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 壹 -

仙女的飘带

西藏自古以来就有哈达?

“哈达”藏语意为“丝绸、丝绢”,是西藏礼仪往来使用的丝织品,近似于汉族古代的礼帛。据藏族学者赤列曲扎在《西藏风土志》中记载,哈达是元朝时传入西藏的,相传八思巴(西藏历史人物)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回西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也有历史记载,以前藏族地区没有丝绢,就有用野兽和动物皮、羊毛等作为礼品和奖品的习俗。后来人们将羊毛织成巾和绢的形式,替代此习俗,哈达的雏形由此形成。渐渐地,哈达在西藏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不同情况下哈达意义也不同。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祝贺节日愉快;婚礼呈献哈达,意为恭贺新喜;葬礼上献哈达,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书信来往中,附上哈达,表示写信者真诚的感情;向对手献哈达表示想化干戈为玉帛……还有给建筑物、器皿、桥梁、牛皮筏等献哈达,表示祝贺;春耕仪式时,牛角上系哈达,祝福新的一年获得好收成……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哈达寓意深重,因此人们又赋予了哈达一个充满神话意味的名字——“仙女的飘带”,也许是觉得,哈达像仙女的飘带一样充满了神奇。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 贰 -

西藏的尚白文化

哈达只有白色?

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人们习惯称做雪域,雪作为最常见的景物伴随着民族漫长的历史,白色也更自然地进入藏民族的审美观念中。

藏民族崇尚白色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白色是纯洁、吉祥、诚挚、善良、正义和繁荣的象征。藏族先民们把羊毛挂在门楣和各种器皿上;玛尼石堆上放白色石头;在箭杆上系白色羊毛等等,无处不见白色印记。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哈达以白色为主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哈达的内容及颜色也注入了新的内涵,到现在发展成土(黄)、水 (白)、火(红)、风(黑)、空(蓝)五大种颜色,而五彩哈达只在特定场合用,只是黑色很少见,往往以深蓝色或其它颜色所替代。

每种哈达上的图文也不相同,如云彩图、化日呈样、八宝图、五妙欲乐图、五智如来图,也有吉祥如意、福、寿等字样。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 叁 -

哈达之礼

哈达可以随便使用?

藏民族把哈达视为贵重的礼品,所以敬献哈达也有其一定的规则。一般哈达顺长叠成双层,折叠口朝自己,用双手恭敬地呈献,以示尊敬之意。哈达洁白无暇的颜色标志着自己纯真无邪的心,而哈达的顺长标志着两人之间关系永存。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献哈达

在过去,使用哈达有一定的规矩、规格和形式:平日里,各级官员都得按自己的身份或名号去使用哈达,不能越级乱礼。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在民间个人使用哈达,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喜好而定。通常给长辈或有威望的人敬献哈达时,要求躬身90度,双手捧哈达必须过头顶,献到对方手里或放于座前,如对方骑着马,亦可将哈达系到马蹄子上;同辈之间献哈达,一般略躬身平伸双手将哈达捧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即可;若对晚辈或下属赠哈达,可将哈达搭到对方颈项上或递送到对方手臂上即可。

有些地方还有这样一种习俗:来访的客人临走时,常把一条哈达放到自己休息的地方。意思是说,谢谢你的款待,或理解为“人虽走了,但心还留在这里”。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接受哈达

收到哈达,就等于收到了祝福和吉祥如意。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收到哈达,不可以随意放在座上坐着,最好找高处挂起来、收起来,或者转献出去,也可以把哈达挂在石块上、抛掷到树上等。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文化,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把献哈达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礼仪。“哈达有价情无价”,它虽无黄金贵重,却比黄金更加受人们的崇敬。

一条哈达,不仅是藏民族人与人之间友谊的象征,也是藏民族同其他民族间友好的信物。


一条长丝带,奉于双手间  一句“扎西德勒”,尽倾藏家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