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作者 | 姜 鵬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某種意義上,“智行隆中”項目所要前往的方向與雄安新區智慧出行的雛形如出一轍。

身處技術爆發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技術加速普及,數字化轉型加快,全球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迎來裂變,作為這一切變革的載體,城市的內涵也在發生質變。

這也是雄安新區誕生的意義。這是一座深處京津冀腹地的城市,這是一座為解決全球大城市病而締造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國樣本,千年大計是它的頭銜,其歷史的厚度、分量、使命凝結著一個國家的期待。

一切如此之新,一切等待命名。

這注定會是一座完全不同的城市。在一開始,“一張白紙”的雄安就站在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高起點上。這是時代所需,在信息化快速發展基礎上,智能化蓬勃興起,帶來歷史上生產、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

現在,在距離雄安新區997.4公里的中原腹地,在一家位列全球500強的汽車行業尖兵——東風公司、一家擁有全球核心信息技術的科技公司——華為,以及一座大環境利好的中原城市——襄陽市的三方牽手中,在一場以“智行隆中”打造城市智慧交通體系的探索和實踐中,一座同樣以智慧城市為目標的樣板間在千古帝鄉古隆中強勢落地。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智行隆中’項目是東風攜手襄陽市政府以及華為,集各家之所長,共同進行的一次產品+服務+科技、打造城市智慧交通體系的探索和實踐。”2019年4月2日,在“智行隆中”戰略合作項目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落地襄陽發佈會上,東風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介紹道。

就這樣,為城市智慧交通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實現智慧出行,“智行隆中”為智慧城市的打造貢獻自己的思考與模式,以期幫助襄陽成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中原樣板間。沿著華夏中軸線,從南向北向雄安新區看齊。

但概念是概念,行動則是行動。“智行隆中”又該如何兌現這一切?東風公司在這一智慧方案裡承擔著怎樣的角色?

首先走進行動中的“智行隆中”。

01.

三方聯動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一起幹。”2018年12月的一天,在反覆醞釀之後,三位身處智能化風口的中年人在電話裡終於達成一致意見。

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身份即是明證。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首先是尤崢,他執掌東風公司智能網聯等新興業務。而智能化作為東風公司實現“三個領先、一個率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東風公司踐行國家層面倡導創新驅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路徑,使命不可謂不艱鉅。

另一位是華為汽車行業解決方案部總經理何利揚。他需要在全球經濟向數字經濟時代轉型中,利用華為在數字化領域的技術優勢在汽車行業實現商業落地,搶佔傳統制造商向數字化轉型先機,要求並不低。

最後一位是李德璋,身居襄陽市副市長一職。這座與汽車工業結下不解之緣的城市是國家新型工業化(新能源汽車、軍民結合、再生資源利用)產業示範基地,正在建設綜合能力全國第一的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如何在大環境利好中充分利用汽車工業的裂變,幫助襄陽達成“一極兩中心”的戰略要求,成為這個城市賦予的重擔。

在ICT領域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在場地、政策軟硬件環境方面提供支撐的地方政府,在智能網聯汽車研發、生產、測試、應用領域發揮主體作用的汽車廠家,三者同臺呈現,頗為難得。而讓他們躁動,並推動他們成為共同的追夢人,源自一場智能化的變革。

時代的幡在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突破和創新,以信息技術與製造業加速融合為特徵的智能化風起雲湧。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期待能夠深層次融入到汽車行業之中,“五化”(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明顯,智能化成為汽車行業深刻變革的重要推手。

“從汽車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及應用的發展來說,‘五化’趨勢已是行業共識。但是,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已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術進步,而是將從根本上動搖傳統汽車的定義和概念。”東風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唐騰認為,智能化的到來會顛覆對汽車文化的認識,有重塑產業結構的力量,“加上共享化所引發的商業模式革命和創新,未來的汽車——或者只能抽象地說,未來滿足人們各種出行需求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會是怎樣?”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而在清華大學教授成波看來,基於數字技術的智能化不僅面臨著技術瓶頸,還涉及到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法律法規等現實場景的配合。

“智行隆中”項目給出了答案。

這一項目中,它們充分利用東風公司在汽車研發、製造、檢測、出行等領域的雄厚實力,華為在5G、車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華中大區數據雲計算資源優勢,以及襄陽市獨特的區位和產業優勢,在清晰的角色中以汽車為載體,打通技術與環境壁壘,共同打造智慧交通體系。

這讓每一步戰略佈局齊整有序。

未來,“智行隆中”項目將圍繞智慧汽車谷、智慧出行、智慧物流和智慧交通雲平臺等四大工程,從產業智慧到城市智慧,構建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城市,實現從1.0到3.0三步走戰略。

其中,“智慧汽車谷”將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為核心,依次建成技術領先、場景齊全、配套豐富的數字化試車場、虛擬仿真試車場和自動駕駛示範區,開展封閉、半封閉和開放道路測試,並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小鎮,吸引上下游研發、生產、試驗、運營企業聚集。4月2日當天,湖北省首張智能卡車和智能客車道路測試牌照就從這裡發出。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智慧出行”將圍繞城市交通體系,建立以改善城市居民出行體驗、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減少各類資源消耗,打通長中短途多種旅行需要、融合公共交通方式和個性化私人偏好等不同需求的出行方式。

“智行隆中”的第三個模塊——“智慧物流”將構建以自動駕駛、V2X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無人物流和無人倉儲,改善目前道路交通貨物運輸的現狀。

