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辯證思維講座2:認知升維之早與晚

中小學生辯證思維講座2:認知升維之早與晚

電話裡,有位家長向思維教練諮詢:“老師,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現在讓他參加《辯證思維夏令營》是不是有點早?”

思維教練沒有解釋,直接反問道:“讓你的孩子現在學英語八級,早不早?”

家長有點發懵:“當然太早了,他現在的水平怎麼能學那麼高深的專業英語?”

思維教練繼續追問:“現在如果讓他學ABC早不早?”

家長似乎有點明白了,笑道:“那就不是早了,而是太晚了,我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學ABC,現在他和外國人做一般日常口語交流毫無障礙。”

思維教練說道:“既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那就應當知道孩子三年學辯證思維的早與晚,是一對相對概念,它是和難與易相對應的。”

家長恍然大悟道:“早與晚,難與易都是相對的,它們綜合在一起就會得出動態的判斷結論,這就是您在《辯證思維10級修煉》一書中所講的多維性吧?”

思維教練稱讚道:“你的理解非常到位,孩子三年級學辯證思維是早還是晚,主要取決於他學的內容是難還是易。如果是學辯證思維ABC,那就不早了;如果是學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那就太早了。”

許多家長一看到“辯證思維”這個概念,本能就會聯想到中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課程。拜中國式教育的荼毒,絕大多數學生對政治課沒啥好感,那些抽象深奧的概念,不允許被質疑的教條,讓哲學這門本來是愛智慧的學問,最後變成了給學生洗腦的工具。所以,即使少數天才在學習中體會到了辯證法的奧妙,但對一般普通學生而言,政治課基本就等同於背書課,你背過了那些劃線的重點,也就能考一個不錯的分數。至於說是否真正理解了書本中所講的真義,多數老師不關心,多數學生也不關心。

從我個人的理解而言,哲學課與政治課是兩回事,哲學課教人思考,政治課教人主義。一個人究竟為了共產主義而奮鬥,還是為了資本主義而奮鬥,這屬於政治範疇。而在孩子發育獨立思考能力階段,給他們統一洗腦,不許有異端思想,剪枝去葉塑造“理想接班人”,這無疑是教育史上最殘忍的思想改造技術。當然,這一技術不是現代才發明的,自古以來愚民教育都是如此,宗教宣傳是這樣乾的,科舉考試也是這樣乾的,所差別的是有些寬鬆,有些嚴厲,有些教育模式是思考自由多與少的問題,有些教育模式是思考自由有與無的問題。

作為一門哲學課程,《辯證唯物主義》無疑是一門蘊藏大智慧學問。儘管它有些觀點理論還存在不同爭議,但就方法論而言絕對是屬於天級寶典,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辯證思維真義,絕對是可以讓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有脫胎換骨的提升。

遺憾的是,中國教育一貫是以政治目的在教哲學課,考試又為了拉開分數差距,不得不設計一些難題、怪題、偏題。這就像英語學習一樣,如果真把英語當一種交流工具教給學生,英語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如果為了拉開高考分數差距,英語只能越教越難,越教越偏。有位英語專家曾在中央電視臺痛斥中國式英語是把孩子們當語法家來教育,全世界真正以英語語法為職業工作的人寥寥無幾,但中國卻年年培養著世界上最龐大的英語語法從業人員後備軍,而他們的學習目的根本不是為了應用,只是為通過考試,這是巨大的國家智力浪費。

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太小不適合學辯證思維,這顯然是中學政治課留下的心理陰影所致。其實,真正的辯證思維課與辯證思想課是兩回事,思維課要教人從ABC開始,一步步磨練自己的思維技能。而思想課是要求人們無條件信仰某種思想理論,不允許質疑,不允許改變,這就像你背誦李白的詩詞,錯一個字都是不對。

學寫詩與會背詩是兩回事,儘管它們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學寫詩不一定要背成千上萬首詩,會背成千上萬首詩也未必會寫詩。

辯證思維課培養的是孩子的獨立辯證思考能力,與死記硬背偉人的辯證思想無關!

中小學生辯證思維講座2:認知升維之早與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