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45:亂變亂改丟傳統

《論語》145:亂變亂改丟傳統

【原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譯文】

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思索】

“觚”是商代到西周初的比較常用的青銅酒具。後來,觚的形式和大小等都有了變化。

孔老夫子為什麼要提到觚呢?他又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從古到今,服裝、生活用品等很多東西的形式都變化,難道孔老夫子堅持所有東西都必須和周代一模一樣嗎?

孔老夫子很可能是正和學生們喝酒,談到了什麼問題,就藉著觚大發感慨了。也就是說,他表面說的是觚,實際說的是別的道理。

有人說,孔老夫子可能是在談這個世界的表面現象與本質的問題。那孔老夫子的這句話擴展一下:這是觚嗎?叫它觚只是個表面的名字,我們要看到它的本質去。

不過呢?孔老夫子好像沒大探討類似的問題。他常常感到憂慮和氣憤的是,周禮被人們胡亂地解釋和發揮,已經不像樣子了。所以,更多的人認為,孔老夫子說觚變得不像觚了,就是在感嘆周禮變得不像周禮了。

還有一個問題,很多人覺得孔老夫子說這樣的話,好像很固執、很守舊,不知道變通啊。其實,從《論語》整體看,他不是這樣的人。他不是簡單地反對觚等用具的改變,只是藉著觚來強調要好好繼承周禮。也就是說,他這是藉著一件用品,來談層次更高的禮法問題。那麼,孔老夫子是不是要求大家絲毫不能動地照搬周禮呢?這還是要整體看《論語》。我們知道,他絕不是這個意思。繼承並不是照搬,改革也決不能丟了傳統。孔老夫子從來沒有讓大家照搬周禮,更沒有禁止大家改革。他是強調要好好繼承優秀的傳統,不能因為發展就丟了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