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過分的“善良”會傷害到自己.無情一點並沒有錯.

小學時,體育檢測。

同班姑娘讓我幫她拿著髮卡,她去做仰臥起坐。我把髮卡緊緊地握在手裡,一秒鐘都沒有放開。她考完了,一句謝謝都沒有,就和別人去玩了。

第二次體育課,輪到我考試了,我讓這個姑娘幫我拿著髮卡,她沒拒絕。

考完以後

我問她:“我的髮卡呢?”

她說:“丟了。”

我問:“怎麼丟了?”

她說:“剛才你考試時,她們叫我過去玩,我跑著跑著就丟了。”

於是我只得在下午的課堂上披頭散髮地上課,被正好過來檢查“儀容儀表”的教導主任批評,而那個姑娘,和別人一起一臉興奮地看我挨批。

有時候,過分的“善良”會傷害到自己.無情一點並沒有錯.

上高中時,不知道是誰說看見有司機接我,於是別人開始推測我零花錢比別人多。

後來,有人管我借錢不還。我成了債主,卻要陪著笑臉管別人要錢,還背上了“小肚雞腸,不樂於助人”的壞名聲。

上了大學,看到同宿舍的一個女生經常為了省錢不吃飯,我那可恥的善良就又鑽出來了......我經常請她吃飯,還把自己不用的化妝品送給她。

幾個月後,我聽到了關於我的負面新聞,就是這個舍友編造的。

有時候,過分的“善良”會傷害到自己.無情一點並沒有錯.

後來到了美國,我的大學教授每次都把中國學生和其他學生區別對待。同班的中國學生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直到那次,他無視離他最近的那個白人大胖子一直在刷Facebook,卻指著我的筆記本電腦說:“關上那該死的東西!”

再上課時,教授正在吹噓他的光輝事蹟,我突然對著一個刷Facebook的白人說:“你,關上那該死的東西!聽課!”

全班人都像看瘋子一樣看著我,我已經做好了被趕出去的準備,可是教授竟然沒說什麼。

下課以後,教授走過來默默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知道從此以後我再不用遭受種族歧視了。

有時候,過分的“善良”會傷害到自己.無情一點並沒有錯.

於是我開始不再那麼善良。

變得沒那麼善良以後,我少了很多累贅的人際關係。 變得沒那麼善良以後,我拉黑了曾經不敢拉黑的人,我當著其他學生的面說一個教授“涉嫌威脅、欺詐”,收穫的是其他人的掌聲和教授的退讓。

變得沒那麼善良以後,我不會因顧忌和別人的“友誼”就放棄自己的話語權,我爭取到了比原先更多的機會。

有時候,過分的“善良”會傷害到自己,會讓一些沒有底線,沒有良知的人得寸進尺。

這個社會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著“善”的本質,有些人傷害了別人,不會內疚,不會不安,他們只會笑你傻,說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而當你學會拒絕別人,學會以牙還牙時,他們反而會尊重你,甚至敬畏你。

我終於相信了那句話:無情一點並沒有錯。

——摘自青年文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