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態謀發展!為湖口實現“跨入全省十強,爭當‘四個標杆’”貢獻城山力量

“綠樹花飛半作泥,江南新燕已來齊。”春日城山,處處繁忙。南湖產業扶貧基地,清修溝渠正在掃尾,青青的黃花苗長勢喜人。生態農業觀光園,大型機械正在翻耕蓮田,坡地裡成片的小麥正在抽穗灌漿。境內均流公路沿線,正在護坡、清溝……

立足生态谋发展!为湖口实现“跨入全省十强,争当‘四个标杆’”贡献城山力量

一年之計在於春。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召開後,城山鎮緊緊圍繞縣委“在更高層次聚力‘一核三帶’,建設‘五個湖口’”戰略部署,更加堅定地立足生態,毫不動搖地走好“生態立鎮、產業富鎮、商貿活鎮、旅遊興鎮、民生固鎮”的發展之路。

立足生态谋发展!为湖口实现“跨入全省十强,争当‘四个标杆’”贡献城山力量

如何 “從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層次、更寬的視野,實現‘三大轉變’”?城山鎮結合實際深度思考後決定,一是轉變發展理念,發揮國家級生態鄉鎮優勢,持續抓好蓮子、皇菊、茶業、林果業、養殖業“一水兩茶三花”等主導產業,推進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二是轉變發展路徑,以鄉村旅遊為突破口,做強北大門農業觀光線和南大門紅色文化線,培育壯大鄉村旅遊周邊產業,為發展提供強大後勁。三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三產融合發展,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農副產品加工、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會議精神,城山鎮把牢“四大任務”,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引進億元項目廣東力舉公司機械製造業上下游產業鏈,同時,加快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生態農業企業。二是加快鄉村旅遊步伐,培育一批具有城山地域、紅色歷史和鄉土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深入挖掘荷文化、漁文化、農耕文化和紅色文化底蘊。三是加速城鄉一體發展,厚植生態理念,將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貫穿工作始終,將汙水管網建設延伸至村組,高標準建設黨建文化廣場、豐收廣場、汙水處理廠,改建體育公園,完善集鎮功能,實現集鎮環境由綠化亮化向美化彩化轉變。

立足生态谋发展!为湖口实现“跨入全省十强,争当‘四个标杆’”贡献城山力量

為助力全縣“打贏打好五大戰役”,城山鎮決定,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戰場,加快水庫退養和豬場關停進度,建立完善沿湖巡查員制度;以鄉村振興為主方向,加快南湖村百畝黃花種植基地建設步伐,鞏固“六個千畝”的產業佈局成果;以脫貧攻堅為主陣地,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完善推廣“愛心超市”,實現貧困群眾的思想由“等靠要”向“脫貧光榮”轉變;以民生保障為主基點,圍繞“三民五優”工程進一步加大惠民利民力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新建一批惠民利民民生項目;以社會穩定為主旋律,把“掃黑除惡”作為主抓手,深入推進“平安城山”“法治城山”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增強群眾安全感、幸福感。

立足生态谋发展!为湖口实现“跨入全省十强,争当‘四个标杆’”贡献城山力量

實現湖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核心在黨,關鍵在人。城山鎮黨委書記王雨春表示,將進一步壓實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樹牢意識形態“風向標”,常態化開展黨建主題教育活動,擦亮“黨建+生態”“黨建+鄉村旅遊”名片,實現貧困群眾思想大轉變、村組幹部職能大轉換和鄉村兩級服務大轉型,進一步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為城山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努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為全縣實現“跨入全省十強,爭當‘四個標杆’”貢獻城山力量!(來源:湖口發佈 文、圖/瀋海斌 屈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