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文|王小民

  

2016年,對美麗大荔來講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以南有安吉、北有大荔的陣勢享譽神州;群眾體育強縣高點起步,乘著首屆國際馬拉松成功舉辦的東風一飛沖天。有幸的是,時任縣創建辦主任的我參與兩件大事並樂享其中,尤以首屆“大馬”的日子最為難忘。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四年前“馬拉松”概念在人們心目中還是相當陌生的,雖然全國各地一年不下200場地轟轟烈烈舉辦,但在三秦大地卻是鮮有,我知道的也就是個西安的城牆馬拉松和楊凌的半程馬拉松。睿智的大荔決策者們瞅上了這一冷門,決定在東府率先放它個“衛星”。話好說、事不好弄,辦賽的過程一波三折煞是費人勞神。先是辦賽的時間定不下來,一會是元月、一會是十一月,頭到確定下4月24日已是快到時間根根了。再是運營商老出問題,自家沒經驗再找了個二倒毛的糠糠貨,屁溜溜不懂勢還怪大,氣得省上指導的專家直跺腳。最大的攔路虎是賽事組織,一群純粹的行政工作者生地插鏵學著幹,你三分他五分是像非像,倒也有趣。縣上成立了個組委會,書記縣長牽頭抓總,我們這些人也跟著忙活滴不得開交。組委會底下有成十個工作組,我管志願者服務工作部,是為數不多直接參與賽事的部門正職。

