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日】4月10日海慈神經內科將舉辦義診活動

今年4月7日是第70個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將2019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全民健康覆蓋”,國家衛生健康委將中國宣傳主題定為“維護人人健康,邁向全面小康”。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在主題日到來之際,海慈醫療集團將舉辦義診活動。神經內科郭瑞友主任醫師、唐詠春副主任醫師、於春蕾副主任醫師等專家將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指導及健康宣教活動,屆時免普通掛號費。

時間:4月10日(週三)下午13:30-17:00

地點:國醫堂二樓內科門診區域內神經內科門診

微笑面對帕金森病

日前,市民53歲的劉女士從3個月前開始逐漸出現運動遲緩的症狀,繫鞋帶、扣紐扣比先前緩慢很多,寫字也越來越小。最近她左手不自主地輕微顫抖,抓東西費力,輕度左肩疼痛和步態緩慢來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神經內科門診就診檢查,診斷為帕金森氏病。

據神經內科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唐詠春介紹,我國帕金森患病人數約300萬,居世界第一,65歲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1.7%,70歲患病率達3%-5%,是排在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目前帕金森氏病越來越趨年輕化趨勢。

從歷史上看,帕金森症並不常見,以1855年的英國為例,全國只有22人死於帕金森病。而如今帕金森病增長迅速。統計顯示,1990年至2015年,帕金森病患者人數翻了一番,超過620萬人。專家預測,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200萬。


【世界衛生日】4月10日海慈神經內科將舉辦義診活動


神經內科義診資料圖

您瞭解帕金森病嗎?

近年來,帕金森病在我們的耳邊、眼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包括數學家陳景潤、拳王阿里、教皇保羅二世、政治家阿拉法特在內的諸多大眾熟悉的名字都曾與帕金森病相關。

可是您瞭解帕金森病嗎?若您或您的親屬一旦不幸罹患上帕金森病,您知道該怎麼辦嗎?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其症狀表現為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姿勢平衡狀態等,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是因位於中腦部位“黑質”中的細胞發生病理性改變後,多巴胺的合成減少,抑制乙酰膽鹼的功能降低,則乙酰膽鹼的興奮作用相對增強。兩者失衡的結果便出現了“震顫麻痺”。


【世界衛生日】4月10日海慈神經內科將舉辦義診活動


帕金森病致病因素

帕金森的發病機制目前最流行的有:年齡老化、遺傳因素、環境毒物、感染、氧化應激及自由基形成等等。

①年齡老化最常見原因之一,PD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變化,老化過程和PD中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及過氧化氫酶減低;隨年齡增加單胺氧化酶增加、鐵、銅、鈣聚集,黑色素聚集。隨年齡增長髮病率增高,高發年齡為61~70歲,其後則下降,且其黑質、紋狀體多巴胺神經元發生退行性改變,色素顆粒及神經細胞脫失,PD組明顯重於同齡正常組。臨床上才會出現PD的運動症狀。本病症狀的發生通常在51~60歲之間,按年齡推斷,如果老化是惟一病因的話,此時多巴胺水平尚未達到足夠低的程度。因此,年齡老化只是PD病的促發因素。

②遺傳因素通過對PD患者家系的詳細調查,就病因學而言已廣泛認識到本病至少一部分來自遺傳因素。

③環境毒物人們早已注意到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酚噻嗪、丁酰苯類藥物能產生PD症狀。

④感染甲型腦炎是後常發生PD、有些作者認為PD與病毒感染有關。目前還未明確證實。

⑤氧化應激及自由基形成生命物質代謝離不開氧、細胞代謝產生能量需分子氧的逐步還原,整個過程均發生在線粒體內,另外許多其他的酶、例如酪氨酸羥化酶、單胺氧化酶,NADPH-細胞色素P450降解酶和黃嘌呤氧化酶也是產生或利用活性氧的中介物。還原氧在許多正常狀態的生物學過程中具有肯定作用,但形成過多也會損害神經細胞。總之,PD並非單一因素所致,可能有多種因素參與。遺傳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但只有在環境因素及年齡老化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氧化應激。線粒體功能衰竭及其他因素等機制才導致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大量變性並導致發病。


【世界衛生日】4月10日海慈神經內科將舉辦義診活動


帕金森病常見嗎?

根據國際帕金森病學會的報道,全球大約有超過400萬帕金森病患者,其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一般在55歲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在1%以上,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增加到2%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帕金森病的患者有增多的趨勢。帕金森病是除老年痴呆外的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許多早期、症狀較輕的帕金森病患者常以為動作遲緩或者手抖是老年人的正常老化現象,尤其是有些患者僅有動作遲緩而無手抖時,忽略了就醫。


【世界衛生日】4月10日海慈神經內科將舉辦義診活動


帕金森病能治好嗎?

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無論是藥物或手術治療,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狀,並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更無法治癒。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療目標和其他不能治癒的疾病一樣,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保持樂觀心情、意志堅強、家庭關係和睦的患者,加上合理及時的藥物治療,大多能保持長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較高的生活質量,病情進展相對較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