、港務區、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商洛市等各區縣蹲點採訪。以消息、綜述、評論、專訪、特寫、圖片、記者手記、調查報告等多種形式採訪報道,講述我省百姓感恩奮進的良好精神風貌和先進典型事蹟。

4月10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全面啟動。從即日起,陽光報社記者分8路奔赴全省各地蹲點調研採訪,報道我省70年的奮鬥征程、寶貴經驗和輝煌成就。

此次全省蹲點調研採訪活動將持續至5月中旬。在接下來的蹲點調研採訪期間,陽光報社記者將前往陝北、關中、陝南等8個地點蹲點,分別進駐榆林市靖邊縣治沙造林一線、延安市延川縣關莊鎮二八甲村、西安市長安區皇甫村等29個基層採訪點,分別圍繞治沙精神、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退耕還林、生態文明、營商環境、新“創業史”等主題展開全媒體報道,深刻解讀陝西模式所蘊藏的內在邏輯,濃墨重彩展示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充分展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鮮活畫面,深入挖掘普通個人、家庭與共和國風雨同舟70年的生動故事;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直播等形式,生動記錄陝西人民艱苦奮鬥、接力奮鬥、團結奮鬥的動人故事。

20多家中省市媒體記者參觀柳青文學館

書寫嶄新“創業史”

(記者 趙生傑)4月10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西安市長安區,來自中、省、市近20家主流媒體記者們到長安區進行蹲點採訪,圍繞皇甫村的新“創業史”這一主題,將鏡頭對準基層、對準百姓,創新報道形式,用鮮活的案例講好長安故事,書寫長安擔當。

當天上午,長安區政府召開“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中省市媒體走進長安蹲點採訪活動座談會。長安區委書記王青峰對中央、省市媒體來長安集中採訪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長安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西安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張軍出席座談會併發言,長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董兆為主持座談會。

下午,記者團參觀了柳青文學館。提起長安區皇甫村和它的“創業史”,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就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柳青。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柳青毅然離開繁華鬧市,舉家定居至長安皇甫村,在農村紮根14年,把自己對農村的體驗感受融入筆端,成就了文學鉅著《創業史》,創造了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高峰。

為紀念柳青,2016年長安區建起了柳青文學館。在柳青文學館內,採訪團成員觀看了柳青在長安、柳青文學作品、柳青故事、今日蛤蟆灘、柳青名言等文字和影像資料,無不為柳青嚴謹的創作態度而感動,為他“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精神所動容。

柳青文學館位於長安大道潏河南岸,柳青廣場中央。文學館佔地面積286平米,風格現代典雅,大氣莊嚴,肅穆而不失活力,由柳青年表、柳青在長安、《創業史》書中入物及場景、柳青故事、今日蛤蟆灘、柳青名言、柳青創作室、各界對柳青的評價等16個板塊組成,全面介紹了柳青的生平及創作歷程,凸顯了他“在人民中生根”的創作道路。

陝西省柳青文學研究會執行會長董穎夫向大家介紹,在研究柳青的時候,不單單是研究他的文學作品,還要研究他這個人和他所堅持的精神。“他的文學精神和人格精神影響感召了好幾代人,至今仍感動和激勵著我們前行。”

近年來,長安區也大力弘揚柳青精神,以一手抓整治、一手抓發展的工作思路,結合大西安發展戰略,制訂了長安區“建設三園振興長安”的發展目標,即加快把大學城建成國際一流、創新創業樂園;把城市建成山水相依、宜居宜業公園;把鄉村建成三產融合、和諧美麗花園。與此同時,還啟動了五化道路全覆蓋、汙水設施改造、公園建設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創新選人用人方式,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換腦子”專題教育,開啟奮力書寫嶄新“創業史”的新徵程。

“先行示範”讓萬灣插上騰飛的翅膀

(記者 韓建軍)4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丹鳳縣棣花鎮萬灣社區蹲點。

經歷過一場春雨過後,讓這個小山村更顯生機勃勃。行走在鄉間路上,隨處可見到村民在田間勞作的場面,清新的空氣中不時夾雜著泥土的芳香!

在與社區幹部和包扶幹部的交談中,記者瞭解到了這裡的滄桑鉅變……

棣花鎮萬灣社區位於丹鳳縣城西12公里處的丹江南岸,西臨商於古道文化旅遊景區,與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隔河相望。面積9.13平方公里。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567戶1899人,耕地面積1739畝。村黨支部轄6個黨小組,黨員70名。2017年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5806元。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北有滬陝高速及312國道與外界相連,西合鐵路穿境而過,便利的交通環境及濃厚的民俗風情和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具吸引力,鄉村旅遊更是吸引外遊客的資本。近年來,隨著丹鳳至棣花旅遊江南大道經濟新幹線的建成更是為萬灣旅遊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萬灣社區被商洛市列入“全域旅遊攻堅戰”工作任務清單和全縣“三變”改革先行示範村。成立了萬灣股份經濟合作社,並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成立了丹鳳縣萬灣山泉農業休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萬灣3A級景區文化旅遊景區,在上級各方大力支持下給社區合作社投入啟動資金100萬元,其中將51萬元投入山泉旅遊公司,股東入股49萬元,建成了萬灣山泉旅遊接待中心。

“鎮政府撥付資金200萬元,在棣花許家塬(核桃主題公園)建成了四套小木屋,分別為茶吧、高檔民宿、咖啡屋等。招商引資該縣中亞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在萬灣落點,流轉土地80畝,第一期投資500萬元用於土地流轉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公司運營正常,解決社區勞動力60餘人。”社區支書李周說。同時,山泉公司還與丹鳳縣中亞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購買機械和流轉土地80畝,負責花卉的種植和收儲,花卉項目的開發不僅盤活閒置的村集體土地資源,而且使部分居民收入翻番,而且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旅遊產業的發展。

隨著社區“三變”改革領導小組通過前期的市場調查和科學規劃設計,決定以萬灣山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為主體逐步開展以下項目:預計投資80萬元,擬建設水上游樂場一處,規劃佔用建設預留地7300餘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3600平米,其餘部分為綠化用地。依託棣花旅遊景區將會帶給萬灣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會,也讓龍泉水源得到有效利用,使社區居民經濟增收。申請開通丹鳳縣萬灣旅遊專線和開通丹鳳縣萬灣旅遊專線項目。項目路線:起點棣花古鎮途經萬灣3A級景區——商山飛行小鎮——丹江漂流碼頭全程13公里。計劃2018年全線開通運營,總投資金額200萬元,預計年收益在20餘萬元。

作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先行示範村,萬灣社社區嚴格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要素流動”的思路,以“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為目標,深入開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過項目的實施使萬灣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也為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