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看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從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看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4月9日至11日,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在深圳舉行,吸引了1600餘家參展商,發佈逾3000件新產品、新技術。我省組織了南昌、吉安、贛州、九江等4個設區市,17家企業參展。

在1號館的江西展區,以藍白色為主基調,重點展示了京九(江西)電子信息產業帶 “一軸、四城”的建設成果,吸引了不少觀眾。“我們這次帶來了部分智慧安防產品,像這個人臉識別設備,可以用來考勤,也可以當門禁。”在江西展區,江西吉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建安告訴記者,企業從6年前開始針對人工智能、人臉識別進行研發投入,2017年開始在吉安生產,預計今年產值可達3億元。“我們的人臉支付項目,很快會在江西落地,下半年我們還會推出5G設備。”

用手機一拍,就可以識別汽車發動機上每一個零件。南昌青橙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新技術讓人眼前一亮。企業負責人蘇波說,以前AR只能把汽車發動機作為一個整體來識別,我們現在的技術可以實現AR的多點識別和追蹤,不管有多少零部件都可以識別出來。現在,這項技術已經運用在江鈴汽車發動機裝配中。蘇波告訴記者,今年和江鈴的合作將擴大到4S店,用AR技術輔助汽車維修和銷售。

近年來,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增速連續幾年保持著20%以上,去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97.7億元,產業規模在全國排名第10位。我省也湧現出了一批主營業務收入超20億元企業,其中歐菲生物識別、歐菲光電技術、智慧海派、合力泰科技主營業務收入已超過百億元。智慧海派和合力泰科技躋身2018年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

此次博覽會上,我省企業帶來了一些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了江西的形象。但和其他省市展出的5G芯片、柔性顯示屏、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等相比,仍有不少差距。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省電子信息產業還需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我省剛剛發佈的“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將電子信息產業列為五年內打造的兩個過萬億元產業之一。為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省政府印發了《京九(江西)電子信息帶發展規劃》。《規劃》以京九高鐵沿線謀劃空間佈局,以南昌、九江、贛州和吉安等電子信息集聚區為重點,構建了“一軸、四城、十基地”的電子信息產業帶,提出到2020年實現規模達到5000億元。《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方案》更為產業奔向萬億元級指明瞭方向。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說,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我省將建設省級硅襯底LED製造業創新中心,力爭突破關鍵技術;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建立一批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和“一產一校”“一產一院”等創新平臺。推進電子信息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引進和落地一批電子信息產業重大項目。落實“降成本、優環境”政策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打造 “五型”政府,營造“四最”營商環境,努力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博覽會上,企業家們也為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出建議。比如,在招大引強的同時,完善產業配套能力,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產業集群的吸引力;重視本土企業的做大做強,在資金、技術、稅收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斜,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引人才、留人才的政策環境;引導鼓勵我省工業企業瞭解、應用VR、5G等新技術、新模式,加快產業融合應用…… (記者 黃繼妍)

轉自:江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