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志 脫貧先立志


扶貧先扶志 脫貧先立志

圖為王晗煜(左一)到李朝忠家走訪

“朝忠哥,啥時候添的牛崽?恭喜你家喲。”週末,我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李朝忠家走訪時,看到院子裡活蹦亂跳的小牛崽,由衷地感到高興。

“這個小牛崽生下來有4天了,精神著呢。”李朝忠停下手裡的活,笑眯眯地說,“王老弟,我得感謝你。當初要不是你一遍又一遍地勸說,一次又一次地幫忙,我家不可能這麼快就脫貧。當然,更要感謝的是黨和政府,現在的扶貧政策太好了!”

看著李朝忠臉上幸福的笑容,那些不分晝夜入戶走訪、親人般牽腸掛肚的畫面一湧而出。我很自豪,因為這一年多以來的努力有了成效;我很欣慰,因為李朝忠徹底轉變了“等靠要”思想,充滿了幹勁;我也很感動,因為我們的真心付出,李朝忠都記在了心裡。

我叫王晗煜,是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紀工委的幹部。我在大水鄉高潮村箭竹組有結對幫扶的11戶“親戚”,李朝忠是其中1戶。

第一次去李朝忠家走訪時,我被他家的貧困程度震驚了!李朝忠和妻子楊貴花有三個小孩,一家五口擠在三間昏暗潮溼的老房子裡,屋子透風漏雨,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室內室外環境極其髒亂,衛生情況非常惡劣。李朝忠患有慢性肺炎,做不了重活,受不了累。他不想搞種養殖,認為既賺不了錢還纏人,好幾次想出去打工,又被包工頭婉言拒絕。時間一久,李朝忠也就斷了出去找活兒做的念頭,只在家帶著還未入學的小女兒和小兒子,兼顧著接送大女兒上下學,而家庭經濟主要來源於楊貴花在附近做臨工的微薄收入。

看到李朝忠自暴自棄的樣子,我的心涼了半截,但我沒有放棄。之後的日子裡,我多次與鎮、村、組共同商討幫扶措施,隔三差五到他家走訪,實時跟蹤他家的近況。一方面,鼓勵李朝忠脫貧先立志,從思想上振作起來,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生活現狀,也給孩子們做好榜樣。另一方面,積極宣傳扶貧政策,主動出謀劃策,動員李朝忠競聘“護林員”崗位、流轉土地種植菊花、申請3萬元的“特惠貸”用以發展養殖業,解決經濟上的“燃眉之急”。

一年以來,原來一貧如洗的李朝忠家不斷蛻變著。入戶路硬化解決了出行難題,“透風漏雨”危舊房整治工程修繕了他的房屋,扶貧捐款為他添置了各種生活用品。他也勤快起來,之前破敗髒亂的家變得乾淨整齊,舊貌換了新顏。

搭上“扶貧大巴車”的李朝忠已不再安於貧困,在我們的幫助及其自身的努力下,他不僅當上了箭竹組的“護林員”,還在政府實施“一戶一產業”養牛項目時購買了2頭母牛進行養殖,楊貴花也不再打臨工,而是去周邊的茶葉廠務工了......整個家庭面貌徹底發生了轉變。

扶貧先扶志,只有讓貧困群眾從精神上立起來,才能在行動上見真章,生活才會越過越美。“現在我家經濟狀況好起來了,我唯一的心願就是孩子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知識改變命運,我希望他們不要走老一輩的路。”李朝忠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