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播種期會有病蟲害、比如螻蛄、紋枯病等、該怎樣防治?

小麥播種期會有病蟲害、比如螻蛄、紋枯病等、該怎樣防治?

小麥播種期是防治小麥多種病蟲害的關鍵時期,此期防治省工、省時、省藥,可控制多種病蟲害,效果顯著。小麥播種期病蟲害主要防治對象是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小麥吸漿蟲,小麥紋枯病、全蝕病,病毒病、黃矮病、叢矮病、黑穗病等。其防治措施是:

小麥播種期會有病蟲害、比如螻蛄、紋枯病等、該怎樣防治?


選用抗病蟲品種

針對當地的主要病蟲害選用抗病蟲品種,搞好品種合理佈局。

小麥播種期會有病蟲害、比如螻蛄、紋枯病等、該怎樣防治?


創造防病生態環境

精細整地,清除田間地頭病殘體和雜草。堅持增施用腐熟的農家肥,科學平衡施肥。採用足墒、適期內晚播、精量半精量播種等栽培措施,培育小麥壯苗,提高小麥本身抗病抗逆性。

小麥播種期會有病蟲害、比如螻蛄、紋枯病等、該怎樣防治?


處理土壤

在地下害蟲、小麥吸漿蟲重發區,每畝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0.5―1千克,加水2―3千克,拌細沙土20―25千克製成毒土犁地前均勻撒施地面,隨犁地翻入土中。對於全蝕病重發地塊,每畝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託布津2―2.5千克,拌細土15―20公斤,犁地前均勻撒施地面,隨犁地翻入土中。

小麥播種期會有病蟲害、比如螻蛄、紋枯病等、該怎樣防治?


藥劑拌種

對地下害蟲一般發生區,可用40%甲胺磷或50%辛硫磷乳油50克,加水4~5千克,拌麥種40~50千克。小麥紋枯病、黑穗病、條鏽病,可用2%立克秀按種子重量的0.1%~0.15%,或20%三唑酮乳油按種重0.15%,或12.5%禾果利(烯唑醇)按種子重量的0.12%藥量拌種。三唑酮、禾果利用量過大對小麥出苗和生長有影響,要嚴格控制用量,以免造成藥害。小麥全蝕病,可用2.5%適樂時100毫升,加水1.5~2千克,拌麥種50~100千克,晾乾後播種。小麥黃矮病、叢矮病,用75%甲拌磷乳油100~150毫升,加水3~4千克,拌麥種50千克,拌勻後堆燜12小時播種。在病蟲混發區要大力推廣殺菌劑、殺蟲劑混合拌種,各計各量,先拌殺蟲劑後拌殺菌劑,並嚴格按照拌種操作規程,防止人畜中毒。

小麥播種期會有病蟲害、比如螻蛄、紋枯病等、該怎樣防治?


種子包衣

種衣劑是由殺蟲劑、殺菌劑、微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成膜劑等複合加工而成的新型農藥。種子包衣具有簡便、緩釋、長效的優點,除防治病蟲害外,還兼有種肥的作用,應大面積推廣。各地可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種類,選擇適當配方的種衣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