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01

前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2019年,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

其中,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這意味著,II型大城市在落戶上將不得再有“社保年限要求”。

同時,前幾天,杭州出臺《關於貫徹落實穩企業穩增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政策舉措》,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第18條“強化引才育才保障與服務”中的一句話:全日制大學專科以上人才,在杭工作並交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繼西安、武漢、石家莊之後,搶人大戰愈演愈烈,大家都在放鬆落戶條件

以前人們想進城都很難,但現在想去除北上之外的一二線城市,也沒那麼難了。就以杭州為例,去年杭州人口增長33.8萬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說到杭州,又不免要想起我們溫州。在這一輪搶人大戰中,去年溫州就發佈了《關於高水平建設人才生態最優市的40條意見》,其中根據《溫州市區戶口遷入暫行規定》,《溫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中ABCDE類人才、本科(含技工院校技師班)以上學歷和應屆大專(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畢業生可先落戶後擇業。當然,還有其他方法,但有眾多條件限制。

從目前來看,溫州的落戶門檻,比杭州還要高。是不是很奇怪?而去年溫州人口增長,約3.5萬人,除去出生人口、死亡人口,還稍有外流。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當前,隨著入戶上海門檻的提高,許多溫州人外出工作及生活首選地就是杭州。

在杭溫州人具體數據有好幾個版本,有說20萬人,也有說40萬人的,更有說60萬人的。

其實你們不用考據這個數量,只要你問問身邊的朋友,有多少人在杭州工作及生活就知道了。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02

這幾年,杭州的爆發、溫州的寂寞,其實是在全國城市發展趨勢背景下發生的。

省級首位度:在中國總人口難以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城市競爭、省際競爭日漸白熱化,每個省份都以省會為中心,提升首位度,以集中全省之力打造一座國際大都市。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這不僅僅關係到所在省份的臉面,還影響到所在省份能否獲得更多、更好的國家資源。這方面,不僅每個省都在做,而且國家還支持這麼做。

去年,濟南、青島、廈門、瀋陽、大連、哈爾濱、南京被中央巡視組點名“引領帶動作用不夠”,措辭中提及“龍頭作用不夠”、“省會作用不夠”、“中心城市作用不夠”等等,它們全都是副省級城市,不是省會就是計劃單列市。

政治優勢崛起:省會城市在省內佔據絕對的優勢,不僅僅擁有決策權、管轄權,還藉此集聚了省內大規模、最優質的科教文衛資源,最終為省會吸引、儲備了大量人才,並帶動其他各方面資源的集聚,如高考填志願等。

高鐵樞紐形成:每個省都憑藉政治地位優勢,將省會打造成高鐵樞紐,向省內其他城市輻射。最終,每個省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抵達省會,讓省內其他城市成為省會城市的腹地,奠定省會城市的中心地位。

省會離家更近了,大家去省會更方便了,那麼各方面的意願也就更強了,包括辦事、消費、娛樂、就業、生活等等。

陸權復興:上世紀90年代起,依託外貿業的發展,沿海城市崛起,而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與國家戰略的調整,沿海城市發展明顯放緩,相反出現陸權復興的現象。省會城市往往位於一個省偏中心的位置,沿海的極少。

以前,我們覺得東南沿海是國內最好的區位。直到有一次樓Sir去武漢,發現從武漢出發,坐飛機和高鐵到國內主要城市普遍在1.5小時左右。突然發現,像武漢這樣的中央地段,才是好區位,這是對陸權復興最強烈的感受。

如果武漢好了,在溫州的湖北人,為什麼不去離家更近的武漢?除了我們的省會崛起,還有內地省會的崛起,也在分流著我們的外來人口。

還有鄭州和長沙等城市。

城市群的集聚: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紛紛加強聯繫,它們之間的分工、協作進一步加強,一體化、同城化進一步緊密。在這個過程中,省會、直轄市的部分資源,會率先外溢至城市群內部的普通城市。

這些大趨勢,跟溫州,好像基本上沒什麼關係,但是跟杭州全都有關係。


03

即便如此,杭州還是要繼續敞開大門、降低門檻,歡迎普通人才。而我們,依舊將目光盯著少數高端人才,對於普通人才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比如,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事業單位招聘,幾乎面向雙一流大學、研究生,門檻比國家省裡組織的公務員考試還要高。

另外,各方面的優惠政策,也基本上面向高端人才,甚至連諾貝爾獎都出來了,普通人才好像很難被重視

如果說“大拆大整”造成的人口流失是客觀的、被動,是城市轉型發展的代價,那麼“減員增效”造成的人口流失則是主觀的、主動的。

前些年,樓Sir在雙嶼、茶山等地都能明顯看到路上掛著減少外來人口的宣傳標語,據說許多鄉鎮、街道機關也都有減少外來人口的指標、任務。

一座三線城市、普通地級市,有段時間在盲目學北京、上海的做法?!或許機器換人是有必要的,但明確提出減少外來人口,難道想說明溫州是一座封閉、排外、不歡迎外地人的城市嗎?!目前的我們,有資格對進來的人口挑三揀四嗎?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好在,這幾年,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標語、再也聽不到這樣的口號了。但是,走了的外來人口,很多都不再回來了。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現在,溫州很多企業,照樣招工難,並不是要招多高學歷的人,只是要招一些普通人、技術工人。就連普通市民都在抱怨,各方面的服務業從業人員,服務水平、服務質量都不見得提升。這也分別影響著溫州的營商環境、生活質量。

