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人之修為—讀《跟古人學處事》有感


(杜少軍)人生處事方式無數,活在當下,我們往往陷入處事的迷茫中,時常質疑自我,懷疑人性。前日讀了一份文章:《跟古人學處事》,深有感觸。

先賢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告誡我們需要謙虛的向他人學習,取其所長,補己之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說的是換位思考的重要性;“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告誡我們需要在忙亂中靜下心來,時常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到輕名利、重責任、擺平心態、完善自我,以達更高人生境界。先賢的話就像扔進水中的石頭,而芸芸眾生在聽得“咕咚”一聲悶響之後,處世的疑慮又漣瀝一般盪漾開來,而且層出不窮。

處世,在我看來終極目標就是做有意的人。做快樂的人、做幸福的人。其實就是將自己的一種人生態度放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裡千錘百煉,不斷地磨合、修整的一個過程,其追求是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首先要看到自身的不足。

放眼社會,亂象層出,人們似乎更願追求的一時的快感,將人性最本真的東西都近乎丟失了。古訓映照現實,張儀說:“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在我們周圍,就不乏這樣的人與事,其實略顯成熟的人都知曉其中的無趣,可是這類人群卻將其當成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武器。試問在推毀別人的同時,自己提升了什麼?遺失了什麼?中華傳統之美德,互幫互助在當今是否是可遇不可求呢?其實面對任何人與事,我們需要冷靜的分析、理智的對待。

在企業、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沒有太多的理由放慢自己的腳步,但是我們也需要時常的駐足,回望走過的路程,是否踏實、有力。每個人都渴望生活富足、事業有成,但冷靜思考,社會還不是由大多數如我們一樣平凡的人構成。重於平淡不是一種消極的表現,過度的追求自己所不能達到的人生目標可稱為“奢求”,一味的奢求意義何在呢?累人、累己!!!

“難得糊塗”出自鄭板橋之手,也是剛參加工作時老爸層提醒我的幾條處世之道中的一條,當時年幼雖然不完全明白其中的含義,但也牢記不忘,幾年下來我深感“活的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的清醒的人容易煩惱”因為清醒的人看的太真切—較真。生活中的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的少,活得簡單粗糙,卻也因此覓得人生的大境界。

處世之精華,其實是我們需要用其一生不斷尋找、探索的。尋找過程中大抵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像在登山,他們以為處世的精妙如寶藏,藏於山頂,於是氣喘吁吁窮盡一生去攀登,不在於過程中的坎坷,不反思、不添補,最終會發現其實處世這座山沒有頂、沒有頭。另一類人也會像在登山,但我們並不刻意登到哪裡,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崗、賞賞虹霓、吹吹清風,心靈在放鬆中得到沉澱、需求、滿足。儘管得不到大愉悅,然而這些細微小自在縈繞於心扉,一樣芬芳身心,恬靜自我。

其實每個人的處世之道,都有可取之處,關鍵是做個有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