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年報深度透視 業績暴漲仍需認清差距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3月,和往年如出一轍,是各大上市公司忙著披露年終大考業績的季節。27日,蒙牛曬出了辛苦一年的成績單。

2018年,蒙牛乳業全年收入689.77億元,同比增長14.7%;淨利潤30.43億元,同比增長48.6%;收入增速從2016年的9.7%增至2018年的14.7%,淨利潤從2016年的虧損7.15億元到2018年盈利30.43億元。多家媒體在報道中對蒙牛業績的描述,“全年營收近700億”,這樣聽起來,離蒙牛的2020年千億計劃確實近了很多。

在業績說明會上,總裁兼執行董事盧敏放面對閃光燈直言,“回顧近三年的蒙牛的發展,是用非常的目標,用很確定的方法來完成”。

三年時間,把在虧損邊緣徘徊的蒙牛拉回正常的運營軌跡,毫無疑問,盧敏放用利潤曲線上優雅的深“V”向蒙牛股東和投資者證明了管理團隊的實力。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歷史允許任何人犯錯,也給予每個人改過的機會。但是,總要為曾經的過錯付出代價。對比下幾天前伊利的財報數據,不難發現蒙牛的差距在哪。

兩家企業的業務構成大致相似。據2018年年報,蒙牛的營收來源為液態奶產品-生產及經銷超高溫滅菌奶(「UHT奶」)、乳飲料及酸奶;冰淇淋產品、奶粉產品、其他產品主要包括奶酪、植物基營養品和貿易業務。伊利的營收來源為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和冷飲產品及其他。

分行業來看,2018年報告期內,蒙牛的液態奶收入為593.89億元,佔總收入的86.1%;冰淇淋帶來的收入為27.23億元,佔總收入的4.0%;來自奶粉的收入為60.17億元,佔總收入的8.7%。

同樣,報告期內,伊利來自液體乳的營業收入為656.79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82.56%;冷飲產品貢獻的營業收入為49.97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6.28%;奶粉及奶製品帶來的營業收入為80.45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10.11%。

液態奶、冷飲產品以及奶粉製品,三個產品大類的對比中,蒙牛全面落於下風;其中,核心業務液態奶,年收入更是比伊利少60多億。

整體營收數據上看,2018年,蒙牛乳業全年收入689.77億元,同比增長14.7%;2018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795.53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6.89%,兩者的差距是110億左右。客觀的來說,從規模化效益的角度看,蒙牛正在努力縮小同伊利的差距;不過,伊利的增長速度卻高出蒙牛兩個百分點。蒙牛起步晚,增幅慢,按照這樣的節奏,短期內想追上伊利,確實難度不小。

比營收規模更重要的是淨利潤數據。

2016年,蒙牛前期收購的標的表現不佳,導致上市公司出現虧損。2017年,蒙牛開始業績反彈,實現淨利潤20.48億。2018年,蒙牛實現淨利潤30.43億元,同比增長48.6%;而相比之下,伊利2018年則實現淨利潤淨利潤 64.5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8%。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為什麼年營業額相差百億級的兩家企業,淨利潤數據的差卻能超過一半以上?是伊利盈利能力太強,還是蒙牛盈利能力水平尚待提高?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因又是什麼?這已經成為最近幾天業內討論的熱點話題。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迴歸到財報裡侵佔利潤的費用化一欄中。蒙牛的財報中,本年度經營費用226.85億元,佔集團收入比例上升至32.9%;年度銷售及經銷費用上升26.7%至188.33億;而年內研發費用總投入是1.59億,同比增長2000萬左右。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再看伊利的費用化數據。2018年,伊利的管理費用29.79億,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12%;財務費用為負0.6億,較去年同比增加了-153.11%。在研發費用的支出上,伊利總投入4.27億,較上期數據同比翻了一倍。

兩家收入差距百億左右體量級別的企業,在研發投入上的差距卻如此之大,這組數據的對比或許能解釋伊利和蒙牛存在巨大利潤差的原因。

去年年中,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製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該意見被看做是中國乳企加速發展的重大利好政策。

而隨著兩家企業近期的表態已經表示,全力搶奪國際市場已經成為下一階段的關鍵任務。

2月底召開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盧敏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10年,蒙牛的國際化收入希望可以佔到總收入的15%。

近年來,伊利在全球化方面不段發力,如今已經是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蟬聯亞洲乳業第一的乳製品企業。其多年來的發展離不開潘剛的掌舵和全體伊利人的努力,但在其中,潘剛的國際化戰略思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的建立就是伊利國際化佈局的重要舉措。

再美好的未來,也要基於當下。

蒙牛的這一份年報,成績足矣值得驕傲;但是,存在的差距和問題,也需要蒙牛保持清醒。畢竟,只有認清了自己,才能去超越別人。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醫療競價排名捲土重來 !360搜索醫療廣告何時休?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互聯網通信雲?中國“雲通訊服務”吹響進軍全球新興市場的衝鋒號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無人零售,2019年是否會繼續“涼涼”?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透過規模、品質、模式三大關鍵詞,看瑞幸咖啡勾勒的詩和遠方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從小社交、大電商到全球化佈局,豹變的寺庫有著怎樣的野心?

蒙牛年报深度透视 业绩暴涨仍需认清差距

江湖老劉,TMT行業觀察者,知名IT評論員。曾幫助多家公司掛牌上市新三板。創新圖強的精神氣質、文節俱高的價值觀念、封閉內斂的行為模式、犀利獨特的TMT觀察,立志成為全面的、專業的、深入的、有獨立觀點的TMT行業觀察者。

他用專業視角解讀TMT,用科技創新服務行業,是TMT觀察網、百度百家、今日頭條、艾瑞、搜狐IT、砍柴網、鈦媒體、i黑馬、億邦動力、天極網、DoNews、雪球財經、南都自媒體、界面新聞、藍鯨TMT、一點資訊、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北京時間、5秒科技、天天快報、知乎、脈脈專欄、趣頭條、IT時代週刊、博客中國、網易新聞、UC自媒體、知道日報、百科TA說、東方財富網網、領英中國、潮起、Ofweek光電信息網、聯商網、簡書、WIFI萬能鑰匙、新浪看點、第一觀點、梧桐樹等專欄作者,各大專欄平臺粉絲覆蓋量超100萬。

註明: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違者必究,商務合作加個人微信號:lll9576696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