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光有努力還不夠!如何才能避免成為炮灰?

關於考研,人們總是愛聽成功者的經驗。但是400分的學霸,金句良言可能不適合你,300多分驚現上岸的辛酸經歷,可能對你幫助更大。很多人把學霸、老師教的方法照搬過來,卻只學到了點皮毛,這些方法並不適合自己。實際上,考研成功只需做到這三點最關鍵,正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堅持不懈的努力。

考研:光有努力還不夠!如何才能避免成為炮灰?

考研光有努力是不夠的,不想成為炮灰的話,下面幾點早早避開也是關鍵!

一、錯誤的選擇

不管是高考,考研,就業還是人生的其他道路,選擇永遠比努力重要。不是說努力不重要,而是因為好的選擇可以事半功倍。每年都有努力學習,最後沒過初試的,你覺得那是學習方法有問題,其實他是失敗在選擇上了。失敗的原因無非兩點,報高了或報低了。先根據自己的情況,一步步篩選出目標院校。先說報高了,每年不知道自己斤兩的人比比皆是,這才是考研真正的炮灰。他們在一開始,就基本告別考研了,擇校真的要量力而行。

►關於擇校的幾個誤區:

1.不要因為你同學報的學校比較有名氣,就一定要報個比他更有名氣的。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有自知之明。

2.選擇自己夠的到的學校,擇校前先看看歷年的題和專業課複習教材,再看看報錄比。

3.就業好就可以,你考到央財也能找到好工作的時候,為什麼非要去北大?

二、溝通不當

考研是孤獨的,所以有的人把自己封閉起來,以減少外界的干擾,害怕在流言蜚語中壓力越來越大,誤認為一個人的孤獨是考研必須要走的路。老鐵,你走偏了。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每個人都需要關懷,這在心理學上講,就是社會認同原理,別人的意見和態度會影響你的判斷。當然,真正在意你的人會尊重並理解你的意見,當你選擇和想法收到父母的想法影響的時候,你要充分理解他們得立場,當然理解不等於放棄,你要學會溝通。

很多時候你們都是因為考研的一些問題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你要體諒下週圍人得感受,聊聊你考研得目的,你要多和老師溝通,瞭解更多專業信息,你要與考研人溝通,他們一句話可能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三、心態

考研:光有努力還不夠!如何才能避免成為炮灰?

越是高山,中途放棄的登山者就越多,因為他們覺得付出的努力夠多了,眼前的風景已經很好了。每年都有一大批想考研的人,隨著複習進行,你會發現之前信誓旦旦要考研的可能就不怎麼去自習室了,後來可能就棄考了,不報名了,各種原因放棄了。大部分都是因為心態失衡。

那些決心堅定,作了詳細規劃的,一般不會出問題;那些一直猶豫,底子也不是很好的,很容易堅持不下來,淪為炮灰。相同的努力程度,目標不一樣,效率會截然不同。有時,考研就好像在歷劫。

有的人,剛開始決心堅定,目標也定的挺高,複習不繫統,沒有詳細計劃,自己也懶,一步慢步步慢,後來覺得自己不可能考上,就放棄了。

有的人,複習到了最關鍵的時刻——11、12月,看到別的同學秋招簽了不錯的工作,自己亂了陣腳,導致衝刺時期沒有足夠的複習強度,失敗了。

有的人,之前複習得好好的,到了某個階段和女朋友吵架了,突然看不進去書了…

還有的人考試當天特別緊張,導致發揮失常…

你看你考研,這些事都可能發生,心智亂了,什麼學習方法也沒用。

導致心態失衡的最後沒考好的原因,只有一個,沒把自己逼到絕路。你平時懶散,心理素質不好,想考研,只有更堅定的目標。如果意志不堅定,一開始就別給自己想那麼多後路,這是為了自己好。

四、學習方法

考研:光有努力還不夠!如何才能避免成為炮灰?

