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創實驗區開進減稅降費“直通車” 幫企業合法“省錢”

今年4月是全國第28個稅收宣傳月,4月8日,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聯合朝陽區稅務局組織開展了減稅降費稅收宣傳普法進園區活動,圍繞“落實減稅降費 助力文化產業發展”主題,邀請稅務幹部走進文創園區,就文化企業普遍關注的增值稅改革、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進行解讀,為文化企業送上“政策禮包”。

稅收政策大講堂進園區 開展“一對一”政策解讀

“跟大家提示一下,一般納稅人如果年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的,可在2019年選擇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享受一系列免稅政策。”在減稅降費稅收宣傳普法活動現場,來自朝陽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所得稅科、財產和行為稅科、納稅服務科、辦公室組成的“減稅降費”政策宣講團隊人員,從最新增值稅小微企業政策開始講起,結合申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網絡上收集到的問題,重點講解了增值稅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深化增值稅改革、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及扣繳申報內容,以及小微企業普惠性“六稅兩費”稅收減免政策等納稅人普遍關心的相關內容。

“今年5月31日前的彙算清繳能不能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減免政策呢?”“有進行研發活動,但是不是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嗎?”……活動最後設置了“一對一”互動答疑環節,宣講團隊被企業負責人簇擁追問,稅務幹部們對問題逐一詳細解答。

“我們是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企業,對稅收政策不太瞭解,特別擔心誤繳影響資金流轉和業務開展。聽了這個政策輔導培訓,心裡踏實多了。”參加培訓的一位企業負責人說道,這次輔導會不僅讓他們準確掌握了彙算清繳等政策,對“減稅降費”政策的解讀更是讓企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省下來的“真金白銀”,在降低企業成本負擔的同時,讓不少小微企業把轉型升級提早納入新一年的發展規劃之中。

朝陽區多部門“各展所長”合力優化營商環境

記者瞭解到,2019年以來,“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持續推出,對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能夠讓朝陽區內的企業及時掌握最新政策,朝陽區稅務局、發改委、文創辦、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等多部門聯合搭平臺,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在宣傳輔導、政策解讀上打破常規,不僅通過線下走訪企業、線上精準推送等方式,把各項惠及企業的政策傳遞到千家萬戶,還藉助“優化營商環境 精準服務促發展”系列活動平臺,為區域特色園區提供減稅降費諮詢輔導等精準服務,讓宣傳輔導“接地氣”,讓減稅降費“有溫度”。

“減稅降費”只是朝陽區優化營商環境措施中的一環。朝陽區稅務局多措並舉,通過“新設企業一窗式服務區”串聯核發執照、公章刻制和發票申領三環節,為新辦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並全面推行了“電子稅務局”“票e送”服務,依託電子化手段,方便企業足不出戶登記辦稅,解決企業辦事難、辦事慢問題。推出徵管便利化“自選動作”,在朝陽區不動產事務登記中心設置房產交易繳稅聯辦窗口,實現一窗式辦理,為納稅人提供不動產交易一窗式服務,使居民在房產交易繳稅環節節約大量時間精力。

國家文創實驗區精準服務文化企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家文創實驗區在政策創新、文化金融、知識產權、人才服務、服務平臺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營文環境,營造了適合文化企業發展的產業生態環境,促進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在政策創新方面,今年出臺了促進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政策50條”,加大對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小到對文化類高新技術企業的年度新增研發經費給予10萬-50萬元獎勵,大到對承擔國家任務的重大研發平臺給予最高200萬元的支持,“政策50條”以6項具體條款,從重點企業、研發經費、重大研發平臺、發明專利、標準創制等維度給予實實在在的支持。

在文化金融方面,成立全國首個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會,3年時間幫助462家文化企業,通過信用獲得融資約45.75億元。實施全國首個培育文化上市企業的“蜂鳥計劃”,兩年來已連續認定兩批次共計523家“蜂鳥企業”。此外,國家文創實驗區還設立北京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設立北京首支區級文創產業發展基金,通過搭建多元服務平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文化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知識產權方面,積極搭建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體系,協調全國首個國家版權創新基地、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影視產權交易平臺落戶國家文創實驗區,與中國版權協會、北京版權保護中心等單位共同構建文創實驗區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框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2+5”工作機制。

在人才服務方面,推動10項外籍人才新政在朝陽區落地,對“蜂鳥企業”引進外籍人才在辦理在華永久居留、長期簽證和口岸簽證等方面,提供寬鬆便捷的出入境、停居留環境。積極落實“千人計劃”“海聚工程”“鳳凰計劃”等人才政策,不斷優化服務助力相關政策與實驗區的對接。

在服務平臺方面,引進中國廣告協會、中國版權協會等行業組織,逐步形成國家文創實驗區聚焦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務、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有效機制。打造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智匯三三”高端沙龍系列活動、“優化營商環境 精準服務促發展”等系列品牌活動,搭建起文化企業交流合作平臺和政、企、學互動溝通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