志願者是確保賽事圓滿順利的重要力量,保障服務的擔子非常重。清楚記得當時走好了“三步棋”,第一步是招人。創建辦雖小號召力巨大,我們下個《通知》招募志願者,一石激起千層浪,報名應徵者雲集,最多的是機關幹部,最積極的是體育愛好者,最感人的是在外鄉梓,呼啦啦一氣來了兩千多。“太多了”“優中選優,挱”,於是一輪又一輪的面試淘汰開始了,同時我也開始接到一波又一波的“說情”電話,大家都想弄,熱情實在感人。考慮到工作的特殊性,我們定了個年齡檔檔(1976年後出生),“老”大荔人不“幹”了直嚷嚷,“逼”得我們不得不一再違反“原則”。好多在外大荔人通過網絡、電話報名,我們恐怕時間衝突保證不了工作需要,便有不少打工者辭掉工作專門回來了。志願者沒有分文報酬,有的只是付出和奉獻,摯愛大荔的人就是這樣無怨無悔。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人有了,一下子來了一千五六,我們將其編成十個大隊,我底下的四個副部長、六個成員分別兼著大隊長,大隊以下又分編了30箇中隊、60個小組,開車的、翻譯的、做禮儀的、搞安保的、衣物寄存的、醫療保障的、後勤服務的……林林總總下來成十個小攤攤。人多事雜,不學習不培訓絕對不行,第二步著手抓的就是培訓。在賽前的一段時間裡,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志願者培訓活動,各個門類的學習活動幾乎週週有,課堂理論教學與課外實地演練相結合,針對性的馬拉松知識、志願者常識、大荔縣情及服務技能技巧等專業強化一場接一場,集中在劇院大禮堂裡有三四次,分散在賓館飯店、組委會辦公室的枚不勝數,多虧有所在單位的“一路綠燈”放人和志願者同志們的自覺主動,一個個生手很快都練成了本行當的能手。當然也有沒覺悟的“害群之馬”,個別人抱著充當志願者的心態,要麼培訓不來、要麼來人胡搗,我們敏銳地發現這一點並果斷採取了措施——開銷,不僅是剔除不用,而且以公函的形式告知所在單位,一下子肅正了風氣。為此,有幾位領導私下埋怨下手有些重,我說事沒擱到你身上,有責任感的人才有擔當。功不枉使,事不虧人。3月4日(賽事倒計時50天),2016年“絲綢之路·美麗大荔”中國渭南國際馬拉松志願者服務隊成立儀式在風景如畫的同州湖西路、比賽起點隆重舉行,縣上全體縣級領導出席,972名志願者入圍人選接受“校場點兵”。我宣讀了《志願服務倡議書》,佳百隆女子方隊、公安局巡特警男子方隊進行了團隊形象展示,王青峰縣長宣佈志願者服務隊成立併為志願者服務隊授旗,一支服務優質、保障優良、表現優秀的威武之師、禮儀之師、文明之師自此名起同州。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僅靠內學是遠遠不夠的,在3月20日和4月10日,我帶上幾位同事下重慶、上楊凌,以跟班學習的狀態零距離約會馬拉松,真真看到了、學到了、悟到了不少。記得回來寫了一篇不到五千字的感想,不經意間叫領導看上了,讓我在有百名領導幹部參加的會上分享,也算代表千名志願者露了個大臉。隨著倒計時的迫近,最最要緊的第三步考驗到了,志願服務保障工作越來越具體,相應的煩心事亦愈來愈多,先是給志願者配備的服裝遲遲迴不來,今推明明推後,直到比賽的先兩天才到位,還是差強人意——黃的白的多什種、有領的沒袖的幾樣樣,搞的人哭笑不得、幾乎沒辦法發。志願者為賽事做服務,自身的後勤服務沒保障,缺吃的少喝的,全程42.195到工作點幾乎全憑“11號車”。有人說,“你這些瓜瓜,守著大量的補給品就不知道吃喝!”志願者就是這麼可愛,寧願自己渴著餓著也甚少有人動運動員的東西。首次辦賽難免慌亂,這裡想不到哪裡就出事,報名簽到領裝備忙碌三天把志願者都能累昏,賽道沿途佈設隔離物讓志願者一直忙到賽事當日凌晨三點,比賽先一週的預演也是你拉我用只嫌志願者不夠。就在比賽日的凌晨一點多我接到賽事秘書長電話,說是參賽紀念牌回來了沒有人發,我說“行”。五點多和司機到文化館庫裡把死沉死沉的牌牌裝上車,六點多運到已是人山人海的比賽現場,趕忙安排最貼心的人按賽規做好終點發放工作,不想竟也被運營商坑了一把帶進“烏龍”溝裡。賽後有運動員抱怨組委會,說是參加12公里比賽沒有領到完賽牌,豈不知哪有那麼多牌牌,“糊塗蛋”把參賽人數給搞反反了,12公里人多牌少不夠發,全程馬拉松牌牌倒是剩下一大堆。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過程是艱辛的,結果是圓滿的,巨大付出、巨大成功。在包括志願者在內的所有人共同努力下,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萬名跑者參加的首屆“大馬”創下了多個值得驕傲的第一:全國不多、全省首家、全市唯一縣級承辦國際性賽事並圓滿成功,這是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敢創敢幹的一次成功實踐“大荔模式”;國際馬拉松賽首次在內陸縣級城市舉辦,而且一次到位“國際性”、“全程、迷你、樂跑”兼備,事實驗證了敢想、敢創、敢幹,心奓、膽奓、事奓的“大荔精神”;“熱情大荔”成為品牌,40多公里賽道兩旁全是熱情加油、鼓掌拍照的市民群眾,這是國際、國內運動員在包括“廈馬”“重馬”等國際賽事上都無法享受到的禮遇;最美鄉村賽道一舉成名,“綠色賽道”呈現出美麗大荔全程“四化”、美麗鄉村滿目皆綠,中國首條以美麗鄉村為主題的馬拉松賽道由陝西大荔載入史冊……首屆“大馬”的意義不僅在於成功,它更多地為縣域承辦重大賽事淌開了路子,積累了經驗,錘鍊了隊伍,更是讓美麗大荔一“跑”成名,在馬拉松運動史上寫下了“大馬”的金色名號。

難忘首屆“大馬”,它是我記憶深處熾熱的愛戀。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在首屆“大馬”的日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