在樓Sir看來,刻意追求高端人才,對溫州來講確實很應該,但強扭的瓜不甜,特別是溫州現有的產業層次,難有大作為。

對溫州來說更急迫的是,現階段還是要先做好人口數量的積累,人口比人才更重要。人口多了,自然會出現人才。

特別是在大都市圈建設、快速城市化發展大背景下,溫州應改變以往吸引人才向吸引人口政策的轉變,避免再次閃失戰略機遇期。

04

面對省會崛起、陸權復興、高鐵建設、城市群集聚,溫州在人口方面,相當不樂觀。跟其他地級市一樣,溫州也遭遇了省會城市的虹吸效應。

溫州該怎麼辦?無論如何,溫州都不該放棄、自暴自棄。雖然溫州趕超省會城市不現實,但縮小差距還是有可能的。溫州在主觀能動性方面,還遠遠沒有發揮到極致。

畢竟,落後就要捱打,在城市之間也一樣。就像上海人在相鄰的啟東、嘉善等地買農房、低價商品房放骨灰盒,這就是大城市的人欺負小城市,小城市的人還無力反抗。但是崑山強大,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其實在樓Sir看來,溫州要給外來人口送房子,才有吸引力,多建一些建築面積60㎡以內的兩室一廳,用來吸引外來人口。如果這太誇張了,什麼共有產權啊、成本價購房啊,都可以嘗試。

當然,以溫州的財力,想做到這一點,不現實,以上純屬玩笑。

但是溫州,必須降低落戶門檻,甚至可以零條件落戶。再不濟,最核心的鹿城區可以設個門檻,其他區域低門檻甚至零門檻。

同時,還應扶持產業。這個是根本。至於經濟學方面的東西,樓Sir就不班門弄斧了。但是樓Sir想說的是,引進新興產業,不等於要淘汰傳統產業。只要是市場有需求的產業,哪怕是傳統產業,也完全可以做精。

如今的意大利沒有一絲生機與活力,但佛羅倫薩的皮具產品,比溫州的要精緻得多。若是為了引進新興產業而破壞傳統產業,則很可能得不償失,畢竟新興產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完整的產業鏈是溫州的一大優勢。

增加剛需住房供應,建設適合外來人口的新城。現在樓Sir認為,這座新城很適合建設在S1線的始發站桐嶺,否則建設軌道交通的錢也白花了。(參考: )

提升城市首位度。加快建設市區的CBD、現代化商圈、現代化交通網絡等,提升市區城市能級,總之一切建設一定要集聚。還有,必須推進對市區相鄰郊縣的撤縣設區。(參考: / / / )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陳輝(航拍)

增加高校數量。不指望溫州出現多頂尖的大學,但可以增加一些專科類學校,吸引、儲備人才。(參考: )

義務教育擴招。多建設小學、初中,讓外來人口的子女能在溫州上學、與父母團聚,把感情、人脈留在溫州。不管他們今後還在不在溫州,總有人會報答這座城市的。

發展旅遊業:這與城市的政治地位、區位無關,且能很快增加大量流動人口,同時帶動服務業發展,自然會增加常住人口。(參考: / / )

其實這些,我們都在做了,也都是老生常談,有些工作也作出了很好的成績,但我們推動的力度夠嗎?持之以恆了嗎?

05

當前,溫州確實面臨人口問題。但是這不代表溫州面臨人口危機。溫州依舊有900多萬人口,市區也有300萬人口,依舊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也是一個不小的市場。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客觀事實。為什麼要特地指出這一點,因為當前已經有很多人,把“溫州沒人了”、“溫州成了空城”“溫州人走光了”之類的誇張言論掛在嘴上,以至於得出“溫州沒人,做什麼都沒用”的結論。

雖然客觀分析下,這些言論非常可笑,但很多溫州人都把這些可笑的言論掛在嘴上,反而會加劇溫州的人口問題。

謊言千遍成真理,這些可笑言論的傳播,讓外界的人信以為真,加劇溫州城市的負面形象,對溫州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江南皮革廠的廣泛傳播,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還有什麼炒房團、溫州髮廊,還嫌少嗎?

當然,也要警惕部分利益集團,拿人口流失做幌子,阻撓地鐵、城市綜合體等建設,乃至土地供應規模的擴大。這種別有用心的既得利益集團,為滿足自身利益,置城市總體利益不顧,終將讓溫州人口的微增,變成真正的流失。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說溫州城市綜合體除週末外都沒人,市中心百貨也沒人,而杭州的商場都是人,以證明溫州沒前途、杭州有前途,還得到不少人的認同。

事實上,這種片面的分析,並沒有考慮溫州城市綜合體的所在位置、周邊環境,市中心落後的百貨模式,更是忽略了杭州部分地段不差的城市綜合體同樣冷清的現實。

每個人,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問題,所以,樓Sir希望每一個溫州人,在溫州處於關鍵時刻,能夠客觀地指出溫州的問題,客觀地給出評判、建議,而不是瞎抹黑自己的城市。

杭州持續高調搶人!溫州會被“虹吸”嗎?

你們如果認同樓Sir的觀點,請在文末點贊哦!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樓市IN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鏈接跳轉原文哦!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