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晚上小D睡覺後,看了一集《考不好 沒關係?》,裡面有一位父親說自己得了很嚴重的病:恐輔症。什麼意思呢?就是每次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他就像突然變了一個人似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兇孩子,並且拿起戒尺懲罰孩子。還有很多其他的家長同樣是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出現了種種情形,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去改變,於是想來節目中治癒“恐輔症”。

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小D的幼兒園現在還沒有家庭作業,看到大家對於輔導孩子作業表現出的恐懼感,讓我想起朋友家有個二年級的孩子,自從上了小學後,每天晚上都需要媽媽或者爸爸輪流吼著寫作業。我朋友和我說,現在每天都很害怕夜晚的到來,覺得這是一天最大的挑戰。

週末時收到了朋友發我的一段視頻,是他偷錄了孩子媽媽陪著兒子寫作業的過程(因為涉及隱私,朋友不想我分享,所以我就嘗試用文字描述一下在這個大概十幾分鐘的視頻裡我所看到的):

孩子開始寫作業,媽媽坐在一旁說,“今天抓緊一點哦,我們爭取9點寫完,不要每天都弄到十一二點”。然後沒兩分鐘,媽媽在旁邊說了,“這個字歪了啊,擦了重新寫”;又是沒兩分鐘,媽媽又開始了,“頭抬起來一點啊,這麼小的年紀不要就變成四眼了”。之後,不絕於耳的都是媽媽的話,“筆不要握那麼低,這個字寫的筆畫不對”,等等等等。

大概10分鐘後,孩子開始心不在焉了,各種小動作都出來了,這時媽媽就開始教育了,“專心一點啊,你每天都是這樣,沒寫多久就是各種情況,每天總要磨蹭到很晚”。之後視頻就結束了,根據朋友說,基本上每天都是這樣,孩子需要不斷提醒教育,才能像“擠牙膏”那樣完成作業。

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我現在所有的學習都是圍繞著學齡前兒童展開的,對於大孩子的教育並不太懂。但是當我看到這個視頻時,我腦海裡就像蒙太奇般的出現了另外一幕鏡頭:

一個2歲的孩子坐在餐椅上準備吃飯,還沒張開嘴,媽媽就在一旁說,“寶寶,今天媽媽給你做了你最喜歡吃的麵條,要多吃一點哦”。然後孩子才開始吃一口,媽媽趕緊在旁邊扶著勺子說,“不能這麼拿勺子,要這麼拿”。又沒多久,媽媽又在說了,“啊呀,不要玩食物啊,要認真吃飯”;“你看,麵條都漏出來了”;“別光吃麵啊,也要吃菜啊”。

結果媽媽越說孩子越玩,孩子越玩媽媽越說,最後孩子不想吃了,媽媽開始忍不住了,“你這個孩子每天都這樣,飯不好好吃,總在玩食物,不要吃就別吃了”。結果孩子真不要吃了,媽媽又不忍心,開始追著孩子喂,“再吃三口吧,乖,吃完我們再下來玩”。

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不知道你們什麼感受,對我來說這兩個情景驚人的相似,而且本質都是一樣的,對孩子過度的關注,甚至是控制,讓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變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權利之爭”。

剛剛開始獨立吃飯的孩子,和剛剛開始寫作業的孩子,都在建立對於這件事的認知,而父母的態度是影響孩子認知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整個過程中,父母的話語都是在“嫌棄”或者“指正”孩子,這就構成了孩子對於這件事最初認知:很有壓力,非常不愉快,爸爸媽媽會不開心。當任何事情和負面情緒聯繫起來,他就會本能地迴避。

當孩子開始迴避吃飯、寫作業這些事後,我們出於本能想讓孩子多吃飯,好好寫作業。但沒有人喜歡被控制,也沒有人喜歡被侵犯自己的界限,但在這些事上,我們每天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都是在控制和侵犯,哄騙、賄賂、縱容、恐嚇、打罵。於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就發生了。

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1、不要拾起權力角逐的繩子另一頭

我在紐約學早期兒童教育課程的一位教授曾經說過,當孩子拒絕或者挑戰我們時,其實說明了孩子在探尋自己力量和掌控。這時,最好的做法恰恰是賦予孩子權力,而不是拾起了權力角逐的繩子另一頭。

看到孩子不吃飯就焦慮,陪孩子寫作業陪到差點“心梗”,這些表現本身就是已經說明了我們自己“心甘情願”地加入了和孩子權力角逐的遊戲中,理智地想一下,我們再著急也無法讓孩子吃飯或者更快完成作業。而我們的情緒失控本身,恰恰就是在告訴孩子,他們的行為可以“左右”父母。

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2、明白“陪伴”和“監督”的區別

年齡小的孩子剛剛開始獨立進行一件事時的確需要父母的陪伴,吃飯、玩耍、寫作業都是一模一樣的。但是陪同不是監督,父母的角色應該是孩子的夥伴。

小D的認知老師曾經開玩笑說,很多家長所謂的“陪伴”,就像是一隻大老虎盯著小白兔一樣,虎視眈眈。孩子還沒開始吃飯,父母就已經預設“孩子吃的不夠多”;孩子還沒開始寫作業,父母就已經預設“孩子寫作業很磨蹭”。於是這樣的預設自然就產生過度關注,然後勢必就會用放大鏡一般去觀看孩子每個細節,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干預,自然就有了很多反抗。

真正的陪伴是平等的,和孩子一起吃飯,而不是盯著孩子吃飯;孩子寫作業時自己在旁邊看書(當然不是玩手機)。但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就在一旁,如果需要幫助可以說。

歸根到底,把吃飯和寫作業正常化,

放下我們內心因為焦慮而產生的預設,不加評判地和孩子一起做這件事,讓孩子體會到我們的信任,這本身就是在賦予孩子掌控感。

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3、保持興趣,允許進步空間

教授曾經分享過,當時他兒子小時候寫作業時,也有寫出格子,也有加法不會做的時候,他始終採取

容忍“不完美”,從來不會要求孩子擦掉從來。而且只要孩子請求幫忙,他二話不說就會支持,採取速戰速決的態度。

但與此同時,他會在生活的其他時刻去幫助孩子“複習”,比如寫出格子,可能是手臂力量還不夠好,於是他們一起玩網球鍛鍊手臂力量;比如加法不會做,他們去超市購物時複習加法概念。

這樣的“功夫在平時”,既是讓孩子鍛鍊了技能,更關鍵的是保護好了孩子的興趣。一件事情如果是辛苦的,人性都會逃避。真正“聰明”的父母明白,保持興趣比今天強迫孩子做“完美”更重要。不要一開始就拿終極目標要求孩子,要知道只要興趣在,很多技能都是可以不斷精進的。

從小盯著孩子吃飯,孩子長大後父母八成患恐輔症

盯著孩子吃飯的父母和吼著孩子做作業的父母,他們也許很不同,兩者說的是不同的事情,發生在孩子不同的階段。

但是他們也許又很相同,透過現象看本質,那就是我們只看到了孩子的行為本身,卻沒看到孩子想要表達的情緒,也沒看到親子關係中出現的越界問題,更沒看到我們不自覺地加入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權力”鬥爭中。

像一隻“小白兔”那樣陪伴另一隻“小白兔”,而不是像一隻“大老虎”那樣監督控制著“小白兔”,這才是支持者和陪伴者的定義。成長,永遠都該是壓力和支持的齊頭並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