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吗?宝宝光脚走路可以增加智商

孩子不管在家在外都喜欢光着脚丫跑来跑去,网络上传言宝宝赤脚走路可以帮助脑力开发、促进足弓发展;而老一辈的则认为光脚容易着凉、感冒。到底哪一派说法才正确呢?

宝宝光脚走路2大优点

1.良好的感觉刺激

宝宝不喜欢受到束缚,所以经常赤脚跑来跑去,这样到底好不好?从感觉统合的观点来看,宝宝直接以光脚接触地面,是一个良好的感觉刺激,不论是木质地板、沙滩、泥土、毛地毯等,都能给宝宝带来不同的感觉输入,增加宝宝脑袋的整合能力,提高身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但宝宝光脚走路是属于触觉上的刺激,与脑力开发并无直接关联,所以光脚走路也不代表可以提高智商。

2.预防足部疾病

不管春夏秋冬,许多长辈永远觉得宝宝很冷,所以认为宝宝应该包紧紧才不受寒,认为光脚容易感冒,但其实感冒的原因非常多,因光脚而感冒的机会并不大,且过度保护也非好事。尤其夏天仍把脚包覆地太紧,宝宝频频出汗、难以透气的情况下,很容易有霉菌感染,得香港脚的机率就增加。因此,只要是在安全的环境,宝宝光著脚反而可以预防足部的疾病。

光脚学走路,有助腿型发展?

很多家长认为,是不是光着脚学走路,可以促进足弓发展、腿型生长漂亮,比较不会变扁平足?宝宝在2岁前没有足弓,各个都是扁平足,到了4足岁后足弓发展才会较成熟,甚至有50%的孩子到10岁以前都还会持续发展足弓。

宝宝是扁平足的原因很多,大部分都是宝宝成长历程的某个阶段,只有小部分来自遗传,可能全家人的脚部韧带都较松,柔软度过高,但这不是疾病,不一定会影响到生活。此外,有先天疾病(如:唐氏症)、脑性麻痺儿、后脚跟的阿基里斯腱较紧者、脚踝处有附生骨头,皆不容易发展足弓。

至于光脚走路会不会让腿型长得比较漂亮,每个宝宝刚出生时都是O型腿,1岁半左右腿型会开始往直的发展,但在2岁半~3岁又会变成X型腿,至4~5岁才又会慢慢变直,直到6、7岁左右腿型才会定型。这称为下肢钟摆现象,是孩子正常的生理演化,因此跟光脚与否并无关联。

宝宝光脚时应注意安全性

1.地板应注意是否有小钉子、碎片或小石头等可能会刺伤宝宝脚丫的物品,要让宝宝在室内光脚之前,最好先稍微清理一下地板会比较好喔~

2.不要在水泥地、大理石等地方光脚,容易受伤,建议在木质地板、沙滩、泥地等再让宝宝光脚。

3.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时,应该要帮宝宝穿鞋、袜,若长时间光脚走路、跑步,会增加宝宝的前足部趾骨的压力,且脚底过度刺激,足底筋膜也容易受伤,宝宝就会脚痛而无法走远、走久。

这是真的吗?宝宝光脚走路可以增加智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