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一个微小举动令人敬重,王熙凤永远做不到

贾母的一个微小举动令人敬重,王熙凤永远做不到

红楼梦里,有很多语言值得推敲,且越分析越觉得有意思。如第二十九回,贾府众女眷去清虚观打醮,盛大的场面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十二三岁的剪烛花的小道士,不慎撞上了凤姐,掀起了一场小风波,惊动了贾母,在凤姐回毕后,贾母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得这个势派。倘若唬着他,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

贾母说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小门小户的孩子,真的都是娇生惯养吗?当然不是,且古代小小年纪被送进寺里当道士的,或是和妙玉一样,要亲自出家,才能免祸;或是家里穷,养不起。这个小道士显然属于后者。

在小道士不慎撞到凤姐后,先是被凤姐扇了一巴掌,后在他往外跑时,众婆娘又喝道拿,拿,拿!打,打,打!此时的贾母什么反应呢?贾母是知礼、明理、心存慈悲之人,见此情景,她说出“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贾母的一个微小举动令人敬重,王熙凤永远做不到

一、小道士的年纪在十二三岁,和宝玉差不多大,爱屋及乌,贾母难免对他也心生怜惜之情。正如第二十二回,贾母喜爱那一个作小旦与小丑的,特命人拿肉果给他们,并另外赏钱两串。说小道士是娇生惯养的,是出于对小孩子的怜惜,也是暗示凤姐等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为难他。

二、贾母到清虚观打醮,是为图热闹,也有祈福之意。在佛门之地,贾母不想事情扩大,也不想此事扫了大家兴致。她如此说,既是为了安慰小道士,也是为了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毕竟,贾府也是豪门公府,且此次打醮是贵妃元春旨意,轰动一时,引起很多关注,自然不能节外生枝,留下贾府仗势欺人的不好名声。

三、贾母无论对老幼妇孺,不管他富贵贫穷,都心怀仁慈之心。贾母是四大家族中史侯家的千金小姐,又是后来的荣国公夫人,从小自然是娇生惯养,嫁到夫家也地位尊崇,但她并没有瞧不起刘姥姥这样的穷苦人家,反而亲自带着她游园。

贾母的一个微小举动令人敬重,王熙凤永远做不到

看到眼前这个小道士,贾母想必也不会生鄙视之意,想到自己曾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推己及人,对这小门小户的孩子,贾母又怎会以权势压人?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这句话有对小小年纪就被父母送到这里做小道士的孩子同情,因为小小年纪的孩子本该是在父母跟前承欢膝下的。

所以,当贾母看到小道士还吓得在地上乱战,连话也说不出,她不忘叮嘱贾珍给他钱买果子吃,并叫人不要为难他。贾母的这一点慈悲之心,是久经世故,积年之人一份难能可贵的温情,这是令人感动的慈。而王熙凤则是个不信阴司报应的,所以她对不小心冲撞了她的小道士,扬手就是一个巴掌,并不管此行的目的,也不去想是在哪里,她要的就是威。

从贾母的这个微小举动中,我们也能看出同为荣国府两代当家的女人,彼此的处事智慧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贾母是仁慈爱人的,而王熙凤则是泼辣狠毒的,贾母令人敬重,王熙凤令人生畏,与贾母的治家御人之术比起来,王熙凤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