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科普系列:全球 AI人工智能 產業人才分佈分析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領域中,產業人才約20萬人,大部分分佈在各國初創企業和科技巨頭中。AI產業人才主要分佈在美國、中國及其他國家的企業中。

全球產業人才國家分佈

從國別來看,AI產業人才主要分佈在美國、中國及其他國家的企業中。

以在初創企業工作的AI人才為例來看。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共計2617家。美國佔據1078家居首,中國以592家企業排名第二,其後分別是英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家。

其中,美國1078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約有78700名員工,中國592家公司中約有39200位員工,只有美國的50%。

美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主要以1-10人和10-50人的團隊為主,這種小型團隊共759個,佔據全美的70.41%,是美國AI初創公司的主力軍;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主要是10-50人的團隊,總量384個,佔據全國的64.86%。可以說,美國的小型創業團隊規模比中國小。在需要同等技術的情況下,美國團隊的平均能力和可創造價值高於中國團隊。

人工智能科普系列:全球 AI人工智能 產業人才分佈分析

據騰訊研究院《中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全面解讀》統計:

美國從業者人數在處理器/芯片、機器學習應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無人機4大熱點領域全面壓制中國。

自然語言處理,美國從業者人數是中國的3倍,美國20200人,中國6600人;

處理器/芯片,美國從業者人數是中國的13.8倍,美國17900人,中國1300人;

機器學習應用,美國從業者人數是中國的1.8倍,美國17600人,中國9800人;

智能無人機,美國從業者人數是中國的1.98倍,美國9220人,中國4660人;

計算機視覺,美國從業者人數是中國的2.9倍,美國4335人,中國1510人。

中國僅在智能機器人領域從業者稍多,6400人,約為美國同領域人數的3倍。

在基礎層上,美國AI從業者人數17900人,佔美國從業者總人數的22%,中國在該領域從業者人數1300人,僅為中國團隊人數的3.3%。從人數來看,美國基礎層從業者數量是中國的13.98倍,佔比是中國的6.7倍。

在技術層上,美國從業者29400人,佔據全美37.3%,中國12000人,佔據全國33%,美國從業者數量是中國的2.26倍,但兩國佔比相差不大。

在應用層上,美國從業者31400人,佔比全美39.89%,中國24300人,佔比61.8%,美國人數是中國的1.29倍,但佔比小於中國21.91個百分點。

由上述分析可見,中國AI產業的主要從業人員集中在應用層,而美國主要集中在基礎層和技術層。中國的AI基礎層人才儲備薄弱,尤其是處理器/芯片和AI技術平臺上,中國缺乏驅動能源,即缺乏高級人才支持和高端教育體系為產業發展續航。

AI 人才聚集的產業層面

截止到2017年10月,人工智能技術已至少在20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從領域分佈來看,智能機器人、語音識別、無人機是目前人工智能的主戰場,有27.8%的企業扎堆這三個領域的創業大潮中。自動駕駛、ADAS、語義識別也極為火熱,佔比均超過5%,且近2年企業增速呈上升趨勢。

而在投資方面,中國投資者在應用層關注的更多,美國投資者對於基礎層更為看重。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中,融資佔比排名前三的領域為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自然語言處理,以及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在美國人工智能企業中,融資佔比排名前三的領域為芯片/處理器,機器學習應用和自然語言處理。

人工智能科普系列:全球 AI人工智能 產業人才分佈分析

科技巨頭加強高端人才招募

由於AI產業大量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掌握在科技巨頭企業手裡,因而引領AI產業發展的人才,除了高校,很多也聚集在科技巨頭中。

在 AI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科技巨頭內部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例如,專門設立AI研發團隊,傳統研究院也正向AI研究院轉型,面向產品和技術應用項目的團隊不斷湧現。

各巨頭還將挖掘AI人才的觸手伸向了國外。例如擁有多倫多大學、蒙特利爾大學等AI研究重鎮的加拿大,吸引了大量A I人才聚集,因此,谷歌、微軟和F a c e b o o k先後在加拿大成立了A I實驗室或辦事處。

巨頭之間的人才角力

巨頭視AI人才為人工智能戰略發展的根本。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曾表示,“發展人工智能需要四個方面要素:場景、大數據、計算能力和人才。”在場景確定、大數據豐富和計算能力不斷提升的今天,人才成了重中之重,各巨頭公司在招攬AI人才上可謂各顯神通,不遺餘力。

● 青年才俊是巨頭公司爭奪的熱門對象。

從國內來看,百度推出了“少帥計劃”,專門針對30歲以下的深度學習青年科學家進行培養,並開出了100萬以上的年薪。“少帥”們將分配頂級專家導師,一年後可到美國實驗室深造,三年後有機會帶領20-30人團隊獨立領導一個創新項目。阿里巴巴對外宣佈將通過校園招聘組建一支規模達數百人的NASA“青年軍”。這支隊伍將主要進入高端AI崗位,承諾將為“青年軍”提供科學的培養體系,包括寬鬆的科研環境、專業的晉升評估、優厚的薪資待遇以及與頂級科學家共同開展研究。

● 高校是AI人才的源泉,也是巨頭們角逐的戰場。

巨頭們開出高薪吸引了高校研究人才。數倍於教職的薪水使得眾多大學教授從卡耐基梅隆大學、華盛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名校流出到巨頭公司任職。據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一名教授估計,他們的教師中有10%至20%的人“將在特定時間離開”。被譽為“深度學習三駕馬車”的Geoffrey Hinton、YoshuaBengio和Yann LeCun也走出校園,分別加入了谷歌、微軟和Facebook。為了減少教授們的入職成本,各公司也允許他們保留學校教職。

各巨頭公司還把觸手伸向了國外。加拿大擁有多倫多大學、蒙特利爾大學等AI研究重鎮,優越的移民環境也吸引了大量AI人才聚集。為此,谷歌、微軟和Facebook先後在加拿大成立了AI實驗室或辦事處。

谷歌今年在中國北京和上海新成立的辦事處也開始招人,加入到與微軟亞洲研究院、IBM亞洲研究院在中國的人才爭奪戰中來。在美國的巨頭公司走出去的同時,中國的巨頭們也在美國成立了大本營。百度在2013年在硅谷成立了實驗室;騰訊則於今年在西雅圖成立了AI Lab分部。

巨頭 AI 人才佈局的三個特徵

縱觀巨頭在AI上的人才佈局,可以發現以下三個特徵:

第一,新成立專門的AI研發組織。

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和蘋果成立了AI實驗室;Intel和百度整合資源形成AI研發事業群;IBM和微軟在原來的研究院基礎上新增了AI實驗室;谷歌則建立神秘的X實驗室孵化AI應用項目。

第二,傳統研究院向AI研究院轉型。

Google、IBM和微軟作為老牌的互聯網和IT技術公司,自上世紀90年代末即建立了完善的研究院體系。如今,Google研究院有7/8的團隊、IBM研究院有5/12的團隊、微軟研究院有7/11的團隊在做AI相關研究。

第三,組建面向產品和技術應用項目團隊。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作為電商巨頭,以自身數據資源出發,分別成立了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iDST)和亞馬遜雲服務部(ASW);谷歌和百度有成熟的無人駕駛研發團隊;騰訊則建立了優圖實驗室、模式識別中心和智能計算搜索實驗室。

人工智能科普系列:全球 AI人工智能 產業人才分佈分析

人工智能科普系列:全球 AI人工智能 產業人才分佈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