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要回歸“經濟規律”

曾經作為全新的一種商業模式,共享經濟的走紅讓各行各業都開始尋找“共享”的商機,從單車、汽車、房子到充電寶、雨傘甚至一包紙巾,共享經濟從2017年在創業圈走紅後可謂一發不可收拾。而在林林總總的共享經濟行業中,共享單車又作為規模化的樣板,不僅走到了數以億計的用戶身邊,還真正地讓普羅大眾感受到了“共享經濟”的“共享”和“經濟”,可以說共享單車為中國的共享經濟的市場培育和用戶教育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如今在國內大中城市說到出行,共享單車往往已經被看做是一種主要的出行選擇方式,從這個角度而言,共享單車的確已經成功地實現了共享經濟在單車這個領域的使命。雖然整體行業得到了用戶的認同,但是基於互聯網“玩法”的市場培育過程卻讓共享單車企業們“很受傷”:不僅不少平臺紛紛倒閉“賣身”,或者深陷押金風波,剩下的平臺也難逃虧損和依賴資本“供養”的困境。

連做得最成功的共享經濟“樣板”也落得如此下場,也不難理解從2017年開始,共享經濟每年都會羅列出長長的“陣亡名單”,也讓共享經濟這股大潮在2018年開始逐漸退去。

大潮退去,裸泳者才會露出水面。一時間因為經營不善和資金鍊斷裂加上資本的拋棄,大量的共享經濟模式企業面臨倒閉甚至“跑路”,而僅存的曾經發展的最好的共享單車能不能“活下去”則成為了行業發展和未來重要的參考。

如今共享單車的漲價,正好帶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在談是不是“共享”之前,“經濟”還是要遵循“經濟規律”的本身。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打著“共享經濟”的由頭,但是大多數共享經濟的平臺都是以互聯網思維在作為主導,“燒錢搶用戶”成為了每一家共享平臺的共同目的,在資本和市場的驅趕下,不少共享經濟模式純粹地貼錢給用戶體驗“共享”,而將“經濟”拋之腦後。最終則是換來了曲終人散的結果。只有遵循“經濟規律”,讓商業模式處在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狀態之下,“共享經濟”這個美好的藍圖也才能實現。

隨著共享單車漲價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那消費者更關心的無疑則是更高的消費能不能帶來更好的體驗。以廣州地區為例,曾幾何時ofo和摩拜單車的“搶投大戰”使得共享單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城市管理遇上了難題。而目前廣州地區針對共享單車的“禁投令”已經執行了21個月,根據廣州市交委早前“四步走”規劃,現在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即ofo、摩拜置換新車,在如今ofo已經幾乎銷聲匿跡的情況下,是否引入新的品牌來保持市場競爭,改善和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應該是比共享單車漲價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