如何判斷學習方法是否出了問題?兩個人在一起復習,你一直很努力,但分一直很低;另一個人學習上看起來不如你努力,但是得到的結果卻非常好,那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了。

這時候,你不要看別人怎麼學的,你最需要的是反思自己。學霸的學習方法都是自創的,都是在學習中不停反思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低效率的複習,使得複習時間大量浪費如果學習方法有問題,你要反思這幾點:

1.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許多同學認為只要找到了最佳的學習環境,學習就會變得輕而易舉,所以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找尋和嘗試不同的地方,寢室、咖啡館、圖書館、草坪……大把的時間浪費於此。更糟的是,你會覺得,除非你找到理想的學習地點,否則你根本無法學習。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開始學習。一旦你投入到學習中去,你會覺得周圍的環境還不錯。

2.準備工作過於繁瑣

一些人常常“準備好要學習”,卻從沒有真正開始。不要把清理桌子、整理電腦文件和“準備好要學習”當成學習。即使在學習的地方,如果你只是泡在微信上,髮狀態說我正在學習,也不是真正的學習。

3.從最簡單的開始複習

一些同學認為從最簡單或者最擅長的作業開始,會讓他們更容易進入狀態。問題是,完成這些之後,你要花更多的精力來克服難題,可這時你已經很累了。最好的方法是從最難和最有挑戰性的工作開始,最後再做那些簡單的題目。合理分配精力。

4.一心多用

不管你信不信,有一些學生會同時學習5門不同的課程,花15分鐘學一門,再花15分鐘學另一門,再花15分鐘再學另一門,相信你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在同一時間內只學一門課會好得多。這樣,你才能深入理解學習材料,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你越投入,這門課就會越簡單。最糟糕的是交叉學習,做10分鐘數學,然後該做10分鐘經濟學,再做10分鐘數學……這隻會讓你混淆知識點。

5.忽略重點

很多同學聽網課,很多教授都會在閱讀材料中加上課後問題,或者在課堂上和大綱上列出課程重點。這是節省時間的關鍵。在開始學習之前,請一定要認真考慮這些非常重要的建議,這會節省你很多時間。如果有數學題或證明題的話,一定要在課程和章節結束之前解決掉。

6.注重不必要的細節

一些學生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超慢速學習:閱讀一個詞一個詞讀,作文一個詞一個詞寫。但是像所有的認知行為一樣,學習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通過提高學習效率來增加水平。如果你只關注單個的因素,你就沒有了全局的視野,學習也就成了浪費生命。

7.死記硬背

把你不理解的東西記住是沒有用的。你要真正理解,每個知識點用自己的話敘述一遍,輸出是最好的輸入。花一些時間去思考和消化你學的東西,而不是隻學模板,只會模仿。

8.複習斷斷續續

你可以在20秒內看140字的朋友圈或軟文,但學習和看爽文不同。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理解或是解決問題。不要總讓自己被打斷。學會給自己留“專屬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周圍環境與你無關。

依經驗而論,學習50分鐘,然後休息10分鐘是最好的。我們知道改掉舊習慣很難,但是這麼做,會減少很多阻力,不會在1個小時裡斷斷續續20次。

9.不做筆記

所有的閱讀材料都要做筆記。做筆記不是照抄,而是轉化為自己的邏輯梳理總結。儘管每個人有自己做筆記的方式,但我們發現在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上做筆記,比在書本空白處用一兩個詞概括或是用6種不同顏色的筆在書上把每個詞都標註起來,要有條理的多。

10.複習時間不規律

儘管沒有人會這麼要求你,但每個工作日你都應該學習。很多人一開始覺得每天都複習很累,就複習兩天歇一天,這樣很容易後期複習因為進度跟不上就放棄了。前期尤其要保證複習時間規律。

五、死在終點線前

沒過初試的人被叫做“炮灰”,過了初試被複試淘汰的被叫做“烈士”。很多同學一路努力,拼到初試,國家線升了;院校線已出,今年只招5個人……這些同學真的很可惜,但因為沒有收集足夠的院校信息,導致複習時沒及時做調整,最後淪為時代的炮灰。

每年都有抱怨今年英語難,今年數學20年最難,好像自己在於命運做對,其實考上的人一點沒變少,

你難大家也難,但人家提前做了預測,這類同學也是獲取信息的劣勢,一般公共課是一年難一年簡單的,會有些規律,自己總結不出來規律,可以請教老師和研友。

每年考研初試都是淘汰率很高,其中很多人都不是因為實力不濟,一年的複習時光,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可誰又不想一戰成功呢?誰又不想靠自己努力圓夢呢?

堅持即圓滿,奮鬥即青春。希望所有考研人都做好準備,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