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說在前邊的話:青木川因一個川道內有一棵青木樹而得名,因魏輔唐和古建築而名聲大振。十三年間筆者三赴青木川見證了這座小鎮旅遊從粗放式發展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從最初的散淡、頹廢、舒適,到如今的商賈林立。並於小說《青木川》主人公“許忠德”,現實中的徐種德老人接下三代之誼。我在2017年10月二赴青木川一文中說:有人說,去青木川主要是看魏輔堂。我想,青木川的故事絕不是一個人的,因為歷史是一群人共同演繹的,尤其像種德老人那一批學成回鄉造福桑梓的學子和默默無聞的鄉親,他們是親歷者,也是書寫歷史的人……今天,將十三年前三篇小文整理重發(連載),只為讓大家看到它之前的模樣。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初進青木川】

青木川是陝西西南角,陝、甘、川三省交界處,充滿傳奇故事的一座歷史古鎮。她發軔於明中葉,成型於清中後期,鼎盛於民國,是羌漢雜居地區。先後稱草場壩、回龍寺、回龍場、永寧裡、鳳凰鄉、青木川。我曾翻閱大量的文字介紹,對這裡仰慕已久,適逢國慶黃金週組成八人旅遊團隊,前往探尋那段逝去的歷史。

從西安出發,沿眉姜公路穿越秦嶺,雖未翻越較高山峰,但卻領略了秦嶺的雄俊、剛毅,儼然守秦將軍,忠實地守衛著境內公路。接近漢中時,雄偉、挺拔的山峰登時變得圓潤、舒緩,山坡上也有了人家。我曾將秦嶺比做男人的山,來到陝南秦嶺的陽剛被柔美取代,南北分界一目瞭然。出漢中石門沿嘉陵江西去,漢中東至寧強七里壩一路高速,快捷、平穩。繞過寧強縣城右轉,向西北方向行進,經過寶城鐵路咽喉重鎮陽平關,穿過燕子砭向西南行進,與寶成線並行一段。因天色漸晚星星點點的鐵路燈宛如浩瀚大海中的燈塔,為我們指引航線。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山漸漸朦朧,水已不見蹤影,只有偶而聽到的流水聲驗證著我們伴水而行。

因前幾天連續下雨,腳下的公路被雨水沖洗的格外乾淨,看得出是新修不久。路雖狹窄,且曲折、蜿蜒,但卻非常好走。過了廣坪向西南方向拐,沒多大工夫就到了曾是茶馬古道重鎮的青木川了。

飢腸碌碌,人困馬乏之際,眼前豁然開朗,一條閃爍著並不華麗燈光的小街呈現在我們眼前,一陣騷動之後方知是青木川新街。平靜之後放眼望去,四周山峰蔥蘢,霧氣重重,若隱若現間只有被山包圍的感覺。耳畔流水聲也大了許多,空氣格外清新。河的對岸就是我們心儀已久的青木川古建築群。眼下的頭等大事是慰籍肚府,畢竟“透支”已久。

令人欣慰的是一個有心的年輕人,被青木川奇異的傳奇經歷所感召,做起了導遊,夜半還堅守在鎮上,尋覓往來的遊客,實現著自己人生的價值,他就是高英華。一行正苦於人地生疏不知所蹤,高英華悄然出現了,他隆重介紹了青木川,恰如其分地推出了自己,不式時機地推薦了“金鑫飯店”。我們落座請其一同進餐,被委婉推辭,但明日遊程在簡潔的語言中產生信任的基礎上基本敲定。

初來乍到,彷彿按部就班,一股暖流悄悄潤進心田。

更令我們開心的則是恰逢“金鑫飯店”店主李錦芳閨女的大喜。進入飯店喜氣盈門,後院廚房院落,桌上地下、鍋裡盆裡,皆是主人為女兒出嫁準備的佳餚,雖已宴過70桌,但一應蒸碗還有大量剩餘,從主人厚道的做派中映出青木川淳樸的民風。耳聞目睹了種種美食大家均已口舌生津,噓唏不已。在此吃飯吧,沾沾喜氣。

青木川傳統飲食中有“七大碗”之蒸嘗,因不齊全有甚吃甚吧。主人不顧白日勞頓立馬點火做飯,熱情好客的傳統在現代化的城市中被忙碌所忽視,在這裡卻被忠實的傳承著、發揚著,我們的所見所聞詮釋了大山內外對文明的不同認識。

片刻,青木川的黑夜中又升騰起一股炊煙.......

一杯熱茶下肚,身上暖了幾分,農家飯菜也逐漸上齊:涼拌豆乾、拌厥菜、米粉肉、清蒸雞、鹽菜炒臘肉、羅卜炒豆乾、炒酸菜、炒豆芽、金魚豆腐湯,八菜一湯、喜氣洋洋,主食為饅頭,輔以啤酒。因經常自駕出遊,陝南的飯菜已很熟悉,大家狼吞虎嚥的吃了各自垂涎的農家菜,酒足飯飽,贊聲連連。一算帳,60元,眾皆匝舌,真乃經濟實惠,好吃不貴,酒興所致脫口而出:

莫道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仗無時夜叩門。

1)師出有名,圖標為證,一目瞭然,安全保證。(當年古城車友會車友召集)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2)陝、甘、川三省交界處“雞鳴三省”的清幽小鎮青木川。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3)比美國電影《廊橋遺夢》中的廊橋更漂亮的中式廊橋飛鳳橋。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4)小鎮上明清建築一瞥。許多標語依稀可見,小鎮民風淳樸。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5)採用傳統榫鉚式結構的建築現在越來越少見了。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6)一段塵封的歷史,一個深邃而又悠遠的神秘古鎮......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7)田野文物隨處可見,保護完整,反映當地居民的文化素養。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8)今天的飛鳳橋。

十三年的青木川,見證一座小鎮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嬗變(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