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扶貧路上的新生力量

紅網時刻永州4月12日訊(通訊員 許昌勝)她是一個“弱女子”,剛出校門走上社會;她也是一個“女漢子”,獨當一面雷厲風行;她還是一個“夜貓子”,不分晝夜走訪調研;她更是一個“鐵娘子”,不畏艱苦奮勇向前。她就是新田縣金盆鎮李仟二村村會計——陳亞妹。

臨危受命不推辭

2017年4月,陳亞妹辭去在早九晚五的辦公室工作,回到家鄉新田縣金盆鎮李仟二村做了一名臨聘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從此便與扶貧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此時,恰逢村兩委換屆,村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委換屆沒有合適的人選,組織上在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後,找到陳亞妹,希望她能參選村委委員。人生第一次收穫眾望所歸,26歲的她當上了新一屆村會計。每每提及她臨危受命的經歷時,陳亞妹總是這樣說:“初出茅廬的我,儘管躊躇滿志,充滿信心,但是,一肩要挑好最基層的扶貧工作,一肩又要擔負好村會計事務,心裡還是忐忑不安,幸好我臉皮厚,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會不恥下問”。

情感融入扶真貧

重病戶李曉翠患心臟病,這兩年曾四次往返郴州市醫院動手術,花費20餘萬元。大病保險、特惠保、臨時救助等政策,報銷了一部分醫藥費,但高額的醫藥費,依然給這個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除政策幫扶外,陳亞妹從個人情感方面給予人文關懷,當她知道李曉翠兒子兒媳因意外離世,有一個孫女從五歲左右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由於缺少親人的關愛,小女孩少年懵懂,任性不少,對家庭不滿、對社會不滿。於是將小女孩當自家妹妹一樣對待,和她談心,給予小女孩無微不至的關愛。當說起這個孩子的時候,陳亞妹很有成就感的說:“小女孩剛開始有些靦腆,不敢怎麼與我說話,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真心與她談心,現在的她,性格開朗、關心老人、知道感恩、每次相見都會親切的喊一聲姐”。

對於扶貧,陳亞妹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貧困戶家庭,不僅從政策上給予幫扶,更重要的是用真情溫暖家庭,用大愛感化孩子,真情融入改變了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對生活、對學習有了積極向上的態度。

歷經磨難遷新居

“沒有他的幫忙,我哪能住得上這麼好的房子?”這是重病重災戶劉德莊經常在村民面前說的一句話。劉德莊在進行農村危房改造時,因為老公患尿毒症,家裡所有的積蓄都花在了治病上,以至於房子沒有按要求竣工,補助款遲遲沒有到賬,她從渴望,差點進入了絕望。面對這樣的情況,陳亞妹把真實情況以書面形式報告給鎮政府,同時與縣扶貧辦有關領導聯繫,獲得最佳解決辦法,皇天不負有心人,通過多方籌集資金,終於在限期內將房屋建設完工並達到驗收標準,補助款去年九月也如數打入了賬戶。

去年年底,劉德莊一家終於搬進了新家。“幫助她解決困難是我的責任,她一家遷新居了,我的心也就踏實了”陳亞妹面對村民的誇獎這樣說道。

像李曉翠、劉德莊這樣的貧困戶只是陳亞妹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寫。兩年扶貧路,陳亞妹把愛播撒在了山村,為貧困村農民辦了許多實事、好事,而這種效應,對於深度貧困地區而言,意義重大。看著貧困戶們臉上笑了,陳亞妹忘記了汗流浹背的炎炎夏日,忘記了寒風刺骨的雨雪風霜,有的只有更加堅定的信念和不斷前行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