基於互聯技術的數據採集、融合的智慧交通雲將構成城市智慧交通體系的大腦,為前三者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智慧交通雲通過和城市其他領域設施所傳輸的數據交換融合,產生出全新的應用場景和生活形態,豐富城市的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方式,成為未來驅動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可以說,“智行隆中”項目的目標是以襄陽市為核心,在積極打造以城市智慧交通體系為入口的城市建設過程中,通過對智慧汽車、智慧出行以及背後巨大的城市管理、經濟運行、市民生活大數據的連接融合,對城市生態及生活方式的不斷開發和完善,打造出一個先進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創新試驗區以及智慧交通標杆城市。

唐騰認為,“智行隆中”項目在改善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時,探索以汽車工業為代表的中國製造業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之路,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新舊動能轉換,最終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全面高質量發展。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一整套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已經呈現,一個智慧城市在中原腹地呼之欲出,與千里之外的雄安遙遙相應,殊途同歸。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汽車集團中,真正讓一個城市實現智慧轉型並在此中擔任主角,東風公司是不折不扣的領路人。

它如何洞見這一切?

02.

體系佈局

它長4500mm、寬1800mm、高2100mm,似密封的盒子,樣子有些呆萌,像一個胖小子。它可供6人乘坐,有著介於Bus&Taxi之間的舒適型共享出行空間。它既沒有駕駛座,也沒有方向盤、油門和剎車,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前臉後尾,它是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達到了L4級。

它叫Sharing-VAN移動出行服務平臺,具備一鍵招車、動態限速、環島通行、動態避障、多車編隊、自動泊車及後臺招車、遠程控制、調度監控等13項功能。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此外,它承載了LTE-V/5G、無人駕駛、新能源電動汽車、公共/共享出行服務等多方面的功能和技術成果,融合了東風公司“五化”技術成果,旨在探索下一代公共出行服務新模式,代表了東風公司對未來智慧出行的思考。

“經歷百年發展的汽車行業從未停止深化認識,始終是社會先進生產力方式的承載平臺,是一個社會先進文明的成果集成體。”從事汽車行業多年,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認為,所有先進生產力的方式都在汽車上率先實現,“新技術的成熟與規模運用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突破,承載著一個社會的先進文明不斷的往前走。汽車改變生活。”

汽車“五化”就是在用實踐與創新不斷回答汽車是什麼的問題,而智能化是最銳利的武器之一。竺延風和東風公司更是捕捉到了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除了“智行隆中”項目成行以及Sharing-VAN誕生之外,他們從未停止賦予汽車工業以智慧的思考與探索。

“智能化將不僅僅用於產品打造方面,在生產製造、成本控制、內部管理上,智能化同樣發揮巨大作用。”竺延風認為,智能製造可以在生產、製造成本實現管控,而智能技術應用和車聯網技術應用可以使產品在配置上進行個性化調整,實現集約型生產。

智能化,從來都是體系佈局。從生產製造、內部管理以及終端銷售,智能化正從上而下地改變著整個體系鏈。

靜水流深。

生產製造方面,神龍公司位於成都的工廠能夠實現從商務訂單、生產計劃到整車生產跟蹤、新車儲運的全過程協同,擁有產品服務智能化、生產方式智能化、生產裝備智能化、供應鏈倉儲智能化四大優勢。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其焊裝車間具備自動焊接、自動輸送、自動預裝成型、自動在線監測等各類型機器人共有440餘臺,實現100%焊裝自動化、柔性化、訂單式生產,可滿足5+1車型共線生產。

內部管理上,在2013年成立的東風日產信息系統與技術部依託於大數據技術進步,幫助公司實現信息化管理,內部運行系統的大幅降低,實現了管理優化、效率提升,成功為企業運行減負。

東風風神與東風啟辰則用產品搶灘智能時代。前者旗下全新一代東風風神AX7搭載的WindLink 3.0人工智能車機系統正以其快速、聰明、人性化、AI生態等特色,為更多的用戶帶來全新智能出行體驗,成為東風風神邁向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的“殺手鐧”車型;而後者啟辰D60更是以“智慧大腦”出名,這一整套智能系統不僅幫助它打開市場,更是藉此完成了對東風日產的技術輸出。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終端銷售上,以大數據分析為依託,2015年8月,東風日產旗下車巴巴悄悄地上線了。它是東風日產嘗試電商銷售的新模式,是依據數據營銷而採用全新營銷模式的嘗試。

2018年,共有153.7萬網友通過車巴巴獲得了購車優惠,其中66萬網友前往4S店看車, 38.7萬名網友憑藉著車巴巴的優惠完成了購車,而微信在線預約、iPad 接車、快捷支付、微信點評等服務正不斷改善客戶體驗和經銷商服務效率,提升客戶滿意度,這成為了東風日產智享體驗的範例。

出行版塊上,新建立不久的東風出行平臺則利用信息技術的進步,將前端運營及後端支撐高效互聯互通、有機融合的高科技互聯網汽車出行平臺,完成分時租賃、網約出租等業務,實現智慧出行。

GBN觀察 | 智行隆中:三方聯動 智慧落地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智慧地佈局新工廠。武漢基地上最現代的工廠目前已經啟動,最先進的智能技術會投入應用。這就是東風公司實現智能製造大布局的一部分。”“智行隆中”戰略合作項目的溝通會上,尤崢進一步透露。

智慧路上,東風從未停止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