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影片的時間跨度很大,大環境下小人物一生的喜怒哀樂

擠出時間直奔影院,來看了朋友力薦的《地久天長》,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片名來源於《友誼地久天長》,誰的友誼,父與父,子與子,母親與母親,太多人之間都有友誼。時間倒敘,過去和現在來回轉換,以一個家庭因為另一個家庭失去了自己獨生子開始,以大家彼此釋懷結束,看著挺圓滿。海燕臨走前沒了心結,星星帶著女朋友回了家,整個電影的時間跨度很大,漫長到兩個家庭從年輕旺盛到衰竭圓滿,因為是漫長的縮影,所以大部分情節都很瑣碎,甚至是簡陋,大環境下小人物一生的喜怒哀樂。

《地久天長》影片的時間跨度很大,大環境下小人物一生的喜怒哀樂

麗雲一家所有的悲劇都來源於海燕一家,被海燕強行帶著流產。因為海燕的孩子浩浩的慫恿推搡導致自己孩子淹死,為什麼在這些事情裡一直是受害者在不停的原諒,大出血之後麗雲對海燕說沒事,別在意,孩子溺水去世後麗雲不要在浩浩面前再提起了,海燕一家搬離了原先的住處。做大了生意,浩浩當了醫生,娶了妻子,影片裡給這一家人安排的唯一懲罰,就是心靈的煎熬,而麗雲一家,經歷了流產、下崗、失獨、領養、養子輟學。

《地久天長》影片的時間跨度很大,大環境下小人物一生的喜怒哀樂

看完電影我覺得,片子裡小人物的悲慘並不應該歸咎於大環境,這個影片講的應該是逆來順受者到底能有多慘。從《狗十三》到《地久天長》,拍的好的生活類影片總能讓你在其中找到自己。耀軍抱著溺亡的星星,抱著自殺的麗雲,喘氣聲成為語言,伴著火車的呼嘯,跑過人生的至暗時刻。說好做一輩子兄弟的耀軍和英明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星星和浩浩,自我揹負痛苦的英明一家人,兩個孩子之死、麗雲自殺送去和最後浩浩孩子的誕生的醫院,吃大鍋飯時的宿舍,劇中重複的場景和人物動作刻畫出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填肉上做到了有想法。

《地久天長》影片的時間跨度很大,大環境下小人物一生的喜怒哀樂

演員方面,王源很帥,在對情緒的把控上相信也廢了不少功夫。其父母,兩位主演自是不用說,柏林大獎可以證明。另外,化妝團隊、服道場團隊很給力是絕對的。網上也有相對客觀的其他評論,不乏有些由於刪減的部分,博採眾長後,也必須要承認這部劇的貢獻。感謝製作團隊,將以前的生活留了下來,給了後輩們一個至少可以涉獵的機會,很棒的片子。

《地久天長》影片的時間跨度很大,大環境下小人物一生的喜怒哀樂

播放時雖然影院設備故障,片頭四分鐘反覆放了三次,影院沒有人抱怨一句話,幾位大叔還有後來一對爺爺奶奶輩的老夫妻,從頭到尾沒有人說話,迄今為止最好的一次觀影體驗。空間時間交錯並行,三十年前後變遷。時代的巨浪中,更能感受到小人物的人生卑微弱小,逃避現實。我相信每個人看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就好像你在聆聽著父輩們的故事。所有人都如水中浮萍,時代的激流中不是每個人都是幸運的,前進亦或迷失,再聚首再也不是以前的模樣。別了,兒子,別了,朋友,別了,生活。

《地久天長》影片的時間跨度很大,大環境下小人物一生的喜怒哀樂

人生實長,這樣說好像也不太對,劈開來看,每個年齡段過的好像也猝不及防地快,微不足道,不受控制。可能就是某個時候的決定甚至不是決定,時機吧,就塌了,明天可能真的不會更好了,希望不會更差了。拋開社會關係,作為每一個個體來看,人生甚至是虛無的,簡單的。只不過好像每個人都會給自己找點意義,或者說,給生活找點寄託。只是大概每一個父母都習慣把寄託放在子女身上,當父母,當子女,想做好都挺難。不知道到底要得多努力才能讓這一生平安順遂了。人生實短,人能覺得滿足的時候實在是太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