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一生的道理

影響人一生的道理

閒時吃緊,忙時悠閒

天地看起來好像寂然不動,其實時時在運行,一時一刻也不停止;日月晝夜運轉,但光輝萬古不變。所以,君子清閒時要有緊迫感,忙碌時要有悠閒的情趣。

“一陰一陽謂之道”,明白此理就要做到未雨綢繆,張弛有度。閒適時有居安思危,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並有應對世事無常的心理準備;雜務纏身,紛繁忙碌時,能夠臨事不亂,適當偷閒,有閒庭信步的從容心態。這提醒我們,凡事不可急於求成,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影響人一生的道理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為人處世懂得謙讓才算高明,謙讓是進一步發展的資本;待人接物能夠寬容就是幸福,便利別人就是方便自己的基礎。

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進與退,爭與讓,取與予的矛盾中,這顯然受到“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老子辯證哲學思想的影響。這樣的處事態度當然無可厚非,但從某種程度上講,做得過分就就顯得虛偽。以退為進,以予為取,顯然不是出自真心。人們一旦瞭解真實用意,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不必刻意為之。應當心懷真誠,做到謙讓有禮寬容待人,這足以贏得人們的尊重,從而為自己爭取好的人脈資源很有利的社會環境。

影響人一生的道理

淨從穢來,明從暗生

塵土中的幼蟲是很骯髒的,但它蛻變成蟬後秋風食露,顯得那麼高潔;腐草本沒有光澤,可它孕育的螢火蟲卻在夏夜閃耀光亮。由此可以看出,潔淨之物常出自汙穢,而黑暗常孕育光明。

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說明了人不必為出身卑微和苦惱。就像月亮週而復始,由虧到盈,由晦至明。人的環境和出身是無法選擇的,儘管出身卑微,家境貧寒,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的。惡劣的環境有時能成為砥礪品性,修養德行的磨刀石,成為激發志向,成就事業的阻力器。古今中外很多偉人都是通過青少年時的艱苦奮鬥而走向成功的。由此可見,環境的好壞沒有什麼區別,心若自在,隨處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