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祕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在馬來西亞沙巴州山打根市,有許多依海而建的高腳水上屋,形成一片片村落,如今這裡也變為山打根一處傳統的人文景點。這一片海上村落叫SIM SIM, 中文譯名為森森水上屋,居住著山打根原住民和一些很久以前外來長駐山打根的居民,雖然與山打根市區光鮮亮麗的房子比起來,這裡的生活條件雖然並不富裕,然而村民們在這原始的村落裡安居樂業,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據瞭解,最早的水上屋是由買不起陸地房子的漁民,在海岸邊搭起的房子。後來大量外來移民的擁入,也在這裡搭起了自己的房子,後來形成了一個聚集在大海上的村落。居住在這裡的人,都是與這裡和諧共生。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森森水上屋現住著差不多1000多人,這裡有馬來人、菲律賓人、阿拉伯人等,為了區分房子主人來自哪個國家,他們特意把房子刷成了不同的顏色,使得森森水上屋成了五顏六色的海上村屋,也成為了山打根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白鷺悠閒的停在小船上正在甜言蜜語。山打根(Sandakan),馬來西亞沙巴州第二大城市。山打根人口有40幾萬,主要從事木材、水產、燕窩等生意。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當屋理雲鬂,對鏡梳花黃。木屋的紋理加上光影的變化,與小窗對比形成了一幅有趣的畫面。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家門口晾曬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將過道擠佔滿滿的,孩子們的童車只好開上了屋頂。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偶遇一名還只會咿呀作語的小朋友,天生卻帶有一種馬來西亞人善良和好客的基因,非常開心地和我們玩了起來。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一輛報廢的老式甲殼蟲汽車靜靜地停在門口,像一個充滿時代感的裝飾品,向人們訴說著什麼。讓我剎那間想到了古巴,想到了哈瓦那。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大一些的孩子看到我們,光著腳丫快速地在我們面前奔跑著,不知是否要引起我們注意又或是一種歡迎我們的方式。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雖然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他仍然開心地向我們介紹起他的好朋友,一隻可愛的貓咪。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讓人親切和感動。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在水上屋穿行,遇到最多的是留守老人和小孩,正值青壯年的父母都在外面打拼掙錢。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面對我們的相機,這對雙胞胎兄弟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剛出生不久的喵星人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儘管生活條件並不好,但是我們在這裡發現了一個現象,即使房子並不漂亮,村民們也會在自家的陽臺上擺放上各種植物作為點綴,在這略顯雜亂的空間裡,看到這些漂亮的花花草草,便可以想象到人們心中嚮往的美好。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以前這裡的居民都已捕魚為生,居住在海邊方便出海,而為了防止海水漲潮,所有房屋結構都是騰空而建,幾十根木樁支撐著房屋,加上鮮豔的房屋外面色彩,使得這一片海上村落顯得尤為惹眼,也成為了山打根標誌性景點。如今居住在高腳水上屋裡的人們已經很少以捕魚為生,更多的只是不願意離開這一片生活了幾十年的村落。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木架上掛滿了晾曬的海魚,現在隨著遊客的增多,現在捕魚基本上都是為遊客服務了。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這裡的村民民風淳樸,生活過得很悠閒。據當地人介紹,水上屋有一風俗,如果你看中這裡誰家的姑娘想娶她,你不用找媒婆去問彩禮,因為都已經寫在她們家房子上了。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走進海上吉普賽人的故鄉,探秘五顏六色的水上村落

水上屋的柱子就代表彩禮,一根柱子代表一頭牛,多少根柱子你就準備多少頭牛或是等價彩禮。這事聽著挺奇怪,不過在我看來還是很道理。中國有句古話:兩家婚事講究門當戶對。誰家房子柱子多就代表房子大,有財力,你想娶他家女兒也得有這樣的財力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