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帕金森患者已超過250萬,幹細胞技術治療前景如何?

今天是帕金森日,數據顯示,中國帕金森患者已經超過了250萬,但是超過9成的人對帕金森的認識還不足,認為手抖就是帕金森。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什麼是帕金森,帕金森的症狀有哪些,在現代科技下,哪種療法對治療帕金森有著比較好的前景呢?

我國帕金森患者已超過250萬,幹細胞技術治療前景如何?

帕金森又被稱為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殺手,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大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者嘴不自主的震顫,肌肉僵硬、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由於帕金森的症狀經常被誤認為是人老後的正常現象,加上與很多疾病臨床症狀相似,造成就診不及時、誤診率高、治療率低的現狀。

我國帕金森患者已超過250萬,幹細胞技術治療前景如何?

一般來說,患帕金森的病人早期會有五大信號:

1.嗅覺減退:大約9成帕金森患者有嗅覺失靈的症狀,家人需要自己觀察,萬不可認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忽視。

2.有認知功能障礙:例如叫不出熟人的名字,想不起原來熟識的文字等等。

3.睡眠障礙:失眠是帕金森患者最主要的早期症狀,可分為睡眠間斷和入睡困難兩類,睡眠間斷是最常見的首發症狀,還可能出現快速眼動期睡眠行動,例如做噩夢,大喊大叫拳打腳踢等等。

4.便秘:研究顯示,很多帕金森患者早在確診前的10-15年就有便秘的症狀。

5.出現幻覺:比如夜間喊叫說話,不自覺的伸胳膊伸腿等等。

雖然在現代科技下帕金森不能被治癒,但是越來越多的醫學者在探索研究有效的方式來治療患者,幫助他們能儘快得到康復。其中幹細胞技術治療帕金森被稱為具有治療前景的方式。

據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細胞治療中心陳志國教授介紹,目前臨床上帕金森病的治療均為對症治療,不能從病因上阻止病情的發展。幹細胞移植治療能夠補充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數量,增加多巴胺的分泌,被認為是帕金森病最有前景的病因治療方案。

我國帕金森患者已超過250萬,幹細胞技術治療前景如何?

就在去年的7月份,日本政府批准京都大學使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治療帕金森的臨床試驗。這也是日本政府第三次批准將ips衍生細胞移植到病人的體內。屬於全球首個ips細胞治療帕金森的臨床試驗,對患者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幹細胞治療帕金森會越來越成熟,希望有更多患者能因此得到有效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