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居直:有一些話,是父母必須對孩子說的,為了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平常在家,您最常對孩子說的話是什麼?

我們姑且稱它為口頭禪吧。我曾經仔細聆聽這些口頭禪,發現這些話在無意間暴露了說話者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想,大家實在有必要確認一下自己的口頭禪,以瞭解自己。

“快去做功課!”孩子上小學以後,這句話突然變成許多母親的口頭禪。母親們說這句話並不是故意的,但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口頭禪更代表了她們心裡真正的想法。

孩子一天到晚都聽到這句話,但是知道自己應該用功讀書,所以也沒有辦法反駁,只能沒好氣地回一句:“我知道啦!”或許孩子真正想說的是:“煩死人了!這麼囉嗦!”可是一說出這些話,少不了又要和爸媽吵上一架,所以孩子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忍了下來。

個性乖巧柔順又認真的孩子,從早到晚聽這句話,很容易被洗腦,順從父母的要求,認為只要用功唸書,所有的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父母看到孩子這麼聽話,也很放心。

松居直:有一些話,是父母必須對孩子說的,為了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可是,這樣真的就可以放心了嗎?

用功讀書是為了什麼?

那還用說?當然是為了獲得好成績!

獲得好成績又為了什麼?

為了進好學校呀!

進好學校以後呢?

畢業以後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呀!

找到好工作,又能怎麼樣呢?

當然就能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會地位囉。

為什麼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會地位呢?

這個嘛,因為這樣才能幸福呀!只要在經濟上不虞匱乏,在社會上受到肯定,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就會很幸福的。

這樣真的就會幸福嗎?

許多表面上看起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家裡的每個成員卻不知道自己活著有什麼意義,也沒有嘗過幸福的滋味,成天生活在不安和不滿的痛苦深淵中。還有不少家庭,全家人感情疏離,各自為政,過著孤獨而寂寞的日子。

松居直:有一些話,是父母必須對孩子說的,為了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幸福到底是什麼?

有一些話,是父母必須對孩子說的,為了使他們健康地成長,將來能夠靠自己的力量過活。

例如: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該追求什麼?“活著”的真諦何在?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父母就應該向他們灌輸這些道理,讓它們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裡。

唸書給孩子聽,也就是為了傳達這些觀念。

還有一些父母的口頭禪是:“看書去!”這句話和“快去做功課!”比較起來,意義非常含糊,充其量不過是在強調讀書是一件好事,一定會對功課有幫助。

很抱歉,我要拿我自己做例子。我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開始,到他們十歲左右,一直唸書給他們聽,從沒有間斷過。我念的書範圍很廣,其中包括圖畫書和為數眾多的兒童文學作品。

我可以保證,到目前為止,我沒對孩子們說過一句“看書去”,但孩子們卻各自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孩子們經常聽我念書,他們似乎逐漸親身體驗到,書是多麼有趣的東西。在真正開始“讀書”之前,他們已經徹底地愛上“書”了。


松居直:有一些話,是父母必須對孩子說的,為了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我數不清我到底念過幾百本書給他們聽,但其中有不少是我自己非常喜歡、希望全心全意和孩子們分享的故事,也有我小時候百聽不厭的故事。有時候,說著說著,我自己比孩子們還陶醉。我常在事後才察覺到,我期望某個故事能讓孩子們瞭解某些事情,或產生一些特定的想法或感受。

唸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即使經過幾十年,我們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

孩於們長大以後,我才真正瞭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的意義在哪裡。我也發現,通過念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父親的想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

對一個人來說,什麼是真正的幸福?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人應該靠什麼活下去?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書,已經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說得一清二楚了。

這就是書。

書裡清楚地記載了什麼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聲音,告訴孩子書裡所寫的事情。這比起讓孩子自己看更有意義。

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帶給別人快樂。只有父母,才能帶給孩子快樂,使孩子幸福,而這樣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

盼望您能用自己的聲音和話語擁抱孩子,讓他在溫暖生動的話語中成長。

因為,親子之間豐富的語言交流,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

松居直:有一些話,是父母必須對孩子說的,為了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