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旱棗子,澇栗子,不旱不澇收柿子”啥說法?農民種作物經驗

俗語“旱棗子,澇栗子,不旱不澇收柿子”啥意思?老農種作物經驗

在城市裡,大家談論的大多都是比較有文學性或者是科技方面的大知識,卻很少有人談論如何去種植農作物,或者是關於農業方面的問題,因為很多人雖然表面上說農民這一職業很好,卻是不願意回去種植做農民的。

雖然農民看起來就是那些沒有多少文化的人,但要是讓城裡的那些對農業知識非常瞭解的人去種植的話,其實並不一定能像說的那樣簡單,他們懂得許多的相關知識,可他們卻缺乏相關的技術。

而那些靠常年實踐而獲得經驗的農民,雖然沒有看過太多的書,但是他們長期積累的經驗比那些官方的乾點子要好得多。所以在農村裡面,有著很多關於農業方面的俗語,都是他們總結長期的種植經驗得來的。

就比如說“旱棗子,澇栗子,不旱不澇收柿子”,這句話啥意思呢?它說的是老農多年種作物的經驗之談,然後精簡為俗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棗子生長期間,天旱的話,棗子會結的比較圓,質量也就會好得多。而在種植栗子期間,雨水好的話栗子會生長的好一些。

總的來說這句話就是提醒種植的農民,在選擇種植物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不能看別人種什麼種的好就去照著別人的種植,而是要考慮一下當地的雨水情況,根據自己這裡的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作物,只有這樣,種植的農作物才能長得好,產量、質量才會好。

還有其他的一些關於農作物的俗語,差不多都是農民們總結經驗得來的,道理也各有特點,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些相關的信息,今天小編就先介紹這一個,畢竟只是想要給大家說說農民們也是有著別人沒有的能力的,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是個文盲,他們懂得的東西其實我們也不一定懂得。

而在社會里,當一個人吐槽農民的時候,儘管很多人都會批評這個人,然後為農民們點贊。但是大家也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支持。

在現實生活裡面,很多人在遇見渾身髒兮兮的農民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心中帶著一絲嫌棄的,只是道德感告訴自己不能看不起農民,真正能做到對農民友好親切的人,是不多的。

小編自小就是生於農村,成長在農村,所以小編知道,農民們其實懂得許多知識得,就像什麼時候可以種什麼作物,什麼時候可以施肥,怎樣分佈作物才能使產量更高......這些知識我們可以在書上看到,但是天氣從來都不是固定的,書本上的知識只能作為參考,想要真正懂得農業,還是要實踐。

而農民們卻不用看書,長期以來的實踐經驗比書本知識有用多了,他們腦子裡的財富是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的。所以,小編覺得,農民其實也是非常有才華的,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