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位于井陉西南晋冀两省交界处,距县城28公里,原属山西太原府平定州承天都(今娘子关)管辖,1959年划归为井陉县南障城镇。2010年国家文物局授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始建于元末,大部分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这里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木质门窗,碧瓦青砖,斗拱飞檐,气势宏伟,向人们展示着一代晋商曾经的辉煌。有人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村内主要街道分成上街、下街、中街,另有5条巷子穿插其中。村口有一棵唐代栽植的、饱经沧桑的千年古槐,不仅树心枯朽,其树皮也干枯如黑炭,仅靠少部分树皮活着,却仍是枝叶繁茂。皱黑的表皮、曲虬结的枝干,向人们诉说着它饱经的千年风霜。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古槐的后边就是甘桃沟口,山口上建有一座“灵慈阁”,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关帝庙,下层门洞是通往村子的石板道,门洞青石拱券正面上方写有“接脉通全”四个字,反面上方写有“襟山带河”四个字。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子四面环山,犹如山间盆地。因地处晋冀交界、太行山腹地,大梁江自古就远离兵连祸结。根据记载,元代以前,这里就已经有赵、杨、樊、高、马、程等多姓定居,元至正24年(公元1364年),有王姓迁来,逐渐形成康、王两大姓氏。明正德14年(公元1519年)梁氏先祖梁标从平定城西棋盘街迁来,砌石为居,因村子邻近的四十里山沟桃树居多,春节桃花烂漫,秋季山桃甘甜,村名为“甘桃沟”。 后来,梁氏家族子孙兴旺,清代乾隆年间还出了一门文武两举人,逐渐成为全村第一大姓,村名遂改为“大梁家”。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山洪暴发,犹如江水激荡,冲毁了农田,造成很大损失,村名又改为“大梁江”村。时至今日,满沟的山桃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花椒树、核桃树和柿子树等。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山西民风民俗。自明朝万历年间,大梁江的祖先开始砌石为居,逐渐繁衍出一处“晋冀合璧,巧采京华”的村落。大梁江房屋的石材均选自当地,有的原石未动,有的錾迹斑斑。砌筑方法有干砌和浆砌两种。一座连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集太行传统民居之大成,它也因此而享誉“井陉梁家大宅院”、“大山深处的乔家大院”、“太行历史民居博物馆”等雅称。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迄今,大梁江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就有162座之多,房屋3000多间。村子里的3条街道、5条巷子,总长3700多米,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铺成。走在大梁江的街巷间,眼界所及,尽是二层或者三层的石楼,脚下触及,皆是久历踩踏而光滑圆润的青石。遗憾是此行恰逢阴天,若是雨后来,街中那湿淋淋鹅卵石和石墙、青瓦就会显得更加光亮油润。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村庄依山坡而建,所以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织。两侧的房屋更是依坡就势,参差错落,古色古香。院落以四合院为典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些四合楼院。在所有建筑中,最有代表的是“一宅九院”,是大梁江最豪华的四合院。这原是乾隆年间武举人梁深的楼院。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可惜的是,许多典型的四合院都铁将军把门,我未能欣赏到其内部之精华,实为遗憾。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